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高僧佛图澄尊者 内容: 佛图澄,天竺人。 少年时就开始学道,尤其精通玄术。 永嘉四年(310)来到洛阳,自己说有一百多岁。 他善于念诵神咒,能够役使鬼神。 他的肚腹旁有一个孔,常用棉絮塞着。 每到夜晚读书时,就拔掉棉絮,便有光芒从孔中射出,照亮一屋。 又曾经来到河边,从腹旁的孔中引出五脏六腑,放进河水中洗涤,然后又放回腹中。 后来洛阳发生动乱,他便潜踪于江湖,静观其变。 石勒在葛陂屯兵,专行杀戮,被害的僧侣很多。 佛图澄投奔到石勒部下大将军郭黑略家。 郭黑略每次随从石勒征战,常常能预言战事的胜败。 石勒大为疑惑,问他说:“我并没发觉你有超人的智慧,可是每次作战你都能预知战事的吉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郭黑略回答:“有位神僧,具有超人的智术。 我前些日子所告诉你的,都是从他那里得知的。 石勒便召来佛图澄,试验他的道术。 佛图澄便用饭钵盛水,烧香念咒,不一会儿,饭钵中便长出一朵青莲花,清新鲜艳,五色照耀,石勒由此信服了他。 石勒从葛陂撤回河北,经过枋头,枋头人想夜袭军营,佛图澄对郭黑略说:“不一会儿贼军便会前来偷袭,可让主公知道此事。 果然如他所说,因为已有防备,所以没有损失。 石勒想再次试验佛图澄,便在晚上穿上全副盔甲,执刀而坐,然后派人告诉佛图澄说:“今晚不知大将军的去向。 使者刚到,还没来得及说话,佛图澄便抢先问道:“平静安居,无敌无寇,何故在夜间戒严? 石勒越发相信他了。 后来,石勒一时恼怒,想加害众道士,并想找佛图澄的麻烦。 佛图澄便隐藏到大将军郭黑略的家中,并告诉弟子们说:“如果大将军的使者到了,问我在哪里,就回答不知道。 不一会儿,石勒的使者到了,没有找见他。 信使回去报告石勒,石勒大吃一惊,说:“我对他有恶意,他抛弃我而离开了。 整夜不能入睡,想再见到佛图澄。 佛图澄知道石勒已有悔改之意,次日一早就去拜访石勒。 石勒说:“昨天晚上你到哪儿去了? 佛图澄回答说:“昨天主公生我的气,所以权且回避了主公。 现在主公改变了主意,所以这才敢回来。 石勒因此更加敬重佛图澄。 石勒的爱子石斌暴死,将出殡时,石勒叹息说:“我听说虢国的太子死了,扁鹊使他死而复生,如今有谁能仿效他呢? 于是便让人转告佛图澄。 佛图澄拿杨树枝沾水,边洒边念咒语,然后走近石斌,拿起他的手说:“该起来了。 石斌马上就苏醒过来,不一会儿便康复如初。 从此,石勒的儿子们大都被安置在佛图澄的寺中养息着。 石勒死的那年,天气平静无风,可佛塔上却有一只铃独响,佛图澄说:“铃声说,国家有大丧,不出今年年底。 不久,石勒果然死了。 等到石季龙篡位称帝,迁都邺城,对待佛图澄比石勒更加敬重。 老百姓因为佛图澄的缘故,大多信奉佛教,营造寺庙,争相出家。 国人往往相互告诫:“不要生恶心啊,大和尚知道你的。 以至于没有人敢对着佛图澄所在的方向吐唾沫。 后来,郭黑略率领大军征伐长安北边的山羌,中了羌人的埋伏。 当时佛图澄正坐在殿堂上,忽然之间,惨然变色说:“郭公今日有厄难。 于是令众僧祝愿,又亲自祝愿。 过了一会儿,说:“脱险了。 一个多月后,郭黑略回来,说自己坠入了羌人的包围中,正是佛图澄祝愿之时。 一次佛图澄的弟子去西域买香,佛图澄对其他弟子说:“在手掌上已经看到弟子在某地被劫,快要死了。 于是烧香祝愿,遥救护佑。 弟子回来后,说某月某日在某处被强盗劫掠,快要被杀时,忽然闻到香气,盗贼无缘无故惊慌地说:“救兵已到。 丢下他逃走了。 又有一次,佛图澄与石季龙共登中台,忽然惊说:“幽州发生大火。 便取酒含喷。 过了一会,又笑着说:“火已扑灭。 石季龙派人到幽州查验,说这一天火从四门燃起,西南方有黑云飘来,骤然间大雨倾盆而下,浇灭了大火,雨中颇有酒气。 石季龙造太武殿,佛图澄沉吟说:“殿啊,殿啊! 荆棘子将长成林。 后来建立冉魏政权的冉闵的小字正是棘奴。 佛图澄不久便在邺西紫陌上自建坟墓,回寺院后,自言自语道:“还要三年吗? 自答:“不要。 “还要二年、一年、百日、一月吗? 又自答:“不要。 对弟子法祚说:“戊申岁祸乱逐渐萌生,己酉岁石氏当灭亡。 我趁着还未发生祸乱,预先坐化去了。 便在邺官寺圆寂了。 后来有沙门从雍州过来,说看见佛图澄向西入关去了。 石季龙掘墓察看,只有一块石头而无尸体。 石季龙说:“石头,便是我了。 埋了我然后离去,我快要死了。 因此得病而死。 于是北方大乱。 (《艺术传》) 【评语】 佛图澄是《高僧传》中神通最高的。 既是高僧,为何还崇尚神通? 大抵法弱魔强之时,若不稍借神通显示奇迹,是很难以摄伏魔民,挽回劫运的。 实则人若能自见本心,逐渐证入一切唯心所造的境界,则所谓的神通,根本不是奇异的事。 又,《僧传》中记载:有一次佛图澄派弟子法常北行到襄国,弟子法佐正好从襄国回来,两人相遇在梁基城下,停车相对,彻夜长谈,言语涉及到大和尚,直到天明二人才分手而去。 法佐刚进门,佛图澄就迎着他笑问:“昨夜你与法常交车相对,议论你的师父了吧? 古人有言:‘不是说要恭敬吗? 即使在幽暗之处也不能改变啊。 不是说要小心谨慎吗? 即使一个人独处时也不能懈怠啊。 ’你不知道吗? 法佐惭愧忏悔不已。 于是国人相互告诫说:“莫起恶心啊,和尚知道你的。 所以我们在幽居独处之时,起心动念,不仅佛菩萨知道,即使鬼神也没有不知道的。 所以君子独处时要小心谨慎啊。 而忆佛念佛,必定见佛,就更没有疑义了。 《增修历史感应统纪卷二》印光大师鉴定 许止净编纂 何文印语译 发布时间:2020-02-15 21:09:4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43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