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慧律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内容: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经文:【复次。 须菩提。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 所言善法者。 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 【复次。 须菩提。 是法平等。 无有高下。】这个就是《金刚经》整部的精神,《金刚经》整部的精神要你怎么样? 活在这个世间,要用什么心态,来跟人家面对这个世间? 就是这一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你今天,不管王公贵族,不管是大富豪、大企业,一律平等;乃至见到一条狗、一只蚂蚁,心都是这样子。 佛法是真了不起,究竟解脱,究竟平等,你有这个平等心,日子就好过了。 看到乞丐,你不会瞧不起他;看到一条狗,你知道它有佛性。 【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因为没有这一些事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实这一句的意思就是:不著相而修一切善法,以清净心就是佛。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者。 凡夫不见自性。 妄识分别。 自生高下。 诸佛是高。 众生是下。 菩萨了悟人法二空。 上至诸佛。 下至蝼蚁。】连一只蚂蚁,【皆有佛性。 无所分别。 故一切法皆平等。 岂有高下也。】哪有什么高下呢? 黄蘗断际禅师这么说:【黄蘗云。 欲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把佛观想成光明解脱之相,如果你要修禅的,是不能这样子的,如果是修净土的,是方便可以这样子做,【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 作此解者。】注意底下这一句:【历恒河沙劫。 终不能得阿耨菩提。】佛是无相的。 那我们为什么要观想西方三圣,观想那个光呢? 记住! 那是使你的心专注,方便。 为什么要观落日观、月轮观? 因为你烦恼刹那起伏,观一个相,让你在那边,心才能够集中,方便。 【又云。 心若平等。 不分高下。 即与众生诸佛。 世界山河。 有相无相。 遍十方界。 一切平等。 无彼我相。 此本源清净心。 常自圆满光明遍照也。】 【百丈云。 若人于一切事。 无染无著。】如果有人在一切事相、事情,不染也不执著,【于一切境。 不动不摇。】在一切境界,也不动也不摇;【于一切法。 无取无舍。】对一切法,也无取也无舍,【于一切时。 常行方便。】常行种种的方便,【随顺众生。 令皆欢喜。】要让众生欢喜,你才有功德喔! 【而为说法。 令悟菩提真性。】一定要明心见性,【此即名为修善法也。】这才是名为修善法也。 讲得好,祖师的一句话真是好! 【须菩提。 所言善法者。 如来说即非善法。 是名善法。】须菩提,如来所说的善法,其实就是这个清净心,如来说即非善法,因为没有善法之相,清净心就是善法,无相就是善,也没有一个善法之相,所以,方便说这是善法。 【不住相故。】不执著这个相。 【即非善法。】非善就是空,不但行善,当体即空,还不执著,这个叫作非善,非善法。 非善不是恶喔! 不住著于善叫作非善。 【无漏福故。 是名善法。】 【法华经云。 初善中善后善者。 初。 谓发善心时。 须是念念精进。 不生疑惑懈怠之心。 中。 谓常修一切善法。 令悟真性。 不著诸法相也。 后。 谓即破善法。 直教一切善恶凡圣。 无取憎之心。】没有恨之心。 【平常无事。】就是平常心,无事就是一切没有罣碍,没有一切罣碍的事。 如果你能平常心,那么一切就没有罣碍。 【故云。 即非、是名、善法也。】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即非,一个顿点,是名,一个顿点,所以要念两次: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发布时间:2020-07-05 15:17:05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56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