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仁清法师:文殊菩萨消业开智修持简轨 内容: 接下来是智慧文殊菩萨的修持,我们拿到资料了没有? 所有的这个传承修法,都可以加入我们的实修群。 实修群里面呢? 就是讲解一些,关于传承修法里面的,一些观想要点和疑难、疑问,因为有很多的方法法理是相通的,所以接任何一法的都可以进入实修群,以后有很多法要传出来,根据大家的祈请跟因缘的不同,将会有很多法传出来,不见得所有的人都接同样的法,不见得啊! 所以呢在这里我们今天下午讲解的内容可能会少一些,因为时间关系是这个意思啊。 主要在传法的过程当中简单讲解就可以了,讲解要点啊。 智慧文殊修持短规,先翻过来,看中间小字,中间小字看到啊,以上八句赞偈引自文殊赞,就是这个仪轨当中这个赞偈引自于文殊赞,看底下这个解释,乃印度五百大班智达,一夜之间受文殊菩萨加持,所作不谋而合之赞偈,这个能明白吗? 印度五百大班智达,印度那烂陀寺出了很多很多的高僧大德,其中有很多的班智达,班智达的意思是智者的意思,在古代智者他不是一种尊称而是一个职位,相当于我们现代说的格西,相当于我们民俗说的研究生啊博士后之类的,博士之类的他是一种职称。 印度的班智达往往有两大特点:上文中我们简单提到,第一方面法理三藏法理特别通达;第二呢就是他们的修证特别高深;其中古印度那烂陀的出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人,这个佛教史上印度史上包括我们有据可查的,你们有心的话可以查到很多,在这里不多讲了,就是大家知道就行了。 五百个大班智达有修有证的人智者。 有一天那烂陀寺的院长佛学院院长就说,他是受了文殊菩萨的加持。 就告诉大家说,有一个任务分给大家,你们回去都写一个赞颂,赞颂文殊菩萨,然后明天把你们这个赞颂交上来。 这五百个大班智达呢就回去禅修,写了个偈颂第二天交上来了,交上来以后一看内容全部一样。 所作不谋而合之赞偈 什么意思? 一夜之间五百人写了赞文殊菩萨的偈颂,交上来以后完全一样,什么意思? 这个缘起是那烂陀佛学院的院长,接受文殊菩萨的加持。 很多高僧大德弘法利众的缘起非常重要,他因为有这个念头所以就分派任务,你们大家回去写这个文殊菩萨赞颂,然后呢他们回去就写赞颂,写赞颂呢,他们的这个治学精神非常严谨,就是先要祈请做课、打坐、最后写出来。 写出来第二天交上来以后,五百个大班智达写的都是一样的。 所以说出来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文殊赞,我们这个仪轨当中的赞颂,就是来自于文殊赞,就这样啊,所以呢上午我们已经讲到传承的重要性和他的来历,在这里不多讲。 接下来我先给大家念诵传承,念诵完了我再简单一些要点给大家解释。 《智慧文殊修持简轨》一、皈依发心诸佛正法圣僧众 直至菩提我依 我所布施诸功德 为利众生愿成佛(三遍)二、生起本尊空中谛字所化现 自成尊者妙吉祥橘色韶华之少年 右手高举智慧剑左拈莲花承经卷 跏趺丝绸珍宝饰心月轮中谛字旁 咒幔周匝回旋绕放光感召佛菩萨 彼等悲智诸德能融入种字即成就 深广智慧齐开展三、持诵观想嗡阿(日阿)巴杂那谛,持诵,然后谛……, 诵无数次。 观想谛字平卧舌面上,由彼放光,凡诸口业之罪业与过失,悉无余净除。 四、赞偈妙慧遣除二障云 如日净妙极光明如实见尽一切义 故持经卷于心处任谁堕入轮回狱 无明黯钝为苦逼悲悯众生如独子 说法六十妙音具教诚雷震烦恼眠 演音解脱业力锁无明黯钝众苦苗 悉斩尽故举慧剑本净究竟证十地 功德圆成佛子身三十二相为庄严 除我心昧礼妙音(以上八句赞偈引自《文殊赞》,乃印度五百大班智达一夜之间文殊菩萨加持,所作不谋而合之赞偈)以尊具悲极智光 尽除我心愚痴暗通达经论之义理 祈赐智慧辩才相何时发心研经时 亦或思量造论诠怙主尊者妙音尊 但愿无碍得亲见五、回向(以此善根回向菩提)以此功德愿证佛自性 降伏烦恼怨敌之过患生老病死汹涌之波涛 愿渡众生解脱轮回海这就是个传承,这个皈依发心呢就不再解释了。 