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界法师: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 内容: 空有双照,悲智双运mdash;mdash;成就菩提心。 前面的业果叫作有相行,它是一种有相的行为;空性叫作无相行。 我们要把前面有相的业果造作,跟第二个空性的观察结合起来,叫作空有双照,这时候就是mdash;mdash;悲智双运,成就菩提心。 我们看菩提心是怎么修的呢?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这个菩提心的修学,它就是在凡夫的惑业中mdash;mdash;惑就是烦恼,业就是业力,我们是在很多的烦恼、很多的生死业力,还有在生老病死、冤亲债主种种魔境的果报当中,去追求一种解脱。 所以大乘佛法不是逃避,它是在杂染的因缘当中去追求解脱。 怎么解脱呢? 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莲华不着水是讲他的空观。 莲花的叶子是不沾染污水的,表示他对果报是不执取的。 但是他又像日月在虚空当中活动,而不执着空,这是讲因地。 这个中道是讲真空妙有。 到底我们想要空,是空掉什么呢? 我们的有,又是要保存什么呢? 我们所要空的,是空掉对果报的执取;所谓的有是注意你的因地。 如果你空掉因地就错了! 应该是要空掉果报,保存因地! 古人说万法皆空,善恶不空就是这个道理。 这个中道的思想,就是有相行跟无相行中间的第三条路mdash;mdash;中mdash;mdash;就是中间,不偏于任何一方。 什么叫万法皆空,善恶不空? 在菩萨道中,我们经常说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 成败就是果报。 你要行菩萨道,就不能对眼前的果报、得失看得太重,但是你在因地的时候,你要努力凡事尽心尽力,这就是万法皆空,善恶不空。 从中道实相来说,生命的重点是在过程,不在结果! 就是在你的过程当中,你是不是能掌握你的因地。 当然,你的过程,你要设定一个目标,到底你今生要什么? 生命很短暂,你没有目标,生命一下子就这么过去了。 你来生的目标到底在哪里? 是要成就人天果报,还是要成就往生净土? 你从果报当中,去规划你的生命,做你该做的事情,对于过程中的一切得与失,不要看得太重。 所谓的中道就是把空观跟有观两者融合起来。 《皈依的意义与方法》 发布时间:2020-03-25 19:35:2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46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