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慧律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正信希有分第六 内容: 【正信希有分第六】 经文:【须菩提白佛言。 世尊。 颇有众生。 得闻如是言说章句。 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 莫作是说。 如来灭后。 后五百岁。 有持戒修福者。 于此章句。 能生信心。 以此为实。 当知是人。 不于一佛二佛。 三四五佛。 而种善根。 已于无量千万佛所。 种诸善根。 闻是章句。 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须菩提。 如来悉知悉见。 是诸众生。 得如是无量福德。 何以故。 是诸众生。 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无法相。 亦无非法相。 何以故。 是诸众生。 若心取相。 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若取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何以故。 若取非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是故不应取法。 不应取非法。 以是义故。 如来常说。 汝等比丘。 知我说法。 如筏喻者。 法尚应舍。 何况非法。】 【须菩提白佛言。】须菩提就对佛这么说了。 【世尊。 颇有众生。】有没有一类的众生。 【得闻如是言说章句。 生实信不。】有没有一类的众生,听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听到这言说章句,生实相的信心吗? 【佛告须菩提。 莫作是说。】不要这么说,是的确有的。 【如来灭后。 后五百岁。】五百岁就是五百年,所以,离佛很遥远了。 【有持戒修福者。】而不着诸相。 有持戒修福,不着诸相者,【於此章句。 能生信心。 以此为实。】以此,“实”就是为依据。 不被境界所惑,能对《金刚经》产生信心,以此来做依据。 【得闻如是言说章句。 生实信不者。 须菩提。 谓前以无相。 行於布施。 即是因深。】在种子上下过功夫。 【得见无相如来。 即是果深。】果报很深远。 【既谈因果。 切恐如来灭后。 浊劫恶世之中。 无人听信。 故有是问。】【有持戒修福者。 不着诸相。 即是持戒心常空寂。】虽持戒,而无持戒之相。 【无诸妄念即是修福。 此人不被诸境所惑。】不会被一切境界所欺诳。 【能生信心。】【以此为实。】以此来作为一个依据。 意思是说:修无相行的人,才是真的修行。 【当知是人。】要是听到《金刚经》,生信心的人,这个人,【不於一佛二佛。 三四五佛。 而种善根。 已於无量千万佛所。 种诸善根。】就像今天,诸位! 能来这里坐下来,听《金刚经》,打死不退,诸位绝对不是普通人,不是今生今世才来种的善根。 全世界有五、六十亿人口,单单台湾就两千三百万了,法师也很少在讲《金刚经》。 有的法师讲《金刚经》,讲了两、三百卷,两、三百片VCD。 有一个大陆的佛弟子写信来:说他看了一个老和尚的《金刚经》,两、三百片,我要看到何年何月何日,才看得完呢? 有没有比较快一点的? 我说:快了,快了! 我讲这个,三天。 他看了那几百片《金刚经》,看不完,看到快抓狂了! 我们现在三天的,快速班的。 【闻是章句。 乃至一念生净信者。】一念生清净的信心。 【须菩提。 如来悉知悉见。】佛都知道。 【是诸众生。 得如是无量福德。】因为我们无相嘛! 【不於一佛二佛者。 一劫千佛出世也。】 【种诸善根者。 世间种种善事。 不可胜计。 大墍止是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是也。】就是都是这样子。 【法华经云。 随宜方便事。】随种种的方便。 【无复诸疑惑。 心生大欢喜。 自知当作佛。】我们现在都知道,每一个都可以作佛,非常快乐,非常欢喜。 【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谓凡夫於诸法中。 