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 内容: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 欢迎收看凤凰佛教风直播,《师父来了》第六十期,本期我们再次礼请到中国佛学院的宏海法师。 师父您好! 请和诸位网友打个招呼吧! 宏海法师:好,我们各位凤凰佛教《师父来了》风直播栏目的有缘网友们,大家下午吉祥! 非常高兴,再次在这个平台上跟大家见面。 我们上一次讲到观世音菩萨的应机的示现,这期呢,我们要把菩萨的本尊请到这里跟大家见面,就是要围绕着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这个主题。 那么在此之前,我想首先跟大家做一个小小的片段性的分享,以调整一下我们或者曾经一直存在的,对这种比如极乐世界乃至一说净土法门,或者说往生西方的一种概定的宗教化的理解。 因为其实从现在的时代来讲,极乐世界包括阿弥陀佛这样的一个存在性的认知问题。 你看现在我们也讲到题目是,不管你信或者不信,总是围绕着信仰的核心。 其实大家转一下思路来理解的话,就是不仅仅是一个信仰问题,他同时也包括了认证的问题,辩证的问题和推比和推理的问题。 说白了就是客观。 很多时候我们不管信与不信都是主观的。 比如说我们不了解的信,和我们完全不了解的不信,都是下意识的判定。 那么往往已经就把这个核心的思想,走入一个误区了。 再讲一下现在在佛法里面,把咱们这个星球叫做娑婆世界,那么他是非常真切的存在。 如果说极乐世界,因为在经典里面的这种描绘,古文化的描绘,宗教化的描绘,信仰化的推广,那么往往我们就蒙上一层色彩,觉得就是非常的离奇乃至子虚乌有。 其实这里面最大的问题难度在于哪里呢? 一个就是我们通常,常态下的见闻,和我们见闻中,现在所形成的最大的局限,打不开我们的思想,不能够有效的认知宇宙万法的这个真实状态,这是第一点。 再有就是,长久以来习惯性的作为经验,作为论证存在与否的唯一标准。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他离开宗教化依附又很难以沟通,所以今天在我们一起探讨之前,我想希望大家做一个调频。 其实净土也罢,阿弥陀佛也罢,包括佛法也罢,他并不是一个专属一个古老的宗教,或者是一个比较被淘汰的人群,他是息息相关到我们非常现实中每一个有生命,有觉知,正生活在这个世界中最鲜活的部分,都要跟他进行一个沟通。 这样我们才有效的了知,我们所生存的世界。 乃至我们所生存而不知道,另外情况中的一些世界的呈现。 这样的话,可能会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 好,谢谢,谢谢主持人,可以提问了。 提问1:感谢师父的开示! 在前一段时间,我们也搜罗了一些问题,有关网友的提问,也劳烦师父呢一一做为解答。 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 佛教的西方极乐世界和基督教的天堂有什么区别? 宏海法师:好的。 那相关到佛教呀,基督教呀,其实都是我们合法的兄弟宗教,大家都是和睦在一起弘扬正法,当然我对基督教甚深的教义,也没有通过怎样专业的了解,请大家谅解! 那么我只能就着说,我所了解的佛法,佛教中的阐述,尝试着做一个对比吧,给大家呈现出来。 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思考,就是在佛法里面,怎么样去判断一个凡夫还是一个圣者的标准呢? 他有一个核心的分水岭,我们常说一个是叫做六道轮回。 一个叫做了脱生死。 那么六道轮回中的这些众生呢,他就属于凡夫层面。 我们有一个专业的词,常叫做三界。 那么你一旦已经解脱生死的圣者,就已经跳出三界外,所谓不在五行中了,是这样一个意思。 那么三界的话,可以说这个问题就相关到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的问题。 我首先告诉大家,极乐世界绝不在三界之内。 为什么这么讲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三界,三界最低级的一个存在是一个叫欲界,就是大家一定要吃东西,还有情欲。 那么再高一点的叫做色界,就是他的影相呀物质性的存在呢,非常的丰满华丽。 但是他的欲望已经降低到一个低点了,冰点了。 那么再高级一点呢就叫无色界,很难理解。 就是他的生命存在,已经超越了物质性的存在,只有第六意识甚深的相续来寻找自我的感觉。 但是这三种类别呢,一直还属于轮回中的角色。 所以一旦往生到极乐世界以后,就完全脱离了轮回的角色。 为什么呢? 因为极乐世界没有贪呀,嗔呀这些本能的欲望,极乐世界的众生。 第二个呢,极乐世界他是以地为居的。 但是我要告诉大家,色界是依空而居的。 就是那里的生命载体是在虚空中自在游行的。 极乐世界是有地而居的,所以他既不是欲界也不是色界,更不是无色界。 为什么? 极乐世界往生者都是有形有状,不是无色界。 这是古来的智者,已经把这进行了一个判定,那么说明极乐世界一旦往生到这个国土,意味着我们已经就跳出三界。 那再看看您这里讲到的天堂,天堂在佛教的认知中属于天界,也就是人以上的,比人的生命载体更为高级,或者他所享受的世界呈现更为华丽,这样的一部分世界构成。 但是他并没有跳出三界之外。 我不知道这样表达是否清晰,那么就是说在佛法的解释中呢,他对极乐世界的判断已经出了三界之外。 但是他在天道的认定中,他还跟人一样,甚至跟下三道一样,他还处于一个轮回的范畴,就是没有了生脱死。 这是我依着佛法的教理,跟大家做一个分享,提供给各位思考和认知就可以了。 阿弥陀佛! 问题2:感谢师父的回答。 下一个问题就是。 佛菩萨们每天在西方极乐世界都会做什么事呢? 他们会不会觉得哎呀太枯燥太厌烦了? 宏海法师:好,谢谢! 我想这是因为在我们这个世界有这样的常态,因为人心是无常的,不能一心守在一个相续的视野上,所以才导致了我们提出来这样的问题。 那么告诉大家极乐世界呀,比如说佛菩萨他的存在呢,从某种究竟意义上来讲,不是每天做什么事,是什么都不干。 这个层面怎么解释呢? 不要理解错了,这个层面解释为什么呢? 就是他住在甚深的大禅定中,就禅定在整个宇宙万法的法界内。 在佛法里面叫法界而不叫宇宙,因为他的范围更加的广阔。 但是既然他这个禅定,深深的住在大禅定中,他还能够方便的示现到所有国土里面去度化众生,从这个角度讲他又是什么都干。 比一个众生他忙得,为了弘法利生,依缘而去示现,忙得不可开交。 甚至很多情况下是同步的。 就像我们现在网络时代一样,我在这里讲,通过手机的直播,每一个手机上都在闪烁着这样一个画面,其实我在这里没有动,但是他的功能发挥就同步出去了,这是极乐世界佛菩萨每天日常所做的事情。 当然如果说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以后,那每天将面对怎样的生活呢? 我告诉诸位,第一个比如说你吃一顿饭的功夫,你可以捧着鲜花,捧着盛果,捧着这样的一种庄严具,同步到他方国土去供养诸佛,去在他的座下听法,然后一顿饭的功夫又可以回到极乐世界,然后吃完饭以后,在那儿饭食经行,就是自在的这样散步,当然他的这种散步可能超越了我们的一步一步走吧。 再一个比如说,他在日常生活中有可能在闻法,有可能在禅坐,有可能在虚空中住,有可能在水上住,也可能在地上住。 但是他都是同时在全方位的向着道而行,也就是每天都在修道,自然而然的在修道。 还有一个他们最后同步的一个事是什么呢? 就是念佛。 他的这种念佛,还跟咱们这儿有一点不同。 因为在极乐世界来讲呢,如果深度往生的菩萨们,他已经现前见到阿弥陀佛了,他念这个佛呢就是在念每个人本有的觉悟的佛性,不断的唤醒,这种唤醒是非常的轻而易举,又极其的快乐,自然而然。 