上午讲净土法的时候,原理是一致的。 这个念三遍,升起本尊呢,是【空中谛字所化现】空中谛字所化现。 这边有两种观修方法,第一种观修方法是你本人的前面的虚空当中,凭空出现了个谛字然后化现了个什么,这个谛字是什么呢? 是:嗡阿(日阿)巴杂那谛最后一个字是文殊菩萨的种子字文殊菩萨的种子字,有人念德,念个谛更正确。 那烂陀的传承是这样的。 空中就是这是一种观想方法,我是修法者,我的前面虚空当中,凭空出现了谛字,怎么样怎么样这是一种。 还有一种呢,是跟上午那个修法仪轨有相似之处了,我的身体化光没有了没有了,然后呢在什么也没有的虚空当中化现了这个谛字,这个谛字是自身,就像上午一样,这两种观想方法都是可以的,这两种观想方法都是可以的。 我们现在采用的是哪一种呢,空采用的就是空中,你面前的虚空,面前的虚空当中有一个谛字,这个谛字呢,就像我们看电视一样动画片里的特效,空中出现一个谛字,这个谛字变现了一尊’文殊菩萨是这样。 【自成尊者妙吉祥 橘色韶华之少年】,这个图片我们以后会在群里公开,【右手高举智慧剑】,就是文殊菩萨有好多形象。 但是呢主要他都是右手举着智慧剑,左手拿着经卷,他的颜色有所不同。 但是呢,右手高举着智慧剑,几乎是都有的。 【左拈莲花承经卷 跏趺丝绸珍宝饰 】,跏趺就是双盘打坐。 丝绸珍宝饰就是说的他穿戴非常的庄严,这个珍宝啊,在我们平常所接触的,比方说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这些佛像当中,很少有佛像戴珍宝的。 从佛教的戒律上来讲,出家人是不允许捉持生象金银珠宝的。 所以有很多佛像,从这个地方,衣服就是特别干净。 就是披着袈裟,托着个钵,或者拿着个锡杖,其它的什么也没有。 有的佛像呢,不管是坐着好,站着也好,他的穿戴都是非常庄严的,为什么? 不是佛菩萨贪恋世间的衣饰珍宝,而是绘画者,或者是观想者礼拜者,把这种佛陀的究竟的证量功德,以一种非常庄严的形式外表出来。 假如说你身边一个乞丐,穿的非常的肮脏,作为我们凡夫,分别心很重的凡夫来讲,没有人能对着乞丐生起信心来,生起恭敬心来,和虔诚心来。 只能是你对面,出现了一个非常庄严的一个像,而且他的打扮穿戴都是非常非常好的,我们才能对他生起一种恭敬心来,所以呢,就是我们观想的这些,就是穿着丝绸织服的珍宝严饰的这么一个菩萨像呢,实际上是我们心中对他的一种恭敬,和他们究竟证德的外相表现。 任何的究竟证德外相,都会表现出一种福报智慧和清净庄严之像。 这个大家我们一定要知道啊。 在这个文殊菩萨心月轮当中,就是在他心间啊有一个月轮,就像个月垫一样蒲团一样,白白的厚厚的清凉的,那么他的心间当中有一个月轮,这个月轮上有一个谛字在中间,谛字旁边一圈有咒幔在围绕,什么咒幔? 就是嗡阿(日阿)巴杂那谛,嗡阿(日阿)巴杂那谛 是他的心咒的咒幔,他的心咒的咒幔是在这个月轮上铺垫着,中间的谛字,可以观想站着,就是我们现在印的这个法本上,我们印的这个啊。 【咒幔周匝回旋绕】,我们需要观想啊,怎么观想? 这个谛字,包括谛字四周的这个周围的这个咒字咒幔放光,互相在映射,互相在映射,然后这个光无限的延长,延长到照射十法界,感召佛菩萨,感召佛菩萨,不管是在哪个佛国境界当中的佛菩萨,都被这个光所照射,无阻无碍没有距离感。 那么佛菩萨被他们照了之后呢? 本身佛菩萨都具光。 他的那个光又被这个光映射回来,映射回来是光,但是回来的是什么东西? 回来的是功德和智慧,能懂吗? 我被佛光普照了! 我被佛光普照了! 不要理解成被太阳照着了,被太阳照着晒晒太阳而已。 佛光真普照你,就等于说,通过光线赐给你了功德和智慧。 