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大堆问题使我走上菩提道 内容: 之前在参加沙龙的时候,就听到导师开示说,现在的人静不下来,也提到过凡夫的生命品质。 我当时想,自己好像还好,哪有那么严重? 然后又想,既然法师这么说,一定有道理,那为什么这么说呢? 所以种下了想弄明白的种子。 入学后,在学习《学员手册》时,学到很多类似内容:“凡夫的生命是一大堆错误观念和混乱情绪的综合体”“认识到自己是充满迷惑烦恼的凡夫,是轮回的重病患者”“错误的观念”“混乱的凡夫心”“不良习气”等字句穿插在修学态度和方法里。 我开始想:我的迷惑烦恼是什么? 混乱在哪里? 错误观念又是哪些? 于是,我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学习了接下来的每一课。 通过闻思,不断对照,慢慢发现,原来的确如此。 一直以来,我是个自以为是的人,认为自己也算学过些佛法,懂一些名相。 导师在“走近菩提书院”的开示中,说到“懂”的内涵。 反观自己,对已知的懂吗? 懂到什么程度呢? 好像又不完全懂了,更何况是未知的。 那我还自以为是什么呀? 这不是错误观念吗? 既然说“错误观念导致贪嗔痴等种种烦恼”,那么我这个错误观念导致的,主要就是痴,以及痴所引发的各种烦恼,比如慢心等。 想想的确是这样,我对很多事一知半解,对学习知识还有选择性,只考虑怎样最有益于自身成长。 之所以学佛,也是觉得可以断除烦恼,破除我执,成就解脱。 虽然之前学得还算多,但仍然充满迷惑和烦恼。 我想,我的努力方向和观念的确是有问题的。 在随后的修学中,我倒空自己,认真学习法义,在生活中用正见对照心行。 刚开始,都是事后才发觉自己又陷入贪嗔痴中。 分析原因后,我开始在做事、说话前尽量检验一下心行,在行为发生前就避免不良习惯。 现在我还在继续努力中,因为这不是一下子能改变的,需要不断检验修正。 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发现自己后悔的事情少了,责怪别人的状况少了,也没有看不起别人了。 之前有一次因为师兄的分享,觉得对方做事不智慧,后来马上发现我又进入骄傲的状态,于是思惟:我就一定智慧吗? 人无完人,既然自己不是都有智慧又怎能这样评判别人? 另外,我的智慧从哪里来? 生来就有吗? 当然不是,那是众生教会我的,有时我是从别人的失败经验中学到的。 示现在我眼前的一切,都成就了我的智慧。 我也进一步分析了“示现”这个概念:为什么我遇到了会在心里留下痕迹,为什么别人遇到了没有在意,或者别人根本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原来在我眼前的,都是我的自心所现,是我在乎的,执著的,是需要去修正的。 我觉得,众生在用不同方式教我,而我还自以为是地看不起别人,一点慈悲心和感恩心都没有。 想到这里,觉得自己亏欠众生太多,顿时生起一股强烈的感恩心。 为了感恩报恩,我决定努力修学,多利益众生。 说到这里,也许大家会觉得我们凡夫问题好多,也有师兄觉得学佛要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压力好大。 其实,初学时是发现以往的错误观念,而不是先设定自己一切是错的。 学佛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改造的过程,每当觉察出自己的不良习气和错误观念时,我都赞叹自己。 以前赞叹自己有多行,事情做得多完美,成就了自我的优越感。 而现在,我赞叹自己有觉知的能力,勇于面对真实的自己,面对自己的错误观念,努力修正。 我更会赞叹同修师兄们的努力和改变,赞叹义工师兄们无我利他的付出,赞叹导师的慈悲智慧,赞叹诸佛菩萨的功德。 也许会有人问,这样的力量从哪里来? 因为我明白了,学佛不仅是为了破除我执,止息烦恼,不只是为了自己解脱,而是为了回报众生,正如四弘誓愿所说的——“众生无边誓愿度”。 这样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 以上只是我的收获之一。 我有这么多的变化和收获,离不开三级修学模式和导师的殊胜教法,离不开书院的两套模式,同修师兄们的相互扶持,至诚感恩师父,感恩书院,感恩师兄们! 愿正法久住! 愿我们菩提共进! 发布时间:2020-03-01 06:57:2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43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