这个就是以点带面的,跟大家介绍一下极乐世界每天所做的事,佛的庄严,国土的殊胜,而且绝不会有这里网友讲到说的,会不会厌烦,不会厌烦的。 我们来反思一下,为什么会有厌烦这种心态呢? 他因为跟人心无常有关。 就是不管做什么事,你肯定有喜好,那么你在喜好的时候,觉得全身心的投入。 一旦这个喜好劲儿过了以后,一转身就开始厌烦。 所以咱们这个世界叫做苦,空,无常。 你的问题提的是我们这儿的情况,极乐世界并非如此。 因为极乐世界一直是常乐我净的一种自在洒脱的状态。 我们常有一个词叫做逍遥之风,解脱之状,就是他们每天的生活。 不信的话你可以相信他,发愿往生去到那儿亲自去观摩一番,相信你也会说极乐世界,确实是当之无愧的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阿弥陀佛! 问题3:感谢师父! 下一个问题和刚才的问题很接近,就是说。 极乐世界他叫极乐,您能不能再给具体讲一讲,他有什么可极乐的事情? 宏海法师:好。 当时释迦牟尼佛传达给我们的讯息,就是八个字,在《佛说阿弥陀经》里面说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那么首先从我们这个世界的情形,来反观一下的话。 像经典里常说到的生老病死,一个人生出来的过程很痛苦,生下来就是迈向死亡的决定性的一个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变老,也是无可奈何而且还随时可能生病,遭遇不测或者接受无常。 甚至我们现在年轻人,可能更多的是遭受情感方面,像爱别离,怨憎会就是你不能够如意,或者物质上,看着人家与生俱来的,你追求也得不到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这儿的苦楚。 那好了,我们好多网友就会觉得说,相对极乐就是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说确确实实如此,他没有死亡,不需要面对死亡。 也从来不会生病。 都是清一色的紫金色童男子相也不会衰老。 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停滞在相对的苦乐之乐上,就太局限性。 所以告诉大家,为什么当时没有人能够问出来,还有这样一个世界,还有这样一种世界和世界之间跨越的法则,没有人能够问。 只是释迦牟尼佛自己知道,而在没有人问,他觉得他们可以听的时候,能接受了的时候才把他说出来。 就是说真正往生后的超级之乐吧,这么讲,他是超越了苦乐相待的乐。 因为我们但凡追求乐,说明你害怕苦。 但凡你想脱离苦,说明苦已经存在。 那说明你在追求乐的时候已经有苦了。 而极乐世界的这种乐,他是一种完全超越了苦乐对待的,我们常说的自在解脱。 这样一种心无杂念,然后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你不在上面迎合很累,也不在上面逃避很苦。 所有的世界呈现,和他们的日常生活都是在这样一种非常和谐,稳定和超然的人际关系和事件的经历中,然后还依然这样去生活。 其实这个认知起来,不管从思辩上和逻辑上理解上,也是有一定的高度的。 我这里给大家这样的去说一说,有助于我们去理解他真正的究竟大乐。 那你一定想从形象上做一个实验的话,我也可以分享给大家。 比如说极乐世界的水,有水元素,一个极乐世界的往生者面对水这个元素的时候,他的功德能向你显现出怎样的一种超然。 在七宝池里边叫做八功德水,这个水你想让他到你的脚踝就到脚踝,想让他到你的膝盖就到膝盖,想让他到腰就到腰,想让他到脖子就到脖子,然后如果你想让他灌顶冲一下就冲,你说好了够了,他就自然而然就退掉了。 就这么让人不可思议,不敢相信,但是这才叫真正的功德。 为什么? 因为所有的往生者把一个心念中的能量,并非像我们凡夫一样,只开发了可能有一点点,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他能百分之百的全体开发出来,就是用念头的力量,就可以变幻成真实的场景,这才叫真正的自在,随心所欲。 尝试着这么理解一下,当然如果要深入的了解,推荐大家读一下净土的三部经典,一个是《佛说阿弥陀经》,一个是《佛说无量寿经》,还有一个《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期待大家去读诵一下。 好,阿弥陀佛! 问题4:感谢师父的回答! 下面一个问题是,只有念佛的人才能去西方极乐世界吗? 因为佛教当中有一个相的概念,但念佛这种行为是不是也仅仅是一种相? 如果这样推断的话,不信仰佛教的人是不是也可以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宏海法师:不信仰佛教的人,我想想是这样子的。 在佛的教法中,比如不信仰佛教,他也是有资格,往生西方或者说成佛的。 因为他的佛性一直在,这个的佛性的存在并不取决于信仰的有无,可是这个佛性,我们理解为成佛,比如说往生西方的可能性,但是如果你不去沟通这个可能性,他就一直不可能。 那么你如果站在这个层面上来讲,可能就告诉大家说如果不信仰佛教的人,他生不起对极乐世界的信心,也一定不会产生起急切的愿望,更不会念佛。 那这样的话,因为这三要素是成功往生与否的条件,那他不具备这个条件,当然就往生不了西方极乐世界,这是这位网友的后半个问题。 我们再沟通一下前半个问题,这是最常见的问题。 大家都觉得,在佛法里边根本的宗旨讲,都是万法皆空,所有的相皆虚妄,但是好像念阿弥陀佛,这样死磕的去追求一个往生好像太执着了,好像跟佛的根本教法有冲突一样。 这还是没有经过真正实际上的操作,而产生的一种错解。 为什么呢? 就比如说你来念佛这个行为,一直在,一直在念,那大家首先要知道,我们的常态是什么呢? 是不能够做到没有相。 因为我们对任何一个事物,都会产生概念性的认知和理解,这都是相。 所以经典里讲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但是现在我们没有本事虚妄,虽然说是这么说,对一切相都产生循环系列性的认知,而且还摆不脱逃不掉。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不断的著一个相。 比如说念佛,就像钻木取火一样,一直著,一直走在这一相上,那么其它的的群相乱相,慢慢就摆脱了。 最后只剩下这一个相,你不断的念下去,念下去,他的真实作用在哪里呢? 念着念着,一旦入到一个忘我的状态的时候,突然间就能够入到无相的境界。 所以这两点不但没有矛盾,反而正是从有相到无相的一个必由之路,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修行吧。 希望大家都能够念佛,而有觉知上的一个正确体验。 好,谢谢! 问题5:感谢师父! 那我们常说往生极乐往生极乐,就是说一定要死了才能去吗? 活人可以直接去西方极乐世界吗? 宏海法师:大家又说到往生一定要死。 这个真是佛门的一个千古奇冤吧。 因为我们一讲到好像学佛就是这人没救了,肯定遇到了什么困难。 那一讲到往生西方,送你上西天,好像就连成一片,该一命呜呼了。 当然在经典里也有过这样的描绘,其人临命终时,但是我们要知道,在常态中理解死亡是非常恐怖的,因为他是未知的。 我们也没有经历过的,而且一旦死亡以后,也不知道将要向何处走。 一生就这么一次,而且完全没有经验。 所以觉得心里会产生怖畏心理。 可是大家要知道,其实人是不会死的,实际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死亡,就是把他完全没了的这种情况出现。 