标题:净界法师:观心的时候有十个重点 内容: 这个《法华经》的十如是,是整个〈方便品〉的关键的核心思想。 十法界十如是,我们把它念一遍。 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 《法华经》说,我们在观心的时候有十个重点:首先,观察它的相状。 相状就是表现在外的,叫作相状。 天台智者大师把这十法界分成四块:第一个,三恶道的相状是苦恼相;第二个,三善道的相状是安乐相;第三个,二乘的相状是涅槃寂静相;第四个,佛菩萨的法界叫作悲智双运的相状。 四种相状。 这个你待会可以对照我们的附表第三面,它有十界差别。 什么是性呢? 隐藏在内的叫作性。 这个性就是思想。 有四种思想:三恶道叫增上恶念,三善道是增上善念,二乘叫出离心,佛菩萨是菩提心。 就这四种相状就配四种性。 什么是体呢? 相跟性合起来就是一个五蕴的自体。 如果是三恶道,那就是一个摧折身心的五蕴。 摧折就是很痛苦了,刀山油锅了。 如果是三善道就是升出色心,就是安乐的身心。 如果二乘人的身心世界呢? 叫作素法身。 素就是空空荡荡,很寂静,但是什么都没有。 没有庄严,就是素法身。 佛陀的法身叫无极妙法身,一念的清净心、无量的功德庄严,叫作妙法身。 这个相、性、体,就有这个力。 力,就是有它潜在的功能,还没有表现出来叫作力。 表现出来叫作作。 遇到因缘以后,它这种善恶的功能显现出来种种身口意的造作,叫作作。 潜在的种子叫作力。 那么,造作以后,就成就一个因种。 这个因种可能是三恶道的因种,也可能是三善道的因种,也可能是一个二乘的因种,也可能是佛菩萨的因种。 这个种子遇到种种的环境的熏习的增长,就有种助缘,最后变成果跟报。 这个果是偏重思想,叫等流果。 比方说你以前如果是烦恼很重,某种程度你过去生刚从三恶道出来;要是有些人比较善良,他就是从三善道出来;那你一个人喜欢寂静,你过去生就算没有出家,你也应该修过出离法。 你看有些人他一出生菩提心就很强,他前生受过菩萨戒的,听过《法华经》,所以他有那个等流的果,等流习气。 第二个,有他的报。 这个是果报的受用,他有快乐、痛苦果报的受用。 最后是本末究竟等。 这个本就是最初的相,末就是最后的报,是平等地安住一念心。 《妙法莲华经》 发布时间:2020-11-02 15:03:3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64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