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传喜法师:断恶修善戒定慧 内容: 断恶修善戒定慧 121128椒江广灵寺蒙山开示 在佛教里,《华严经》称为经中之王,而且佛早就知道, 就说:“这个经以后由中国人来保护,由中国人来弘扬。 ”你看,佛陀在世的时候就讲过这个话,经典里有记载。 东震旦土,说此经由东震旦土守护弘扬。 所以这个经在前不久,也在斯里兰卡有些地方出土,原来因为有些小乘的这些知见的人,他认为我们大乘经典是后人杜撰的,但是没想到,就在他自己国土就出土了这种经。 所以我们能读到这个《华严经》啊,这尤其是佛对我们的一种加持,是佛刚成道时,与自境界所开演的,是佛是境界。 所以大方广,佛开悟所证得了这个大方广。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佛性,请问我们的佛性是不是也方也广啊? 但是接下来一个就差了,大方广然后一个佛,佛是什么意思啊? 佛是觉悟的意思。 佛已经觉悟到祂的大方广了。 请问我们有没有觉悟到? 我们没有。 我们如果觉悟到自己的佛性是又大又方又广,请问给你堆成山的钱让你做坏事,你要不要做? 你就不要做了。 就是因为佛已经觉悟了,我们是怎么样? 我们是迷。 佛中国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觉。 大方广,觉了。 已经觉悟了。 大方广了,我们还迷呢,还不知道什么是大方广呢。 所以有的人甚至我要一点钱,甚至我要达成自己目的,连命都不要,铤而走险,就不知道他自己生命有多尊贵。 那佛给我们做出榜样,给我们讲出这个道理,每一个人都可以修到。 因为本来你就有佛性,但你明明你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拿着最大的宝贝在做乞丐,请问我们这世界上的人是不是这样? 每一个都有无价宝的佛性,摩尼宝珠。 但是都捧着这个摩尼宝珠在做乞丐,是不是? 就是这样。 世间人,生死轮回,冤枉不冤枉? 很冤枉。 得着一个宝,还在做要饭的,你冤枉不冤枉? 你那宝什么都有,想什么有什么,但是你不知道,你还在做乞丐。 所以大方广佛,那佛觉悟了之后,这个佛就是觉的意思,佛觉悟到有这个大方广了佛性,然后干嘛? 戒恶修善,华严是什么意思? 华严就是功德庄严的意思,用觉悟的因地之花,戒恶修善,六度万行,来庄严,庄严圆满了,大方广佛华严,这一条路,是一切诸佛菩萨的觉悟之后的路,也是我们一切众生,都应当走的路。 所以这里面经典里有一个,典型的人物,善财,善财什么意思?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摩尼宝,每个人都有一个佛性,我们是不是善财啊? 我们也是有这个财啊。 那就是我们呢,就没有把它善用对不对? 没有善用其财。 他呢是善用其财。 字面上来说,哦他出生的时候啊,家里仓库啊都是黄金满满的,家里面什么都变成财宝。 连母猪生出一只象,种种的奇妙。 其实我们也是这样,我们只不过有那个财,但没有善用。 他是善用了。 他很小但是他就知道追求,他知道圆满他的这个财。 去参学,参善知识。 成佛之道,师长重要不重要? 所以他处处参学,来圆满他的资粮,跟谁学,谁的功德就到他口袋里来了。 就是什么? 与某某等,对不对。 他参学到哪位菩萨,这位菩萨他就与祂等。 与他等就是什么意思? 就是祂的所有财宝,全部都到他口袋里来了。 你有一千份功德的,我跟你学了之后,我也一千份功德了,我口袋里也有一千份功德了,这就与祂等了。 然后再往上学,再跟一万份功德的人学,然后跟祂一学,他又与祂等。 又一万份功德又到他口袋里来了。 然后再跟十万份,一百万份的学。 他跟谁学,都学得跟祂一模一样的本事。 这是不是个好徒弟啊? 这是好徒弟的。 要学善财童子啊,善用其财,不要自己糟蹋了自己的无价宝珠,在这人世间,如什么一样的混混,上对不起历代祖先,更对不起诸佛,然后糟蹋了自己。 善用其财,参学善知识,百城烟水,五十三参,就为向上一条路,这才叫人往高处走呢。 那最后就是什么? 就是极乐世界等着他。 极乐世界不是凭空的,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愿望,祂是愿一切众生都成就,都离苦得乐。 但是最后众生能不能成就,那要看你听不听佛的话。 就像医生一样,医生希望天下大家都健康的。 但是你听不听医生话,你吃不吃医生的药,这是你的问题了。 所以我们净土里面,印光大师说,总结的净土五经当中,其中有一个也是来自于《大方光佛华严经》。 是什么? 《普贤菩萨行愿品》,这也是净土五经之一,但是它是有前因后果的。 为什么善财童子,最后才见到普贤菩萨? 那你如果知道普贤菩萨的功德,要知道祂的十大愿王,《普贤行愿品》。 是怎么样来的? 你还是要仔细的读前面的, 所以佛也告诉我们,学经法不要断章取义,如果你认真地修学了整个《华严经》,你才知道,最后怎么样汇集在十大愿王里面,怎么样子带着这些功德,成熟在极乐世界。 我们人啊,众生就是这样,就喜欢果,就喜欢这个果,果是从因里来的。 所以叫众生他的眼光就住在果上。 菩萨呢,觉悟的人呢,他就重点放在因上,叫凡夫畏果,菩萨畏因。 所以我们学了佛,要有这样一种觉悟,以后做人就是要因地上多用功夫。 因地上怎么用? 持戒。 戒是什么? 是戒恶。 那定是什么呢? 定是定在善上。 断恶要有决心,这就叫戒。 修善也要有定力,也要有决心,这就叫定。 这样的一个人,自然得诸佛菩萨加被,那你的这个大脑细胞就会苏醒,就会发出慧来。 所以戒定慧是我们佛教徒的三无漏学,无论那一本经典,不管你看那个善财童子去参学那一位,这个三无漏学都是贯穿在里面的。 只不过他们在修学各有善巧不同,但是总的就是戒定慧。 整理:正莲 校对:妙恩 编辑:德藏 发布时间:2020-05-21 15:33:21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5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