人从前生到后世,他只不过是生理上的一个洗牌,重新整合你的肉体。 虽然整合你的肉体,但是你的精神还是前后两端是连续的。 问题是什么呢? 我们现在不得而知,就是一个人的能量不能够打通前生后世的沟通。 比如说我们睡觉的时候,我们知道今天睡下去,明天一定会醒来。 但是死亡的话,觉得一死就不知道哪去了,产生了害怕心理。 那再这样一来,再把这个修学法门一套上去,就好像是一个死人的法门,听起来让人非常不可接受了。 甚至我在讲净土的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形说,不要跟我们讲死,太不吉利了,会有这样的误区。 所以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就是说,到底往生和死是不是同步的? 我告诉大家并非如此。 也就是说如果你念佛念得功夫非常之深,你对极乐世界的信心已经绝对的纯正,纯正到什么程度呢? 都不要再提倡,他会觉得这还用说有这么回事吗? 这还用劝我相信这么回事吗? 这本来就是这么回事。 所以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极乐世界一直在那里。 你真正的从内心里发挥出来这样的纯正信心的话,当下就能够往生西方。 而且这种往生并不是此处死了,才彼处出现,不是这样子的。 这是我们人类的局限性,因为觉得这边可能了那边就不可能了。 那大家想想阿弥陀佛整个他方国土里边同时去接引众生,那这接了那怎么办呢? 所以其实在真实的宇宙法则中,一个现象和另一个现象是没有抵触性的,佛教里有一个词叫事事无碍,形容的就是这个。 没有抵触性。 也就是你发生你的我发生我的,同步并不相互妨碍。 所以说既然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能够随时随地的回到娑婆,度化众生接引众生。 那说明我们虽然在娑婆世界,还没有生命的终结,但是你的功夫到了,大家记住一定要功夫到,也就是你的信愿真切,念佛三昧入进去以后,那么就可以很自在的,可以同步在极乐世界里出现,就是这么一个样子,所以往生和死不一定要同步。 那么为什么在经典里面,总是把他同时联系起来呢? 就是在生死之际,特别容易去抢这个板,这个讲话有点罪过。 也就是很容易在这个千钧一发之际,能够横超一下,把他进行一个跨越。 因为我们生死的时候,正是要洗牌的时候。 洗牌的时候,大家基本上所有的念头都做不了主了,就看哪个力量大就往哪里走。 这个时候如果说你能够念阿弥陀佛,有信愿的功德的话,力量的话,可能本来你的轮回路正在进行,突然间就超出去往生到西方。 这是往往说,为什么在临命终时或者在往生时,大家给助念成就他往生,是在这个本位上来讲的。 但是从高姿态究竟法上讲的话,确实不一定这儿死了那儿才能往生。 比如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吧,就还比我们说,从这办到极乐世界算个移民,我们大家有的也办过移民,移民就是说,意味着你正式手续批下来那一刹那,那一天,移民成功了。 可是并不妨碍你还没有移民的时候,你就先去你要移民的国家,也可以的。 这个也是可以成立,的确存在这样的事情。 那我们现在虽然还在娑婆世界的因缘还未了,可是你的功德够了,就可以神超到西方极乐世界,同步感知,这是不妨碍的。 但是这个道理特别深奥,如果没有对佛法上讲的这种哲学上玄妙的义理有过了解的话,听起来还是觉得匪夷所思。 希望大家慢慢能适应一下,这才是真正去探求宇宙万法的真实法则,提供给我们一个非常新颖的思考角度。 谢谢,阿弥陀佛! 问题6:感谢师父! 下一个问题是,怎么判断人去世之后他是否去了西方极乐世界? 那去西方极乐世界有什么标准呢? 宏海法师:好。 要判断一下是否去到极乐世界,我想阿弥陀佛是一目了然的。 那我们今天要说这个呢,可以说说,不要说判到极乐世界了,其实人在临终时候透露出来的信息,也确实会告知我们一些情况,可以猜想他大概去了哪里? 借这个机会跟大家稍微做一个普及。 比如我们一个人进入到将要死亡的阶段,那么他表现出来的状态往往可以进行一个尝试性的判别,为什么呢? 就是他很可能跟那个地方已经靠近,所以他的行为就跟那里非常同步吻合了。 假如有一些亡者,如果他死的时候,比如他心态非常好,心里想的也都是善念,眼光也是很清净很笃定。 那么他对旁边的亲人,妻子儿女等等,没有眷恋心。 也不抱怨,很欢喜的这样仰天,很自然的一口气上不来走的话,这一类人差不多大部分都能生到天道,天界。 如果说这个人走的时候也没有什么病苦,但是他有一个特点,会留恋忆念自己的父母亲,或者非常怜悯的看着妻儿,但是他的心还不会乱,也不会抱怨无端的发脾气,这样的话,很可能下辈子还投身到人道里面来,做人。 如果说他要投身成一个畜生的话,他可能下到畜生道的话,最典型的,看着妻儿老小爱恋不舍,然后有时候手足卷曲着很难受,遍体会流汗,口里面不断的在嚼东西一样,这种状态往往是,可能性大于在畜生道,比较可能性大。 那么如果说再比较恶劣一点,他特别的烦躁,身体觉得像火在烧一样,不断的说又渴又饿,又饿又渴的说一些这个好吃那个好吃,说这个饮食,口张开也合不住,这种情形有可能就会生到饿鬼道。 当然最惨的就堕到地狱里边,要堕地狱的人呢,你已经和他好说不了话,他的眼神特别的恶毒,而且对自己的六亲眷属就跟仇人一样。 有时候会举着手向天上这样乱摸,或者身子翻卷,卷曲在那儿,家人跟他说一些话,说你放心吧,走吧,他也不听劝诫,而且跟仇人一样,大小便身体臭味等等,有可能就堕到地狱道去了,最苦的地方。 所以从这一点来讲的话,怎么判断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呢? 因为极乐世界他是圣土嘛。 所以他一定要有殊胜的,临走的我们常叫瑞相。 最好的话,像当时有缘的人看到西方三圣阿弥陀佛亲自前来,甚至有的看到都是莲花,天乐萦空等等这一些。 如果从亡者的表现来讲,他的身体非常柔软。 但是我们正常死亡的人,基本上身体都是僵硬的。 最后身体的冷却度,最后的温度是从头顶散掉的。 虽然下面开始冷了,但他最后温度一定头顶还有,这是很多时候常规的一种鉴别方法。 当然我也要告诉提问的这位网友,这也不是绝对的,为什么呢? 你一定要知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标准是什么? 三条,一个是真的相信有世界叫做极乐,有佛阿弥陀佛。 第二个我愿意,那我就觉得,在这个世界是我最后一程了,流浪的最后站点了,那么这一生完了之后,我一定要发愿往生西方,第二个标准。 第三个就是常念常想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 这三个条件必须一样都不能少,只要这三个条件决定就可以往生,这就是明白的告诉大家往生的标准。 当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往往刚才讲到怎么判断,然后我们就会形成一个死的概念,去确定说他到哪了他到哪了,他有没有往生,这也不可以一概而论。 为什么呢? 比如说他有真信切愿也念佛的人,他的业力还有一部分占据的很多。 他这辈子又要往生西方,他可能他在走的时候走的不太好,甚至比常人更惨,可是意味着他把苦给消完了以后,了了以后,他就彻底解脱往生西方了。 但是我们肉眼凡胎,就以为走得这么惨也许没有往生,这是一个误区。 还有一个误区呢,其实如果往生到天界的人,有香味呀等等这些也是有这些瑞相的,那么你不可以说由于这个瑞相,就确定说他一定往生。 所以告诉大家,最后真正判断能否往生,就是看你有没有信,愿和念佛。 当然我也建议这位网友,你说怎么判断,判断啥呢? 他去没去跟我们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能随喜赞叹一下。 