临命终的人为什么身体柔软? 他叫佛光普照! 身心悦愉,身心悦愉就是他的心意识是非常意乐的,非常喜悦的欢喜的舒服的,他的身体是柔软的。 所以大家可以想一下,当我们临走的时候,被两个灯泡照着是什么样? 被一个太阳加一个月亮照着是什么样? 那么由于我们虔诚和正念不失,被佛光照着什么样。 所以光从我们凡夫来讲,可能是没有差别的,太阳光也是光,灯光也是光,他是由光线组成的,分什么颜色等等。 但是佛光的真实的体性是什么? 他的本质是什么? 佛诸佛证境当中的功德和智慧。 他以光的形式赐予我们,这个能知道吗? 很重要,同样是观想光,你明白这个你得到功德和智慧,你不明白这个,你可能觉得身上暖洋洋的,被太阳一照暖洋洋的那种感觉,这个一定要知道。 文殊菩萨心间月轮垫上那个谛字和谛字四周的咒幔放光互相映射旋转围绕,然后整个光扩大以后充满十法界,所有一切佛菩萨,不管他在哪个佛度当中,佛国当中的佛菩萨,都被这个光照到了。 同时感应到他本身的光再映射回来,映射回来回来的是光,但是体性是功德、智慧、悲愿。 这个用一个世间的话说,我们有时候说这是什么啊? 耳环,你这个是什么啊? 戒指,对不对,如果你带着你那朋友去金店,你会说来来条项链、来个耳环、来个戒指,大一点的,让她出门双手抱着的那种沉的啊。 一到了金店我们说的是形状,没说他的质地,但是所有的形状同一个特点金子,懂不懂? 所以诸佛他果地上的那种证德,他可以以任何形式所表现。 我们这个修法仪轨要求的是光,放光放光,光在这里就代表诸佛的证德。 【彼等悲智诸德能】包括他的神通道力和广度众生的那种愿力等等都回来了,回来以后融入种子字,融入到你这个谛字里面,因为我们观想是以谛字为中心放光射出去的,然后十方诸佛国的一切证德功德都回来了,又融入到这个谛字当中,就成就了,这个成就是什么呢? 真的融入了他就是了,然后呢你自己的一切的愿力,一切的修证最终都会圆满的。 【深广智慧齐开展】深广智慧,深广二字,代表了诸佛菩萨的果地上的一种证德齐开展,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是观想诵咒了,边这样观想边诵咒,边诵咒边观想 ,边诵着咒边观想谛字放光,如果我们观想能力达不到的话,你仅仅是观想谛字,谛字放光,这个谛字呢是在你想的那个文殊菩萨的心间月轮上中间立着,那个谛字放光,他本身周边还有很多咒啊很多字啊,你观想不清楚的话,你知道就可以了,慢慢从简单做起,谛字放光,放光映射诸佛菩萨,诸佛菩萨放光反回来,把所有的证德都融入到文殊菩萨心间的谛字上面,这个谛字更坚实功德更大。 【深广智慧齐开展】这个时候你就开始念咒语,边念边想边念边想边念边想,如果你的观想力到了,就是念一句每一个字当中,你就可以观想放光一次,如果你观想能力不到,念一句可以观想一次,如果随着你的功夫的提高,你再念这一句一句的过程当中是无数次无数次在观照,在含摄这样。 嗡阿(日阿)巴杂那谛·····谛·····谛·····这是个方法,在这里可以无数遍的念无数遍的念。 也可以:嗡阿(日阿)巴杂那谛 谛······谛·······一口气念完了,再嗡阿(日阿)巴杂那谛······谛······谛·······。 谛字是不计次数的,你不要问我这个嗡阿(日阿)巴杂那谛后边念几句啊几遍啊? 没有遍数越多越好,就是每个谛字每一个谛的单个字,你都想像是一遍咒语的重复。 这样想的话,你的智慧开显的更厉害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每一个谛字,就每一次的放光含摄,放光含摄,放光含摄,十方诸佛菩萨的功德就都回来了。 