起一切善恶凡圣等见。】只要你在缘起法里面,立一个善,也是执着,立一个恶,还是执着;立一个凡,还是执着,立一个圣,统统叫作执着,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磐。 没有这一些心,没有这一些见。 【有取舍心。 种种妄念。 不能生净信者。 菩萨了悟人法二空。 无诸妄念。 心常清净。 听信其法。 故言一念生净信也。】【得如是福者。 此谓如来知见众生。 无诸妄念。 心常清净。 敬信其法。 所得智慧胜妙。 功德不可测量。】【何以故。 是诸众生。 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无法相。】也没有种种法相,就是六根、六尘、六识,所建立的种种万相,叫作法相,【亦无非法相。】非法就是空,也不着一个空相,万法皆空,是证量,而不是说:我空掉。 有一个能空的心,连这个观念也没有。 亦无非法相。 【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者。】意思是说:【谓不倚恃名位权势财宝艺学。 精进持戒。 轻慢贫贱愚痴懈怠破戒之流。】一点都不敢看不起这些人。 【无能所】能所,画一个句点,【知解】要加一个“无”,无能所、无知解【之心。】知解就是知见。 没有能所的心,能就是心,所就是境,心跟境都不可得。 【无苟求希望之心。】每天都在期盼什么,我们从小就是期盼什么,期盼这个,期盼那个,不晓得万法不可得。 【言行相应也。】【无法相者。 经云。 心生则一切法生。】心只要动念,妄想、颠倒、执着,万法就生起来。 这些妄想、颠倒、执着放下,一切法就没有了。 【心灭则一切法灭。 心既清净。】不取舍,【诸法皆空。 故无取舍。 一切善恶凡圣等见诸法相也。】【亦无非法相者。 谓不着能知解心。】不着一个:我知道。 我知道,变成一个能所了,知道没有关系,不要安入执着,安分别,安上种种的颠倒见,统统不坏。 【不作有所得心。 无人无法。 内明实相。 外应虚缘也。】内明实相,就是内在开采的清净自性,了悟实相的道理,外面,随着种种的因缘,“虚缘”就是不实在的。 【圜悟禅师云。 伶俐汉脚跟须点地。】一个智慧聪明,大智慧的,真正大丈夫,应当怎么样? 下定决心。 【脊梁要硬似铁。】表示要站立得稳。 【游人间世。】游玩这个人世间。 【幻视万缘。】把它当作统统在做梦,如幻,你只要了解这些统统是做梦的,不实在的,不止是晚上做梦,你白天看到的,也统统是在做梦。 【把住作主。】好好的把心、心性拿来作主,把住作主,就是心要把住,把握住这个心性,作主。 【不徇人情。】人情就是偏了。 【截断人我。】人见、我见彻底的放下。 【脱去知解。】知解就是意识生灭心。 除掉这个意识的分别生灭心,【直下】当下【以见性成佛。 直指妙心。】【外应虚缘不落窠臼。】“窠臼”就是陷阱,假相,落入假相。 当我们大彻大悟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有礼貌,怎么生活、怎么过日子,都跟正常人一样;可是,内心有大智慧。 对外,我们一样应付得非常得体。 外应虚缘,但是,不落假相,不落入无明。 【办一片长久。】就是坚持,这一个心,长久的清净心。 【守着寂淡身心。】寂淡身心,就是看破这个身心,非常自在,【於尘劳中透脱去。】你只要接触一切境界,都告诉自己:那个统统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只有我们无所住的这一颗清净心是真的。 【此乃善之又善也。】【何以故。】为什么呢? 【是诸众生。 若心取相。】注意看这一段,非常重要,修行的根本。 只要你心执着一个相,种种的相,马上落入执着、痛苦。 【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马上掉入陷阱,凡所有相,都是陷阱;凡所有相,都是众生的牢狱。 记住! 见到一切相,都知道那个是假相,千万不要掉进陷阱。 凡所有相,都是假相;但是,凡所有相,都是陷阱,千万不要掉进去。 【若取法相。】法相就是心外有万法,叫作法相。 若取法相,万法之相,缘起的万法,种种的假相。 