就像钱一样我们怎么判断人家赚了多少钱呢? 还不如我们自己去赚才能自己花嘛! 所以你也不要去判断别人,你自己要生起信愿心,念佛,将来往生西方,绝对没错。 阿弥陀佛! 问题7:感谢师父精彩的开示! 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呢,他还有人间的记忆吗? 如果不能保留人间的记忆,那享受极乐的又是谁? 那人去极乐世界还有什么意义呢? 宏海法师:好。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经典可以说。 就是关于记忆的问题,到了极乐世界那么还有这样的记忆吗? 那首先我们要明白来确认一下,什么叫做记忆? 记忆是时空阻隔的产物,就是因为过了时间了,他又想起来。 或者在那个情境下发生的,到了这儿还记着,时空交错而有了记忆的坐标。 那我告诉大家最基本的常识,阿弥陀佛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什么呢? 叫做无量光,无量寿。 听起来好像非常玄,再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打破时空的束缚。 完全把时空摆脱了这样一种,我们专业的词叫做横遍十方,竖穷三际这样的存在。 所以由此来讲,记忆力当然是有的,但是已经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所谓记忆力了。 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后,不但有记忆力,而且更加的明白和广大。 现在我们所说的记忆,是记忆一生的事情,小时候,年轻的时候,中年以后到老年,这种记忆是非常狭隘的。 真正往生到西方他的记忆是什么呢? 并非是凭借念头的留存和追忆,而是因为一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全部有六种神通。 这个神通其中有一个叫做宿命通,不仅仅记得自己,还有所有世界上的众生。 不仅仅看到这辈子的事情,无量劫来哪一生哪一世,怎么从这一世转到那一世,为什么上到天界,又为什么下到恶道,六道的轮回中,他都能够一目了然。 而且大家要知道记忆力一定会记错有时候。 可是这种观照不会错的。 他是现前看到的,用心量打开以后,在一切因缘中他能够觉照到,这种现象的不断的存在和发生。 所以不知道这位网友的意思,你的后顾之忧,是害怕往生呢又想往生,但是害怕这个世界这么多的有意义的事情,到时候回忆不起来了,就觉得没有意义了。 不是这样的,都能够回忆起来,绝对保持,但是不是人的这种记忆方法。 在这种情形下,一旦打破时空阻隔,他已经不是记忆的行为了,而是正在现前的视野,这就是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意义,打开视野。 好,阿弥陀佛! 问题8:感谢师父! 有网友提问。 人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以后,他们都在做什么? 只是单纯的享受吗? 或者说极乐世界刚才您也描绘了种种的殊胜,那待时间长了会不会审美疲劳啊? 宏海法师:好。 到极乐世界要做什么? 享受啊? 可以说确实是享受,但不是我们通常的享受。 到了极乐世界这种享受,我们常叫做法喜充满。 就是他一直在了解真相过程中而产生的快乐,不断的呈现,不断的明白。 大家想想现在我们的享受就像做梦一样,不管在梦里边今天做个好梦明天做个噩梦,你在梦里边,好呀坏呀的,起伏跌宕,悲欢离合似乎也是情陷其中的享受。 但是大家知道你做梦的时候,最痛苦的就是自己做不了主,由着梦牵着你走,最好的享受是什么呢? 是醒梦的时候,醒来了。 一个梦里边,做梦的人是享受不到醒来的享受的。 但是到了极乐世界,哪怕这个梦做得最好,他一定是让你来不断的叫醒。 所有的核心生活享受都是围绕着这个。 所以大家想想,就是不断的明白,不断的更加明白,这样的一种愉悦叫法喜充满。 这是一种享受,最高的享受。 当然可以换一个角度说,其实最高的享受就是放下,放下贪嗔痴。 就像从我们人本能的这种贪欲心来讲,大家知道,贪有一个问题,我们以前也讨论过。 说往生西方,你们佛教叫人贪,为什么呢? 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地上都是黄金,这不是叫你贪吗? 楼阁上都是七宝这不是在诱惑吗? 这是叫人放下,而且是最佳的一个放下呈现。 为什么这么讲呢? 大家想在我们这个国土里边,由于我们的遭遇是比较陋劣的,相对于净土,我们这儿叫染土。 染土里边人际关系有好有坏,有亲有疏,有顺有违。 那么在净土里边一切都是和谐的。 染土里边有宝贝就有垃圾,有砖瓦就有黄土,但是我们想想,我们这个地方最多的是黄土,所以大家都不会贪着黄土。 可是你往生到极乐世界,最多的是什么,都是黄金,所有地面都是黄金铺成的,像我们这的土一样多,大家还会去贪着黄金吗? 谁也没有见过在我们这个世界,谁把黄土捧两捧,赶紧开个保险柜,到银行把它租一个锁起来,放在那儿存起来,没有这样的。 所以为什么极乐世界的这种享受,当我们悟解了以后,是提供给你无限的这种贪欲上感官上的满足,到处都是宝贝不断去好像去贪婪一样,不是这样的。 因为他给你达到的效果恰恰是习以为常,就不会去贪了。 所以这种慢慢放下的过程中,也是提供给我们一种最大的享受,而且这种享受其实就是审美疲劳的对治,大家想想,这个问题说会不会审美疲劳,黄金多了就审美就疲劳了嘛,当然这是对于我们这个世界的人讲的。 总归来讲,极乐世界就是让你明白,一切都是无常的。 你为什么要用审美疲劳呢? 你不愿意接受无常,因为你的心念是无常的,所以你看这个东西,这个花开得正在怒放你觉得美,它明天开败了你就觉得丑了。 为什么? 它没有支撑着让你一直享受那种,比如视觉上的效应。 然后你就觉得生起了讨厌感,或者见多了以后不如初见之时。 这是因为人心无常,念头无常,那么你一旦在这种无常中,你慢慢接受了以后,开也是如此败也是如此,来也是如此去也是如此,哪有什么审美不审美,疲劳不疲劳,这才叫做真正的享受。 所以大家要知道,就审美疲劳来讲,其实就是他让你对于美丑对比而生的差别相,它给你摆平,没有了。 既然没有丑了才能没有美,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认为和理解比较更加的适合。 阿弥陀佛! 问题9:感谢师父! 有的网友提问,动物临终的时候,通过助念,那它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 宏海法师:可以的,这个非常明确,动物也是有佛性的,如果它的因缘,在正要命终的时候,刚好有很大的福报支撑着它,遇到有人给它开示念佛号的话,大家想想它只不过是这一辈子的生命载体,依附在动物的身躯上,成为这样的一个类型,其实人不也是动物吗? 既然众生都有佛性,它显现的佛性平等,是完全可以往生的。 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有一个书叫做《净土圣贤录》,里边从佛菩萨到历史上的人,乃至还有鹦鹉呀,八哥呀等等这些会念阿弥陀佛,学舌,最后都往生,甚至还有的烧出舍利,这是真实存在的,非常不可思议。 所以说动物临终时通过助念,当然你的助念要有功德够,不是说你的心力不够,就说它绝对能往生。 还是要你发大心虔诚心给回向,那么功德够,它的福报够,因缘一具足是可以往生的,这个没有问题。 问题10:感谢师父! 有网友提问。 西方极乐世界中,会有贫富等级的差别吗? 