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五)~F 第374~378经(有贪经) 内容: 第374~378经(有贪经):此五部经名称相同,故而合并叙述。 374经:叙述苈对四食如没有喜贪的话,识就不会增长。 “若比丘于此四食有喜有贪,则识住增长;识住增长故,入于名色;入名色故,诸行增长……如是纯大苦聚集。 ”相反,“若于四食无贪无喜,无贪无喜故,识不住、不增识长,不住不增长故……如是纯大苦聚灭”。 375经:叙述对于四食无有贪喜的话,就不会有忧悲,也无尘垢。 376经:叙述如对四食有喜贪的话,如日光之照,为有壁有宫展所止。 如是识住,乃至纯大苦聚集;反之,则解脱。 “譬如楼阁宫殿,北西长广,东西窗牖,日出东方,光照西壁。 如是,比丘! 于此四食有贪有喜,如前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 这里所讲的是一种因果关系,即对四食有贪(因),便会受到苦聚的困厄(果)。 而有日光,则景物尽现,比如日出东方(因),位处西面的墙壁必然会一览无余(果,即“日出东方,应照西壁”);若无日出呢? 西壁自然无以得到照显。 “若无西壁,应何所照? ”当然是“应照虚空,无所攀缘”。 佛陀的这个譬喻,其实是大有深义的,它对以后唯识学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377经:本经另加画师之譬:“四食有喜有贪,识住增长乃至如是大苦聚集……若于四食无贪无喜,比丘! 画师、画师弟子集种种彩色,欲妆画虚空,宁能画不? ”当然是无法书画,因为虚空是不可写不可画的,“彼虚空者,非色(非物质)、无对(无障碍)、不可见(无尽头)”。 378经:叙述若对四食有贪有喜,如画师在于色,会有所妆画一般。 “画师、若画师弟子集种种彩,欲妆画于色,作种种像”,可不可以呢? 完全可以,因为在有质色的地方去作画,无论是墙壁、纸皮,还是地上,都可以作出画来;相反,若离开有色质的地方去妆画,就好像对着虚空作画,怎么可能画得成功呢? (8月12日) 发布时间:2020-04-11 15:36:1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4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