【即着我人众生寿者。】还是落入巢窟,落入陷阱。 【何以故。】为什么? 【若取非法相。】非法就是空相。 你也不可以取一个空相,认为:有不可着,我着一个空,也糟糕! 【即着我人众生寿者。】还是离不开这四相,只要执着,不但有不可执着,空也不可执着,着一个空,还是落入我、人、众生、寿者相。 【是故不应取法。 不应取非法。】取法就是取心外之法,就是有,心外无法,法外也无心,所以,不应当取有法,取法就是有,不应取非法,就是空。 这一句话有几个角度说:不应当执着世尊讲的正法;也不应当取这个世间善恶、凡圣、非佛法的东西。 连世尊所讲的正法都不可执着,何况这一些不是正法的东西,所以,这个都可以解释。 是故不应取法,不着有,不应取非法,不着空,这样解释也通。 非法就是空,非法就是对立之法,善恶、凡圣对立之法,叫作非法。 连佛所讲的正法都不应取,何况这些善恶、凡圣,对立的世间生灭法。 【心若取相。 即取妄念】执着一个妄念,【故着我人众生寿者相也。 佛与众生。 唯止一心。】同一个心,同一个清净自性。 【更无差别。 此心无始以来无形无相。 不曾生。 不曾灭。 当下便是。 动念则乖。】“乖”就是违背本性,你只要动一个执着的念头,坏了! 本性受到伤害;动一个念头分别,本性也受到伤害;动一个念头,无明,本性也受到伤害;动一个颠倒见,本性也受到伤害。 【犹如虚空。 无有边际。 惟此一心。 即便是佛。 佛与众生。 更无别异。 但是众生着相外求。 求之转失。】执著这个相,求什么东西,所以世尊说:全世界的人,都在追求快乐,但是,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快乐是什么。 哎呀! 我看到这一句话,五体投地的佩服。 世尊说:全世界的人,都在追求快乐,但是,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快乐是什么,拼命的追求,唱唱歌,看看电视,跳跳舞、办办酒席,就搞这个东西而已,这是生灭无常的东西。 所以,求之转失,【使佛觅佛。 将心提心。】拿这个心要找那个心,找不到,不晓得回归当下,没有妄念就是本心,拼命找。 【穷劫尽形。 终无所得。】怎么找,都是生灭无常;怎么找,统统是空,体悟到空,我马上怎么样? 息虑亡缘,马上放下。 【不知息念亡虑。】放下呀! 再放下。 有一个年纪大的老太婆就问:哎呀! 师父! 你讲这么多,我听不懂啦! 您能不能讲一个比较直截了当的。 什么是佛? 很简单! 彻底放下就是佛,就这么样,这样听懂了吗? 很简单,就这样,直截了当,要讲佛是什么东西? 彻底放下,你就是佛,没什么好讨论的,就是这样子。 【佛自现前。】这个“佛”是指佛性。 有一个人念佛,念阿弥陀佛,就这样,很高兴,他说:哎呀! 师父啊! 我看到阿弥陀佛了,很高兴啊! 我说:你念几年了? 十几年了,我说:这个没什么了不起,我现在是念念统统见佛,我每一念都见到自性佛啊! 每一个念头统统是清净自性,我每一个念头都见佛,所以不必羡慕人家。 我们也认真念阿弥陀佛,我们也见自性佛。 【此心即是佛。】佛不离众生,【佛即是众生。 为众生时。 此心不减。 为诸佛时。 此心不添。】也没有加。 【遇缘则施。】“施”就是运作。 碰到种种的缘,我们就拿这个清净心,拿出来运用。 【缘散则寂。】缘坏了,没有因缘了,就寂静。 【不假修证。】有修就会坏啊,墙壁坏了修一修,修一修还是坏啊,世间有会修的东西,统统坏,(本性)不假修证,【本自具足。】佛法是靠悟。 【若不决定。】如果你不下定决心,当下这颗心,【信此是佛。】你当下这颗清净心就是佛。 【纵使屡劫修行终不成道。】永远不能成道。 【取法相者。 谓言心外有法。 故着诸相也。 黄蘗云。 造恶造善。 皆是着相。 着相造恶枉受轮回。 着相造善】执着我在造桥、我在铺路、我在行善,执着一个这样的念头,一样六道轮回,【枉受劳苦。 都总不如便自认取本心。】认识这个心性,清净的自性。 【心外无法。 此心即法。 法外无心。 将心无心。】刻意的拿心,说:我要把它放入一个无心,变成观念。 “将心无心”的意思就是:刻意的把他心进入一个无心,妄心,讲这个你听不懂。 我现在再告诉你,就举个例子:如果你造桥铺路,听起来很善良,人家就问他说:你执不执著? 我不执著,还有一个不执著的念头,你知道吗? 我不执著。 