先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和无穷岁月以后,再进入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他们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吗? 宏海法师:好,阿弥陀佛! 极乐世界呀,我们刚才跟大家讲,他的真正极乐在哪里呢? 就是平等,无差别。 我们去看这些经典的时候,它里面把极乐世界的描绘,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七宝池,八功德水。 等等这些。 大家发现了没有,就是他世界的呈现,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对称的,或者是连续纹一样的,这样的一个呈现,他没有倾斜或者走向倾斜或者歪曲的线条。 树也是直的,地也是平的。 那就是说不管是世界也罢,包括往生到那里的众生也罢,刚才讲的,都是清一色的形无异状。 经典里讲就是没有差别相,都长的一样。 种种迹象表明,由人生和世界附带出来,我们通常理解的富贵贫贱也是不存在的。 这是我们从人的形式上,做一个相对的类比吧。 其实我还想更加的告诉大家,他的问题说,先去的和后边去的,到底是不是在一个起跑线上? 那我们这个还是要一分为二的来看待一下。 为什么这么讲呢? 大家知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为什么呢? 比如说,你很早就往生了,然后我过了几劫以后才往生的。 可是一旦我们同入到阿弥陀佛讲法的法会现场,那么佛光慈悲摄照,是没有差别的,你接受的能量都一样。 阿弥陀佛发的愿力,对于我们来讲,愿力的作用也是相同对待的。 愿力里边对一切众生摄取不舍的待遇,也是公平无差别的,不二的。 没有我看着你亲一点,看着他远一点,没有。 所以从这点来讲,是在一个起跑线上没有问题。 但是问题是什么呢? 比如说往生的人,你曾经修学的是这个法门,他曾经修学的是那个法门,有大乘的,小乘的,持咒的,拜佛的,忏悔的,那比如你最后都回向得,念佛都往生了。 那每个人都是带业往生,还带有习气。 就是你喜欢怎么样修,这个时候阿弥陀佛就会为你量身订制,怎么样让你,就你现在的情况,能够快速的修好。 就你现在的本事能够快速的达到。 那他一定会给你量身订制成你的快速,两点之间直线最近,他可以给你做到这一点。 大家发现没有,好像我们讲的后者呢,是因为针对每个人的个性不同,而呈现出来的差别,好像已经就是有了差别了。 其实佛能够给每一个人都不偏心的,全部来量身订制。 恰恰体现的还是没有差别的心。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那一直是在一个起跑线上。 每个人往生后都在这个起跑线上,从佛的平等情怀来讲。 那么从每个人的习气来讲,那就看你修的功夫了。 像经典里讲到的,有的人往生以后由于功德不够,要经历多少小劫或者几百年怎么怎么样,才能够成就,或者才能够见佛,都有差别相。 这个大家要了解一下的话,可以去看一下《佛说无量寿经》,和《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得非常清楚。 好,谢谢。 阿弥陀佛! 问题11:感恩师父! 下一个问题呢,看来是一位居士提问的。 阿弥陀佛发愿说,极乐世界没有恶道,连恶道之名也闻不到。 可是极乐世界的居民不都是有天眼和天耳的通吗? 那他们怎么会看不到和闻不到恶道的状况和名字的呢? 宏海法师:好,谢谢! 我们一开始给大家讲的时候说,看待净土和极乐和阿弥陀佛本人,要有一个根本的调频态度就是要客观。 就是对于一切我们曾经以为的一个定性的概论,你首先抽身出来客观的来了解一下。 比如说恶道,恶道的一个基本的属性肯定是什么? 是被动的。 随着他造的恶业牵引着,他没办法了,不想去而必须去受这个果报,这才叫做恶道。 那么你想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这些天人同修们呢,他是用什么呢? 是你这里讲的,他有天眼天耳,他是观到的,是主动用功德力让他呈现出来,所以主动权在他这儿,而不是被动的去轮回到恶道。 这是第一点认知,大家要有这个判定。 就像我们说的,一个是被判了刑,坐禁闭去了。 一个是怀着慈悲去探监去了。 这一点我们先了解了。 再来去沟通一下,就是关于经典里确实有讲过,彼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 ,就是连三恶道的名号,都不存在这么一个世界的情形,听都没听过,怎么会真的有三恶道呢? 在阿弥陀佛发过的愿力的第一条愿,就是他的国土将来一定不能有地狱,恶鬼,畜生,不可以。 所以这个问题还蛮有趣的。 为什么呢? 他说,那他天耳,天眼开了以后,那见到的不是看到他在恶道里受苦吗? 不是这样的。 大家知道,真的到了极乐世界的天人眼中,他看到的没有一个好坏善恶之道。 他看到的一切都是所有的众生在循业发挥。 他就像一个生产线一样,他不在这上说,你给我来的料是这个好那个好,他不会的。 他只是说看到,这个料上来了加工成这个产品了。 那个料上来了,最后流水线加工成那个产品了。 他只是看到这个产品的过程是真实不虚,有这个因来了他会感那个果。 但是他没有这个产品好坏又做什么用途,他不去搞定,不去明了。 他有了天眼天耳,他的觉受是这样一种觉受。 你千万不要以为,他看见三恶道他就受三恶道苦了,不是这样子,是一个旁观者,客观者。 如果他真正的,身心参与进去,三恶道的苦也罢,或者三善道的乐也罢,那就说明他还没到,能够得天眼天耳通的地步。 所以你的问题,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多余的担心。 等你将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就发现三恶道原来跟三善道同步,皆是如此,他就是负责来料加工,循业发挥。 循业发挥就是你造什么因感什么果与他无关。 所以他既不会享你生天的乐,也不会受你下堕的苦。 这样理解的话,我想应该就对了。 阿弥陀佛! 问题12:感谢师父! 下面一个问题呢,是咱们直播中网友的实时提问,问题是这样的。 刚才咱们说小动物临终时,要找有功德的人给它助念,那么换到我们人的身上,他的问题是这样的。 助念是有效的,条件是找有功德的人助念。 那他平时念佛比较少,在他临终的时候找人助念,是不是也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宏海法师:好的。 这就关系到以人为本了。 那为什么平时念佛比较少呢? 尽量还是比较多点嘛! 你说你那么一大把的时间用来打妄想,那能想起来就念一声,能想起就想一会儿,能念就念一声,尽量把信愿要表达出来。 你看在经典里面就说过。 有的人说我信愿有,就不想念。 那祖师们也就反驳他了,你如果没有念佛说明你的信不是真的,你的愿不是切的,你的信愿是虚浮的。 当然如果说平常念佛,也有意愿往生。 那当时你自己的功德不够,或者说你的力量不足的时候呢,临终的时候真的有善知识,或者同修道友来给你助念,是有往生的可能性的。 因为平常既然有,虽然信愿不真切,比较泛泛的,比较虚浮。 那很可能就跟个墙头草一样的,也许就刮到这了,也许就刮到那了。 那这时候有真功德的同修,或者有大德法师来给你助念开示的话,那是可以借机往生的。 而且特别是到临终的时候,那个念头很重要。 你看《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到临终十念,念念都非常害怕下堕,甚至有地狱相现前的时候,他害怕了,无助了。 那这个时候有人拉他一把,他肯定准保就走,趁机就走。 所以临终助念,在这种人的层面来讲,还是决定重要的。 