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做事与修行距离有多远 内容: 进入三级修学以来,时常会听到“让做事成为修行”这句话。 最初会觉得,做事怎么能成为修行呢? 做事需要花费时间、精力,不过是积累一些世间福报而已,还会影响正常修学。 因此,最初我对于做义工是不积极的。 随着修学的深入,渐渐地,我认识到了做事的意义。 它是对修学的检验和增上,何况就是成了佛,也离不开众生,还是要利益众生,除此无他,而离开了众生我们也无佛可成。 慢慢地,我也去做义工了。 我想:只要让做事成为修行,这样做事就不是浪费时间,依然是修行了。 可是,要让做事成为修行,却不像我想得那样容易。 在做辅助义工的时候,在组内倡导微分享,开始说了目的、意义,觉得已经说得很清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了。 可是真正启动了,却有两个人几天没有参与分享,我很不悦。 在小组学习的时候,我很严肃地说了这件事。 事后,一起的义工和我说了一句:“今天,你好严肃啊! ”虽然这话没有褒贬,但是我猛然感到:我错了! 原来我自以为的一心为了学员好,做起来却是这样! 这不应该是修行的状态啊。 即使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再次与人说起微分享,我还是口口声声要求他们如何如何。 听到我这样说的辅导义工对我说:“不要要求,要建议啊! ”是啊,要求是什么? 是管理者的心态,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实现的是我的意志,体现的是我的观念,增长的是我执。 想至此,我才明白,其实,做事真不容易,一不小心就容易落入串习。 就是在日常陪伴的日子里,我也会时常看到自己的烦恼,甚至还会生起嗔恚,但大多是后知后觉,过了很久才想起自己的对错,也有时候是不知不觉。 原来,做事要成为修行很难。 我有时候想,是不是不承担什么就不会有烦恼了? 其实也不是,就是不做义工,在日常生活中,我也会常常因琐事起烦恼。 什么因缘因果,什么菩提心,什么空性见,在那一瞬间不知去了哪里,有的只有烦恼。 在做事过程中,我也不时地思考:如何才能让做事成为修行? 在做事过程中,一遍又一遍地学习导师的开示,慢慢我明白了,其实,用正知正见做事就是修行。 可是,我呢? 更多的是串习的奴隶,是在凡夫心的串习中做事,这样增长的必然是烦恼而不是智慧,获得的是无明而不是觉醒。 而要获得正知正见就需要闻思佛法,用佛法取代我们内心的错误知见,这又需要依据思维修,使之内化于心,转变我们的观念、心态。 当我们用正知正念替代凡夫的贪嗔痴,这才是修行的常态。 自己呢? 缺的是正见,缺的还有觉知,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串习,把做事当成了做事,忘记了做事只是修行的助缘。 做事与修行之间相距多远呢? 我想,只在一念之间,就是看我们用什么心来做事,因为修行就是修心。 就像《楞严经》说的那样:“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也就像《华严经》说的那样,需要“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这就需要安住于修学,运用所学法义来训练和改变内心,让正念贯穿到二六时中,任何时候都让正念成为主导。 一个人会不会修行,区别就在于,我们有什么样的观念和心态。 让做事成为修行,需要从心入手。 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会努力的! 发布时间:2020-02-17 23:03:5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4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