什么是个大彻大悟的人? 哎呀! 慧律法师啊,你真了不起,说法、讲经度众生,无量无边的善,了不起的圣者,我只跟他回答一句:我做我该做的工作,我是个比丘嘛! 不弘法利生做什么呢? 我也没觉得说我在讲经说法,也没有说我在度无量无边众生,也实无众生可度,我观念就是:做我一个比丘、世尊的弟子,应该做的工作,这是我的责任嘛! 我也不觉得自己很伟大,也不觉得我在讲经说法,来无来相,去无去相,说法者无法可说,听法者无法可听。 就这样子,赤裸裸的清净自性就这样。 世间人:我在做善事,要不然就是你赞叹他,他就说:哎呀! 没有啦,没有啦! 其实还是很执著,你我们悟到心性,就不是这样子了。 哎呀! 慧律法师啊,您多么了不起啊…我就跟他讲:做我该做的工作,会吧,就是这么一回事,赤裸裸的清净自性就展现了。 你是佛弟子,出家,好好的修行,转大*轮,弘法利生,有能力的弘扬正法,没有能力的好好自修,佛弟子好好的护持正法。 这是什么? 本分事嘛,你应该做的工作嘛! 没有什么好骄傲的,没有什么好欺诳的。 是不是? 好! “将心无心”就是这个意思:刻意的把他心放入一个无心的观念。 【心却成有。】还是执着。 【一切在我默契而已。】“默契”就是相应。 【若取非法相者。】如果你执着一个空相,还是一样。 【谓有取舍善恶凡圣等相也。】还是落入四相。 【不应取法。 不应取非法者。】不应取有法,也不应取空法。 【此谓有无俱遣。 语默双亡。 若取法相。 即有法执。 若取非法相。 即有空执。 有执则烦恼炽然。 无执则信心清净。】你看,所有的世尊的说法,就是除掉一个“执”,有执就坏。 【以是义故。 如来常说。 汝等比丘。 知我说法。 如筏喻者。 法尚应舍。 何况非法。】 世尊真了不起啊! 因为万法皆空不可得,因为这个道理,不可以取法相,也不可以取非法相;因为这个道理,如来常常教诫大家,常常这样说法:你们这一些比丘啊! 知道我在讲的法是空法,毕竟空啊。 筏比喻般若。 般若就是让生死的此岸渡过,生死烦恼此岸渡到涅槃的彼岸,过了彼岸以后,般就往下了,就象我们要渡河,从这边渡到那边,这个船到那边,到那边以后,你不能说,我上岸以后,把这个船也背在背后走。 如筏喻者:就像这个竹筏,我从这个此岸到彼岸,就放下了,般若智慧也是这样子,能够让你度生死,但是,你也不能著一个我有般若之相。 法尚应舍,连佛陀所讲的正法,统统不能动一个念头去执著。 何况非法? 非法,这里指外道法,或者世间法,跟前面的意义不同,前面讲的“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是说:不应执著有法,也不应执著空法,这里不一样,释迦牟尼佛所讲的大般若、大涅槃、了生死的正法,统统不可以动一个念头执著,说:我在学正法,我拥有正法,何况那一些不能了生死的外道法? 何况那一些不能了生死的世间法? 【执有说空。 因何用筏。】意思就是:众生执有,执着一个有,世尊才讲空。 为什么要用这个船呢? 就是有生死。 【有执既丧。】这个执着有,统统放下了。 【空说奚存。】讲这个空,哪里存在呢? 有是对空讲的,空是对有讲的,有,它已经放下了,没有讲空,没有空这个东西。 【既是渡河。 那更存筏。】哪里还要把那一只船、竹筏背在背后走路呢? 上岸了,渡到彼岸了,就放下了这一些般若法。 【法尚应舍。 何况非法者。 经云。 若人欲识佛境界。 当净其意如虚空。】注意! 虚空,表法的,就是无相。 你想要认识佛吗? 很简单,修无相行,不要跟人家计较, 不要跟人家比较,佛弟子无论出家、在家,一定要记住一个观念: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 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统统感恩。 我们今天做一个佛弟子,有一碗饭吃,有一张床铺睡觉,不错了,有一句阿弥陀佛可以念,可以了! 【外无一法而建立。】外面也没有一法可以建立。 【法尚应舍。 何况非法乎。】 发布时间:2020-07-05 15:18:1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56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