当然最好我们能念得自己已经信心满满,功德无量能够做得了主。 最后要特别提醒一点,刚才跟大家讲到有真功德的人,这个真功德在哪里辨别呢? 就是看他有没有真信切愿,老实的去念佛。 如果以真信切愿老实念佛行持的人,他就属于真功德的人。 那就可能促成我们助念往生的大业。 好,阿弥陀佛! 问题13:感谢师父! 才有网友提问说。 外国人能去西方极乐世界吗? 这是后进来的一个网友,咱们第一个的问题不就是讲,基督教的天堂与极乐世界的差异吗? 对吧。 他问的是。 外国人能去西方极乐世界吗? 宏海法师:阿弥陀佛当时愿力中,他发的愿力是这样的。 只要能够听到他佛号,生起信愿的人,就是这个人呢,不仅仅是中国人或者是外国人,去掉中国外国所有的人。 所有的人只要说对净土生起了好乐心,相信了,然后想发愿往生西方,然后他念了阿弥陀佛了,就可以往生。 绝对没错,这个是不容商量不要再怀疑了,不管中国人外国人统统都能往生。 那么能不能往生就看你有没有信愿行。 可以了! 问题14:好,感谢师父! 下一个问题是。 极乐世界的位置是固定的吗? 因为经中说西方极乐世界,那我们可能就会认为他就在西方,可是方向呢他也是相对法,我们应该怎么确定这个方向呢? 西方极乐世界是由阿弥陀佛的愿力而来,那是不是我就可以理解阿弥陀佛在哪里,西方极乐世界就在哪里呢? 宏海法师:好。 在净土宗的一个祖师叫蕅益大师。 蕅益大师曾经回答过这个问题。 就是问,极乐世界为什么在十万亿佛土的西方? 蕅益大师说,这个问,非善问。 当然不是说嫌弃网友的提问。 就是说你这个问题有点儿,咱们现代话,叫做悖论。 为什么? 就是假如果说,极乐世界在十万亿佛土的东方,你又要问为什么在东方? 而且就着,从是西方过十亿万佛土来讲,那极乐世界又在东方。 所以这个网友提的这个是对的。 就是说极乐世界的方位,是相对而确定的。 不是绝对就在西方,看他在你的本位在哪个位置。 那么如果说整个像《华严经》里面讲到的,整个世界的构成,华藏世界海。 那其实咱们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还在一个组合里边,同在第十三层。 虽然相距甚远,但是从华藏海的世界来讲,那又近的很,就同在第十三层,在一个层面上。 所以说看你怎么看,确实方向是相对的。 说到相对来讲,相对而言我们有一个本位思想。 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当时讲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是在娑婆世界,我们这个国土讲的。 那我们这个国土,现在相对极乐在东方。 那在形容极乐世界的时候,一定会说他就在西方,在这点来讲也没有错。 所以你要确定呢,就是这么确定才算是正知见。 比如说在讲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的时候,愿力在哪里阿弥陀佛在哪里的话。 当然也可以这么理解了。 因为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 如果有佛教徒在寺庙里跟着师父们做过功课的话,就会常念叨这一句,法界藏身阿弥陀佛。 那意味着什么呢? 就是阿弥陀佛是无处不在的,就着我们凡夫肉眼凡胎才说,十万亿佛土的阻隔。 因为我们有十万亿的烦恼。 这每一个烦恼其实都是一个国土的阻隔,路程的阻隔,艰辛,回归,跋涉。 可是呢,就极乐世界佛的眼中,他是整个周遍法界的。 娑婆在我们眼里是娑婆,可是娑婆在阿弥陀佛眼里也是极乐。 但是在我们眼里是娑婆,所以我们必须在十万亿路途上,去回归。 其实就是要往生,跨越这十万亿的烦恼。 所以才叫横超法。 就这个层面来讲,也可以说你说的位置是相对的。 当然同步也可以说,愿力在哪里,阿弥陀佛就在哪里。 而且说反了,应该说阿弥陀佛在哪里,他的愿力就在哪里,西方极乐世界就在哪里。 这样才表达得比较精准。 好,阿弥陀佛! 问题15:感谢师父! 有的居士问。 经中说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相当于在极乐世界修一百年。 这么说来的话,那说明去西方极乐世界也是需要修行的。 那我们在娑婆世界修行是为了去西方极乐世界。 那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修行,他们是为了什么呢? 宏海法师:好,谢谢啊! 首先一个,网友提问,在咱们这个世界修行一日一夜,相当于在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 其实经典里面的原话呢,还不是相当于,是胜过在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 但是,很多人,这个应该是在《维摩诘经》还是哪个里面讲到过,很多人一听这个话以后,就错解了佛意。 这个倒是,这个问题我要特别讲一下。 因为有一些行者他心仪的法门,不是念佛求生西方,这也无可厚非嘛。 八万四千法门大家都可以修,怎么成就怎么来嘛。 但是切记什么呢? 不要相互是非,同是一脉的法乳,结果呢说这个好,那个不好就成了门户之见,兄弟自相残杀了,这个不好。 不要被宗派阻隔了。 但是在这句法义上有两种意思。 一个当然是赞叹,比如释迦牟尼佛,在我们娑婆世界成佛,在此五浊恶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话,是为甚难,非常难。 但是大家转过来一想,恰恰又反过来证明了娑婆世界修行属于难行道。 很多时候不喜欢修净土的同修们,他把这句话拿来说事儿,说你看你们在西方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只相当于我们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 可是如果你说,就着这个难行来讲,我们反过来理解,这句话还有一个潜台词是什么呢? 你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一夜所用的能量,相当于极乐世界一百年用的能量。 在娑婆世界一天一夜就用完了,就得耗光。 所以大家反过来再想,在哪个世界修行容易? 所以不要为这句佛经里的话,而作为就在这儿修,不往生西方的一个错误的见解,这点先跟大家说一下。 然后再告诉大家,我们在娑婆世界修行是为了什么呢? 是为了去西方极乐世界。 那么去西方极乐世界为了什么? 为了倒驾慈航乘愿再回到娑婆,就为了这个。 所以说这个问题非常好,就更加让我们清晰了,往生西方这个法门,他的修学体系和次第是怎样的。 很多人就觉得自己往生西方去享乐去了,那既然是娑婆苦海,你怎么就独自走了呢? 有违大乘的精神。 其实我们不但是要发愿而去,还是为了乘愿再来。 来更好的,更有把握的度化众生。 就跟学游泳一样嘛,你现在你自己不会游泳,你想救一个快要淹死的人,两个人都淹死了。 可是你先去游泳馆里学,学完了再回来,你见一个救一个。 往生西方是为了这个,乘愿再来还是为了这个。 所以这个就是为什么在这个时代,很多祖师们更加的提倡赶紧往生呢? 就是快速度的度化众生,并不是舍弃众生。 说到这个我可以给大家算一笔账。 我们现在特别是年轻的网友朋友们都在读书。 我们从小开始读书,读到小学,初中,高中,上了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 几乎将近一生的半生都在读书。 为什么? 为了准备后半生事业,或者工作的主动权,生活的境遇更好一点。 前半期做了这么多的准备,花了人生将近一半的时间,至少是三分之一了。 那么这个账算起来的话,你为了更好,结果你花掉了一半的时间。 