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安法师:错过净土,出离无期 内容: 生死海深,菩提路远,常常是你还没有断尽见思惑,还没有到达目标,你就命终了,寿命有限。 所以大彻大悟之人,十个人里面有九个人都是这样,没有等到他见思惑断尽,他就命终。 命终就有后有。 因为见思惑还没尽,他就有中阴身,这样十个人里面九个人就会蹉路,蹉路就是蹉跎的意思,耽搁,耽误事了。 阴境就是中阴身,临命终时中阴身现前,你多生多劫,乃至今生所有的善恶业力的境界一起现前,那在中阴身阶段,就像多少级的台风啊! 自己很难作主宰,就随着最猛烈的业力去投生到善道或者恶道,在这时一毫都做不了主宰。 就好像你欠了很多人的债,债主都上门要债,但哪个债主的债欠得多,他的力量大,他就先把你抓住,强者先牵。 这时候心里面的善恶种子都出来了,起现行了,那就随着那个种子力量大的,投向什么地方去了。 这都是非常危险的境界。 所以很多开悟的人在这个时候都又随境轮转去了。 这里就举出几个例子:五祖师戒禅师,一转生就成了苏东坡。 五祖是五祖寺,一个寺院的名称,有位师戒禅师,也是宋代开悟了的禅师,在那个时候知名度、名誉很高,声动全国。 但是他开悟了,也没有断见思惑,并且他也没有信愿持名求生净土,一转生,就成了一个大文豪mdash;mdash;苏东坡。 通过苏东坡一生的德业来看,他对佛法倒很通畅,由于他宿世的善根。 但是从他的行为上来看,他在杭州做官的时候,还流连在那些歌妓、妓女之间。 那说明什么? 说明五祖师戒禅师连见惑都没有断。 断见惑就得初果了,初果圣人如果转生的话,就是断他的命,他也不会去邪淫。 苏东坡连见惑都没有断,更何况去了生死呢? 但他宿世有参禅开悟的功夫,所以他各种学问、各种文采非常好。 但你把出世间的佛法,转为世间的一个文豪,已经是下降了太多了。 草堂青禅师也是禅门的大佬,转生成为曾鲁公,做大官,五十岁拜宰相。 曾鲁公对佛法的了解还不如苏东坡。 还有真如喆禅师,也是禅门了不起的人,一转生,到大富贵处,印祖在《致广慧和尚书》里面谈到,大富贵处是什么? 就是成了宋代的一位皇帝mdash;mdash;宋钦宗。 做这个皇帝也很可怜,他的父亲宋徽宗,打不过金国,就把皇位禅让给他的儿子宋钦宗,宋钦宗得到皇帝位两年,整个国家就亡了。 还被金人俘虏,把他们父子俩俘虏到五国城,称臣,受尽羞辱。 你看一生修行开悟,转生成了这么一个可怜的皇帝。 这还是比较高明的。 还有更差的,海印信禅师,一转生成了他的大护法朱防御家的一个女儿,为施主家做女儿去了。 他圆寂那一天,正好朱防御的夫人就生了一个女孩,大家都看到海印信长老到他家里,夫人就生了一个孩子。 所以这个事情全杭州城都知道。 当时,圆照本禅师在她满月的时候,还特意去看望她。 这时候朱防御的夫人把那个小女婴抱出来,这个小女孩看到圆照本禅师还笑,这时候圆照本禅师就棒喝,说:印长老,你错啦! 这个小女孩一听,大哭一声,就死了。 死了又到哪儿去了呢? 那就不知道了。 如果这些人能够相信净土一法,都是上品上生的人物啊。 可惜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了。 这个阴就是中阴身的业力覆盖了我们的妙明真心,让它不能显现。 瞥尔就是眨眼之间,非常快。 你看,可不就是大彻大悟者,他不能求生净土,十个人里面,就有九个耽搁了自己了生脱死的大事。 发布时间:2020-05-14 15:05:01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5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