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放生放心放烦恼 内容: 文 | 刘家忠海风轻轻地吹着,夹杂着淡淡的海腥味。 海潮已过,海浪已失去奔涌的气势,似乎有些倦意。 几只白鹭在海面上飞着,忽高忽低,忽东忽西。 海边只有稀稀疏疏几个人,身上的羽绒服告诉人们,现在正是冬季。 劫后余生的生命,纷纷溅起欢快的浪花,叮咚叮咚的歌声,打破了宁静而又冷清的气氛。 这是2020年1月11日下午的一幕放生场景。 公历岁首,农历岁尾,新旧交替之际,人们的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然而,人类的节日,往往是其他生命的忌日,很多鲜活的生命都会遭人宰割,下油锅,上餐桌,以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 人们越是高兴,遭殃的傍生也许就越多。 有鉴于此,高黎君师兄登高一站,振臂而呼,吁请大家放生。 几个师兄刚好因缘具足,便积极响应,随黎君师兄去市场买了些扇贝、海螺、虾一类的海生物,把它们放回了海里。 考虑到这些海生物游得不快,怕它们再遭祸端,于是便尽力将它们朝远处抛。 放生习俗,各大文明古国都有记载。 中国最早的记载见于商朝,春秋战国时期记载的放生事例就更多。 佛教传入中国后,随着佛教的普及,放生更是盛行于世。 放生关乎性灵,显示了一个人的仁爱之心,是儒家所提倡的君子的表现之一。 《孔子家语》“五帝德”章中有“仁厚及于鸟兽昆虫”之语,“困誓”章中有“鸟兽避不义之人”之语。 晏子认为,大仁大爱应该推及禽兽。 孟子有“君子远庖厨” 之论,远庖厨,即戒杀放生之意。 放生是古代帝王的治世手段,成汤解网的故事对后世影响很大。 成汤不忍见猎人四面布网,有违上天好生之德,于是去除三面,仅存一面。 四面之网,未必能网得住禽兽;一面之网,却网住了人心,网住了天下。 因成汤之德及于禽兽,当时便有四十个国家归而顺之。 放生也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法门,放生功德无量。 我国明代著名的憨山大师说,放生有十五种功德与利益:一、放生合天心。 二、放生顺佛意。 三、放生免三灾。 四、放生离九横。 五、放生寿命长。 六、放生官禄盛。 七、放生子孙昌。 八、放生家门庆。 九、放生无忧恼。 十、放生少疾病。 十一、放生解冤结。 十二、放生罪垢净。 十三、放生观音慈。 十四、放生普贤行。 十五、放生结善缘。 据说,放生感应,快则三天,慢则三年,因缘具足,必有所现。 放生放心放烦恼。 放生,也是放下贪执的助因。 持续放生,就能增强放下贪执的心力。 放下了贪执,也就放下了烦恼。 发布时间:2020-02-24 23:21:1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4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