那大家想想,我们在无量劫的轮回中,你只要舍了这一世,先自己先往生。 往生在那儿修成就以后,再回到娑婆,再去度化众生的时候就得心应手多了。 这一辈子在我们无量劫的轮回中,相对于我们用一生中半生的时间,去学习的话。 那这个账要算得要更加划算的多了,往生西方。 因为一生在无量劫的轮回中,就像电光火石闪了一下。 而我们只有一生的时间,居然用半生的时间去做准备,你想想哪个划算。 所以就这点来讲,就明白我们修行为了去西方,去西方修行为什么? 还是为了回到娑婆世界,依着我们曾经的缘分,再去有效的更好的去度化众生。 阿弥陀佛! 问题16:感谢师父! 我记得佛门里有一句话,叫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那就是说在咱们这个娑婆世界,要修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那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修成佛的话需要多长时间呢? 宏海法师:好。 大家净提一些往生后的事,好像更多的有一种猎奇。 大家要想想如果你不往生,往生后的事都跟你不搭嘎的。 所以提问尽量先提怎么往生。 你往生不了,往生后你能管得了吗? 与你毫无干涉呀! 当然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回答一下。 成就佛道需要三大阿僧祇劫。 可能有的网友连这个三大阿僧祇劫是什么概念也搞不清楚。 三大阿僧祇,阿僧祇就是数不清的意思,劫呢非常长。 在佛教里常用形容时间特别长的一个概念。 那么如果说正常修行,确实成就一尊佛,要修三大阿僧祇劫。 但是我们有时候有个死执崖板的理解,而没有灵动的理解,这意味着什么? 并不是说,你一定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而是说,比如三大阿僧祇劫他要指标的。 从你开始发心修行说你要成佛,就那一念开始,一直到你登到初地的菩萨,第一大阿僧祇劫修完。 那么从初地到第七地,一共有十地菩萨,十地完了以后就成佛了。 初地到第七地呢属于二大阿僧祇劫。 从第八地到第十地,到成佛三大阿僧祇劫。 也就是说修这个通常情况下这么一段功德,修到这儿,修得出这个水平,修到这个地位,要用一大阿僧祇劫。 可是如果你这个人比较厉害,你提前把这个指标完成了,就是你修到第七地就意味着你,两大阿僧祇劫的功劳,就结束了,并不是一定要经历那么多的时间,这个要灵动的理解不要搞错。 所以恰恰就是三大阿僧祇劫的界定来讲,咱们娑婆世界是这么个修法。 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刚才也讲到了,极乐世界他是没有时间感的,他是无量光无量寿,他不经历生死轮回,就说明他没有时间和空间感。 所以你让他从感官,感知上去认知的话,只能说他修到那个水平,就完成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任务。 修的功德已经到达这个指标了,但是他所用的时间,可能在娑婆世界的人看来还那么久,在他的极乐国土的无量光寿的感官中呢,也许就一刹那。 所以你说到底有多长呢? 我也不知道多长。 因为就跟我们说,时间本身就是一个幻相,就跟说永远有多远,多远呀? 多远是永远呀? 只有你完全把永远抛开了,没有止境的时候,就不受时间的约束了。 只有功德的增加,来确定他将来成佛的位次。 并没有在时间上,像咱们这个世界,好像还有这样的次第和阻隔性的,再进行理解,就不存在这么回事。 所以才叫无量光无量寿,才叫阿弥陀佛。 好,阿弥陀佛! 问题16:感谢师父! 那咱们就不提往生后的事,咱们就提镜头后面的事,有好多网友从上一期就看您的直播,他们特别好奇,您身后这尊雕像是不是印光大师? 他们已经猜了很长时间了,您要不给他们介绍一下! 宏海法师:看到我身后的这尊陶制的老人了,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就是弘法利生,活跃在我们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的印光法师。 印光法师现在如果大家想听他的开示呢也非常方便,去请《印祖文钞》,又叫《印光法师文钞》。 他当时在普陀山,后来到了苏州的灵岩山,给信众回答问题的书信集在一起。 他的开示是第一等精彩的文字。 有兴趣的网友一定要看一下《印光法师文钞》,特别是有一些著名的开示。 因为什么呢? 他的功夫是从他老人家闭关阅藏中,真实修行所得的。 他五十岁才出来弘法,弘法的时候,他已经就是可以说是明心见性,而且把三藏十二部就了然于心了。 直至后来应该是梁启超吧,赞叹《印光法师文钞》,说他已经得了文字三昧了。 什么是文字三昧呢? 大家去看他的书信啊,就是他的文字多一句,好像多出来了。 少一句,哪儿又不对。 每讲一段开示都是极其圆满的,你挑不出来刺儿,这就叫文字三昧。 听起来又非常的流畅,让人觉得法喜充满。 他老人家更大的德行是什么呢? 他一辈子都在念佛。 你看这尊像手里还是提着念珠,他没照过几张照片。 这是他最典型的一张照片,依照着,有艺术家给做了。 很多人都在问,因为他跟他的形象非常相像。 那我要特别告诉大家的是,你还想认得印光法师另外一副模样,就要看西方三圣的图。 为什么呢? 因为阿弥陀佛这边是观世音菩萨,这边就是印光法师的本来面目,大势至菩萨。 他是大势至菩萨转世,乘愿再来。 在民国年间战乱年代,弘扬净土法门。 而且在经典里面讲,大势至菩萨修行的过程的时候,说他当时就是以念佛成就的这个法。 后来他弘扬佛法呢,还是咱们这个世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所以印祖一辈子跟《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边形容的内容,他的行旅跟他是一模一样的。 而且在当时的教内又非常的感应,不是他自己就说我是大势至菩萨,而且是有当时还不信佛的后来成了信徒,做梦梦到观音菩萨指点说,他是大势至菩萨再来。 所以大家想去亲近印光法师,就去看他的《印祖文钞》,想了解他的真实身份,就去礼拜西方三圣。 好,阿弥陀佛! 问题17:感谢师父! 阿弥陀佛有西方极乐世界,药师佛有东方净琉璃世界,这两位佛会互相串门吗? 佛国中的人会互相参访吗? 宏海法师:好。 这怎么说呢? 你说要让我回答这些超水平的问题。 这本来只有佛才能回答的问题。 当然我们依照着经典的描绘,这个串门太简单了。 为什么呢? 就是我们串门还是从这家的门出,从那家的门入,人家的那个串门一念就同步具足了。 也就是说从你的极乐世界到琉璃净土,是光光相互照着的,并没有从此到彼的这种阻隔。 所以大家要知道,染土跟净土的差别在哪里? 从染土看净土呢,因为有烦恼,所以看上去本来是不隔的,结果看得有隔了。 从净土看染土呢? 因为人家没有染污,是清净的是周遍的,所以本来有隔,在他看来也没有隔。 所以你说的串门是可以的,人家相互一个念头就可以相互感知,但是没有相互的动作,本来就是一体的一真法界。 这是从佛菩萨的眼光中。 当然,那如果像经典里面描绘的话,那国土将更不可思议了。 像净土里面也讲到嘛,刚才不是讲了嘛,极乐世界的人,要去供养他方国土的话,就一顿饭的功夫。 像我们出家人这个,各以衣裓,盛着妙华,捧着香去供养等等这些,这是非常容易的事。 一念间的事都可以做到,所以说他们是不相妨碍的。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有个引申处,有的同修会问,既然有琉璃国土,弥勒菩萨还有兜率内院,还有妙喜国土阿閦佛,还有他方净土多的是,为什么就偏要往生西方呢? 我告诉大家这里边是有文章的。 因为我们跟极乐世界的因缘最殊胜。 