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自然的馈赠 内容: 文 | 释本净环保要从心做起,所谓心灵环保,就是真正彻底地从内心深处环保,从改变内心的观念、信仰做起。 佛法讲因果、福报,所谓“因果”,是指我们所作所为与将来所得到的结果有关。 也许是自己这一生,也许是下一生,也许是生生世世之后,会受到果报,所以一定要为未来生做准备。 环境保护最大的困扰在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观念:“我多用一点、多方便一点,有什么关系? ”大家都希望“别人爱护环境,我可以破坏环境”。 每个人都这样想,问题就出来了。 如果大家都有导师所讲的“不要透支自然资源”的观念,心存“如果我们现在透支,将来子孙就没得用了”,问题就容易解决。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循环的一部分。 目前的环境,后人还要用。 很多人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对于动物无所不杀,无所不吃,完全无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孟子说过:“君子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佛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因此提倡素食、戒杀、放生、护生等。 很多人在秋天收割以后,会把植物的叶子用火烧了做肥料,但是寺院不会烧这些叶子。 因为里面有很多小虫子。 也不会打杀虫剂,因为这样也会伤害到它们。 所有的动物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都应该爱护它们。 导师告诉我们对待自然要有感恩心。 滴水之恩,尚要涌泉相报。 我们从自然中得到的,又岂止是滴水之恩? 如果说我们有享受自然的权利,那么,我们同样有保护自然的义务。 不仅是为了使用自然而珍惜它,更是为了表达一份感恩的心。 我们只有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才能与自然和平相处。 所以说,生态文明要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上。 大自然对人类的爱,似乎没有任何条件,又似乎无穷无尽。 但如果我们对世界缺乏爱心,不去创造爱的因缘,我们拥有的一切很快就会结束。 是的,自然的给予不需要我们用金钱去交换,但它需要一份爱心,一份珍惜。 世间万物的存在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缘起,无不从一定的因缘条件和合而互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维摩经·佛国品》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改造环境,首先在于改造自心。 正本清源,从人心净化做起,从自己做起。 发布时间:2020-02-18 01:29:1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4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