你看下边有个解释,观想谛字平卧舌面上,有彼放光,凡诸口业之罪业与过失,悉无余净除,我们刚才观想你的对面,文殊菩萨的心间月轮上的谛字,如果你想清净你的身口意 三业,咱以口业为例,如果你想清净你的口业,在刚才那观想的基础上,你自己的舌面上平躺了一个谛字,你的舌头上放着一个谛字,这个谛字是白色的、通明的、清凉的、清净的,他不是一个字他是一个字型的白色光体。 这个能听懂吗? 再持续念嗡阿(日阿)巴杂那谛的时候,观想你舌面上的这个 谛字也在放光,跟你观想的谛字融合在一起,跟十方诸佛菩萨的谛字融合在一起,边想边念,边念边想,而且是你想消除口业,你口里的这个谛字放光的时候,带出去了很多很多黑的东西,这很多黑的东西,是你无始劫以来造的口业,无始劫以来造的口业,然后含摄回来的光,再照着你舌头上的谛字清净了清净了······。 带出去是黑的,回来是亮的。 带出去是黑的,回来是亮的。 所以文殊菩萨开智慧怎样才能开智慧,他有窍诀。 这个方面他有消业的极大的力用,消业的极大的力用这是以口业为例啊。 刚才那个是总体的观想,文殊菩萨已经在我们前上方向了,就那样观想。 你想消除你的口业,加上一个舌面上平铺着一个 谛字型的光体,这个光体是透亮的、清净的、无垢的,他也放光放出去带出去黑的,收回来的那一些全是白的,清的亮的。 那一些是啥呢,诸佛的证德,带出去那黑东西实际是你的口业无始劫以来的口业。 所以这不两个方法了吗? 你看起来一张纸很简单,这不两个方法了吗? 而且你可以一直念啊,念七天都可以,安排好你的家人送饭是不是? 你看虚云老和尚一打坐半月才出定,你也可以啊,完全可以啊,嗡阿(日阿)巴杂那谛······谛·······谛······。 你得观想他的光的放射和震动,当然这取决于你的证量,取决于你的证量,证量高的人随着你自己的心念,就改变很多东西。 当心跟空性融为一体的时候,心和外境也是无二无别的。 那时候外境的转变就是你心的转变,那叫心能易物变易的易,心能改变外境,因为外境本来也是心塑造的,就这么简单,这个能知道吧,到这里有没有问题? 有没有疑问? 这是以消口业为例。 还有消意业,那么消意业呢,就把这个谛字观想在你的心间,往外放光道理一样。 还有消身业,消身业呢,你可以认为,你的身体就是整个的谛字往外放光,这样观想。 每个人修法修同样的法,得到的利益可能不太一样,取决于他的智慧。 这个能知道吗? 如果你念了一段时间以后想往下进行了。 那么接下来就是一个赞颂,这个赞颂【妙慧遣除二障云】妙慧这是在文殊菩萨修法当中所特别提出来的,因为文殊菩萨是所有的佛教经典和高僧大德所公认的。 智慧第一的一个菩萨,并不是文殊菩萨只有智慧没有悲愿,是因为他表现的智慧第一。 那么文殊菩萨过去世,曾经当过七尊佛的老师。 就是他引导了七个修行者成了佛,其中有 释迦牟尼佛,所以经典上有文殊菩萨又是佛的老师,又是佛的妈妈,又是佛的孩子,你看这个妈妈不是真的妈妈,是佛母,佛母是什么意思? 是成佛的本源,成佛的本源是什么? 所以必须要讲,不讲的话,佛的老师好理解,文殊菩萨过去曾经当过佛的老师,曾经当过释迦牟尼佛的老师,引导佛陀成佛。 文殊菩萨的智慧,佛教当中讲的真实的智慧究竟智慧是什么东西? 是空性所以叫般若智慧般若智慧,般若经有的翻译成般若佛母经,一切万法都是从空性当中生发,空被称为母亲,所以文殊菩萨的智慧第一,所以呢文殊菩萨又被诸佛称为母,因为文殊菩萨他代表了最究竟的空性,文殊菩萨又是佛的孩子,因为这一世当中他显现的是上首弟子、法王子。 所以文殊菩萨的功德非常不可思议啊! 【妙慧遣除二障云】这个二障上午我们讲到了,烦恼障和所知障这个容易理解啊。 【如日净妙极光明、如实见尽一切义】这个一切义有两段,一切义有两段,哪两段呢? 一个是如所有智一个尽所有智,如所有智如来的如,如果的如,如所有智是指的万法皆空空性,如所有智。 再一个呢是尽所有智。 【如实见尽一切义】是指的证得的两种智慧,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如所有智是指的万法皆空,万法皆空,一切法都空都具空性,这个功德证得了,这个智慧开显了,这叫如所有智。 