当时阿弥陀佛修行的时候,他发的愿力设置,针对我们的针对性最强,所以由于他因地,已经建立了千丝万缕的地下网的关系,他浮出水面的时候,也必须还是这样的关联。 那我们要理解为什么这么多国土,就要往生西方呢? 首先要跟大家讲,就像琉璃国土和西方极乐世界他是无障碍的。 那我们现在是有障碍的,我们现在还不能把极乐和琉璃混为一谈,我们甚至在娑婆世界都出不去。 所以我和大家讲有一个话是什么呢? 就是说,这个开示很重要,看看大家能不能听得懂。 他说什么呢? 说这个弥陀的国土实际上没有往来,没有从这到极乐,或极乐乘愿到这来,弥陀的国土没有往来。 释迦说的这个法门度人的这个船也没有彼此,此是染土彼是净土。 整个十方国土好比,譬如一灯,中间一个灯,分照八镜。 八面都安立的镜子的影像,中间一个灯分开,八面有八面镜子。 这个时候是怎么呢? 镜有东西光影无二。 就是这个光呢,不管这个镜子,影的那个镜子,再影到那个镜子。 但是光是一个光。 就是一个灯的光。 就好比说西方极乐世界和琉璃世界是一个世界,这叫做光影无二。 但是镜有东西,这个镜子还东就是东,西就是西。 他也是,不是相互瞎掺合的。 可是问题就来了,既然他们是不二的,虽是世界是东西,但是其实就像一团光里面。 问题在哪里呢? 已入法界者可以望彼此,就是你已经到了彼岸了,那么极乐也罢琉璃也罢就合二为一了。 如果你还没到彼岸者,未入法界者不可以泯东西。 为什么呢? 你现在没那个本事,那么就是,东就是东,西就是西。 虽然是镜有东西光影无二,可是释迦牟尼佛,方便独指的西方这一面镜。 让你从西方入,然后入整个的平等光。 这就是我们看待十方国土,为什么要劝大家先往生西方的,最重要的信息。 但是这个比较专业,我不知道有一些听法的网友,到底能不能听得懂,不得而知。 那至少我们推广给大家结一个因缘,能够了知一下就可以了。 阿弥陀佛! 问题18:经中说六道之中人道是最容易成佛的,那为什么大家都去西方极乐世界而非转世为人呢? 宏海法师:这个问题也很重要。 就是为什么既然经典里边讲的,人道容易成佛,可以这么说。 但是大家要知道,凡事有大利,一定有大弊。 为什么这么说呢? 人道最容易成佛,是的。 因为你生为人,你造业呀,以人为核心。 造的恶业了,是往下堕。 造善业多了,是往上升。 那么你不要忘了,人道虽然最容易成佛。 可是人道也最容易打失。 就是你得了人身以后,一不小心就下堕三恶道。 一不小心你又升到天上去了。 这种可能性都有。 可是这种可能性都会障道。 为什么呢? 假如你造的善业太多了,痴福来了,你升到天道去享福,你不想修行。 假如你造的恶业太多了,下堕到三恶道受苦,你无暇顾及来修行。 所以恰恰就是因为人道是这样的情形,他有大利同时也有大弊。 为了只体现人的利而避免了人的弊,所以才劝人赶紧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是以人道的水准来进行修佛道。 所以说往生以后,只有人的优势而没有人的缺点,岂不是更加保险。 从这个知见来讲,大家千万不要错认了,好像当人就已经了不得了。 当人太可怕,不确定性太多了。 你赶紧还是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问题19:师父,还有一个问题是网友与咱们互动的实时提问。 他说,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呢,咱们是莲花化身,那这个莲花化生他是意生身吗? 还是,咱们这个身体有没有,有血有肉啊? 还是说只是一股状态意识的存在呢? 宏海法师:好。 你看这就是关于到我们的,通常的知见,一定是什么呢? 掰成两半的。 就是认为一旦要生,那么一定就是活灵活现,血淋淋的肉体之身。 那么要不生,好像又化为乌有。 所以大家要知道极乐世界的情形,要用专业的讲,就是真空妙有。 如果一定要直白的讲,他就是一种光和影的效果。 你说他没有,历历在目极其庄严殊胜。 你说他有吗? 他不像我们这儿真的有,你给他割一下他就疼,碰一下他就断,他没有这个。 所以他这种真空妙有,就在经典里面讲到静若无形,影畅表里,就这种逍遥。 那他这种化身,因为他属于化身出来的。 化身出来以后,再观照到极乐世界这种外在的清净,他不是一种意识的烦恼,而是智慧的观照。 而在这种智慧的观照之下呢,他并不是不拥有色法的庄严,他虽然拥有色法的庄严,并没有色法的执着。 虽然要听声音的美妙,他不会被声音所染,而听到的都是法音。 这就是极乐世界所化身出来的一系列,后续的待遇和修行效果。 差不多了时间。 好,各位网友今天非常高兴,其实呢上次跟我们结缘,是讲的观音菩萨的主题。 大家踊跃的提问我也非常欢喜的,算是一吐为快。 但是一直留了一个遗憾,虽然一吐为快,还不算是全盘托出。 因为其实观音菩萨,我们今天介绍他的本尊阿弥陀佛,他是不可以分的。 大家看到了阿弥陀佛的像中,一手捧着莲台,一手伸手接引。 观世音菩萨,其实就是阿弥陀佛最慈悲的手,长长的胳膊伸到娑婆世界的手。 有观音菩萨慈悲的寻声救苦,来济化我们在生的时候的这种苦楚。 那么完了以后,才有阿弥陀佛这个接引大愿,来彻底了结我们生死轮回中,无休止的这种烦恼。 所以一个是到前方阵地来安抚,把你的标先抚住,不要有太痛苦,至此你再不能够更加的增进。 一个是四十八愿到你生死之际,到你因缘成熟的时候,来接引往生西方,把你的本彻底给你挪掉。 所以大家有兴趣的呀,我觉得对于净土法门也罢,对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理解,我们一开始都说了。 其实这是最现实的,关系到我们现在生命走向,和我们生命质量的一个头等人类的问题。 也就是我们推开他那么多宗教化,那么多信仰无休止的劝导,就只是直白的来辩证思维一下世界的多样性,他一定是这样的。 那么既然我们娑婆世界,我常讲我们已经每天生活得这么真切,可问题是假如在他方世界里面,也有人来怀疑娑婆世界的真实存在,娑婆世界到底有还是没有,地球到底有还是没有呢? 我们看到地球的人,谁能说地球没有呢? 可是没有看到地球的人,他又认为地球到底有还是没有呢? 那么这个折射回来,西方极乐世界相对于我们来讲,同样如此。 是否我们应该进行一个最简单的考虑,就是既然有东那一定会有西,既然有染一定会有净。 既然有娑婆世界这么多人类种种的状态样式,那一定会有极乐世界,如经典里面形容的情形。 这是非常,可以说我们换一个词,就是极其科学,逻辑非常严谨,经过缜密思维而得出的结论,一定是真的。 但问题是他之间的跨越度太大。 我们开头就讲了见识上太狭小,井底之蛙。 另一个习以为常的经验证明,一定要看见才信,所以就导致我们,一直在这个上面,只能依附着宗教的情怀和纯真的信心。 为什么呢? 因为信心纯真了以后,用信心来沟通,能达到相互之间,能够跨越的目标。 你用理解来讲的话,我觉得可能遥遥无期。 为什么呢? 不是不能理解,而是我们现在人类的水准,够不到那个理解的多维空间。 所以很多时候,其实我们更多的去思维也罢,求证也罢,不断的辩论也罢。 但是大家要知道,一旦这样我们往往陷入到,逻辑的,无休止的,分别和言语概念中。 可是我们如果愿意用直觉的信仰,来体悟一下的话,你相信娑婆世界就是这样子的,极乐世界就是那样子的,你相信娑婆世界到极乐世界,很轻而易举的就可以跨越,还是这样子的,一直是这样子的。 所以我们有时候看待佛法也罢,看待净土也罢,阿弥陀佛也罢,多多凭一些直觉会出现更好的效果。 好,那今天我们回答就到这里。 祝大家六时吉祥,平安幸福,特别是能够了解一下净土法门和极乐世界。 祝福大家,阿弥陀佛! 发布时间:2018-04-26 19:33:1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4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