尽所有智是什么呢? 一切法的事相了了分明,了了分明毫无障碍,而且他事相的因缘统统知道,经上讲到释迦牟尼佛能够如是尽知一切蝴蝶后背上的哪一个斑点怎么来的他都知道。 万法因缘而生,一切事相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蝴蝶背部不同的花纹不同的斑点,正是因为他过去造了不同的因,不同的缘和合而显现不同的标志,那么就是这样,这么微小的事相释迦如来了了分明。 知道吗? 当我们证得见一切义智的时候,就是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的时候,就等于说我们证得佛果了,就这么简单。 由于这种表法和他这种功德,从外相上示现。 【故持经卷于心处】持经卷于心处,我们看到文殊菩萨的经卷不是在心处,他是在这儿,一个莲花托着,也可以观想用手托着都是可以的。 经卷,【任谁堕入轮回狱、无明黯钝为苦逼、悲悯众生如独子、说法六十妙音具】,不管是谁在轮回过程当中受苦,无明黯钝所缠缚。 那个由于文殊菩萨的悲悯众生,就像看着众生是他的独子一样。 在过去独子啊特别视如掌上明珠。 我们现在由于生育政策,而且这些年啊社会的交流啊,朋友圈的发达啊。 作为自己呢一个孩子感觉不到贵重了啊,感觉不到特殊的那种亲情了。 在古代如果是只生一个孩子,哦! 那就厉害了全家为他服务。 虽然现在只生一个孩子全家也为他服务,但是心情完全不一样完全是不一样的。 所以佛菩萨看待众生呢悲悯众生,如看待他自己的独子一样。 说法六十妙音具就是文殊菩萨说法呀,由不同其他菩萨的六十种功德特殊的功德。 这个在经上有讲。 教诚雷震烦恼眠教诚雷震是说的正法,摧毁的烦恼让烦恼眠眠是熄灭的意思。 【演音解脱业力锁】演音还是弘法,弘法他解脱的是众生的业力之锁,烦恼的缠缚三界的轮回的缠缚解除了。 【无明黯钝众苦苗】这是讲的轮回的因,苦啊苦苗助长的因。 【悉斩尽故举慧剑】所以呢他的形象啊右手举着宝剑举着慧剑。 【本净究竟证十地】本净是指的佛性,佛性是究竟清净的。 证十地上午我们也讲到了,证得十地的最后那一刹那,就是佛果啊。 【功德圆成佛子身、三十二相为庄严、 除我心昧礼妙音】文殊菩萨既然有这么大的功德,这么大的作用这么悲悯,那么我通过修持的过程当中,我要顶礼赞颂就是这个意思,底下也是。 【以尊具悲极智光、尽除我心愚痴暗】文殊菩萨在很多地方表现就是智慧第一。 【通达经论之义理、祈赐智慧辩才相】古代很多高僧大德,离不开文殊菩萨的修持,通过修持文殊菩萨呢? 智慧开显辩才无碍,所以他们肩负着荷担如来家业弘传佛法的重任。 底下【何时发心研经时】这个呢不光是出家的,在家的也是这样。 你研读经典了,像这个是说的什么呀,那肯定要真实的知道如来含义的话,那还是要祈请一下文殊菩萨。 【亦或思量造论诠】亦或思量造论诠或者是我们研读论典,或者是作为法师来讲,造论典很多古代的高僧大德,他研习经书以后有了一些新的体会,想弘法度众他就造论,是不容易的,相当的不容易,甚至是一个字一个字都有非常深奥的原理。 【怙主尊者妙音尊】妙音妙吉祥文殊菩萨呀,他是我们众生的怙主。 【但愿无碍得亲见】亲见文殊菩萨形象,这是从字意上讲,亲见文殊菩萨的证德就是跟他无二无别吗,这是甚深的含义。 接下来是一个回向:以此功德愿证佛自性,降伏烦恼怨敌之过患,生老病死汹涌之波涛,愿渡众生解脱轮回海。 好这个仪轨就讲圆满了。 阿弥陀佛! 发布时间:2018-04-26 19:32:0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4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