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索达吉堪布开示:拥有暇满人身,是具有大福报之人 内容: 小寒时节,正值三九隆冬之际。 俗话说“三九出门冰上走”。 小寒的到来,也意味着一年最冷的开始。 民间有“三九养一冬”之说。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2条索达吉堪布的“养生”教言。 1. 保暖学院下雪了,温度一下子陡然直降,屋外滴水成冰。 听说近来寒潮席卷各地,大家也要注意防寒保暖。 当然,除了身体的保暖,如今在浊世修行,违缘磨难此起彼伏,内心也倍感寒冷,故大家心里也要穿上正法的“保暖衣”啊! 索达吉堪布微博 2010. 12. 152 . 饮食现在很多人喜欢吃夜宵,但从医学角度看,人睡着以后,除了心脏要跳动、肺要呼吸外,胃等器官基本停止工作,这样睡前吃的东西一晚上就搁在那儿,消化不了,第二天会口臭。 所以,严格的佛教戒律规定,晚上不能吃东西,当然,如果做不到,少吃一点,也不失为养生之道。 总之,对于吃这件事,我觉得越简单越好,简单就是养生。 敬摘录《漫谈弟子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可以利用它精进修行。 同时我们要了知:轮回中,可以再次投为人身的概率微乎其微。 人身难得 · 犹如海面木轭孔值遇盲龟颈索达吉堪布 宣讲1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漂浮的木轭孔与海底盲龟之颈,它们相遇极为困难,而得到人身与此相比,更是难上加难。 具体而言,假设整个三千界变成一大海洋,海面上有一连接耕牛角用的木材,通称为木轭,在它上面有一孔隙。 木轭随着波浪,刹那不停地四处飘荡。 而在海底有只盲龟,每一百年升到海面上一次。 可想而知,这两者相遇必然十分困难,因为无心的木轭没有寻找盲龟的念头,盲龟也不具备能看见木轭的眼睛。 (即使盲龟有能见之眼、木轭有寻找之心,在整片汪洋大海里,盲龟颈和木轭孔也很难相遇。 )这不过是一种假设,以此说明人身难得。 2假如真有一只盲龟和木轭孔,二者相遇虽极其困难,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它们相遇,就算用因明三相推理,也举不出充分理由证明其永远无法碰到。 当然,假如木轭静止于一处,有可能与龟颈相遇,然而它却一刹那也不停留;同样,假设盲龟经常游在海面,也有与木轭相遇的可能,但它每百年才浮出海面一次,所以这两者相遇相当困难。 可是凭着偶尔的机缘,盲龟颈也可能正好钻入木轭孔内,而获得暇满人身比这更为困难。 大家不要认为这是一个神话,或者只是一种说法,而要用心去体会其中含义。 对有缘者而言,佛经的这个比喻非常好,如果你到了大海边,应以此观想人身极为难得。 当然,倘若你成天只是造恶业,什么佛法都不学,这个人身也不一定难得,就像米拉日巴对猎人衮波多吉所言:“本来佛说暇满人身珍贵难得,但看见像你这样的人,便会觉得人身没什么好珍贵的。 ”因此,造恶业的人身并不难得,而造善业的人身,才极为难得。 尤其是通过此处的比喻,要明白从恶趣中获得人身特别不容易。 3如果相续中有人身难得作动力,就什么事情都好办。 但如果没有人身难得的理念,你就会觉得做生意很重要、赚钱很重要、睡懒觉很重要。 我以前住院时,认识一个医生,她每天早上坐两三个小时的车上班。 我问她:“你不累吗? 路途那么远,早上两三个小时,晚上回去也两三个小时,但你每天都来得那么准时。 ”她回答说:“哎,虽然累一点,但还是能克服。 现在工作不好找,我这个工作太难得了,再怎么累也不能放弃。 只要早点起来就没事了,我每天在路边买一个馒头,边吃边坐车,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我们对自己这个人身,也能像她对待工作那样觉得很难得,早上肯定起得来,对忙碌的世间琐事也不会感兴趣,有了这样的动力,修什么法都没有问题。 反之,假如你觉得人身并不难得,尽管法师说了、佛经里讲了,但你仍睡得特别香,日上三竿才爬起来,而且天天以工作忙为借口,把修行一直往后推,觉得自己的事业很重要,而人身修行不值一提。 这种价值观就完全颠倒了,在此理念的推动下,你短暂的人生中,肯定不会好好修行。 以前是忙忙碌碌的,以后也是“忙盲茫”,此外不会有“明明明”。 4依据经中的人身难得之义,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曾对乐行王教诫道:“大海漂浮木轭孔,与龟相遇极难得,旁生转人较此难,故王修法具实义。 ”意即在大海里漂浮的木轭之孔,与盲龟相遇极为困难,而旁生为主的三恶趣众生,转为人身较此更难,所以国王你应修持正法,令此人身具有实义。 寂天论师在《入行论》中亦云:“人身极难得,如海中盲龟,颈入木轭孔。 ”还有《正法念处经》中说:“人身难得,如海中龟值浮木孔。 ”盲龟值木的比喻在诸多经论中都用过,故有相当甚深的意义。 大家今后见到大海、见到乌龟、见到木轭,应该想起这个比喻,经常思维人身如何难得。 不过现在的很多人,因为没有修行,只是把这当成一个神话,好像与自己无关。 其实对我们来讲,这是最有关系的,每个人对此应该有一种感觉。 然而没有修行过的人,文字就是文字,自己就是自己,文字的内容在自相续中无法显现,即使偶尔显现,也不可能长久留存。 只有修行好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人身多难得,于是在有生之年不愿意空耗,把一切时间、精力全部用于对来世有益的修行上。 所以,大家要观察自己这颗心,假如有了人身难得的概念,那寿命无常等引导也很容易修;可是若认为人身没有什么难得,那你修行肯定不好。 暇满人身是累劫集积福慧资粮的果报暇满人身,并不是平白无故或偶尔侥幸获得的,而是多生累劫中积集福慧二资的果报。 正如《前行备忘录》所说:“要得到闲暇,需要守护清净戒律;要得到圆满,必须大量累积布施等福善。 为了获得暇满人身,还要以清净的发愿来衔接……”佛经中讲过四种难得——1. 人身难得、2. 佛法难遇、3. 正法难生信、4. 菩提心难发,而我们如今四者已一一具足,这完全是往昔积累过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即生中才有如此殊胜的因缘。 有些人赚到很多钱,就觉得福报真大,其实钱即使赚得再多,也只能得一些暂时利益,不像获得人身一样,能够解决生生世世的大事。 所以,大家对此应当再三思维,这就是修行人身难得。 所谓修行,不一定非要闭着眼修出什么,也不一定要看到明点,若对此道理反反复复观察,最后不是假装的、也不是改造的,而是自然生起“修学佛法的人身来之不易”的定解,并对自己得到人身感到庆幸,这说明你对人身难得有所感悟。 这种修行其实没什么不会的,有些道友说:“我早上起来观半天,不知道业力深重还是什么,一直观不出来,非常痛苦,只好又睡下去。 ”其实你再怎么笨、分别念再怎么涌现,对此道理也可以反反复复读、反反复复思维,这没什么不懂的。 大智者称幢说:“得暇满人身,非由力强得,乃是积福果。 ”我们能获得远离八无暇、具足十圆满的人身,并不是因为自己力量强大,也不是因为有地位、有钱财、有名声,(不像世间有些领导一样,官位是用钱买的、凭关系得的,)而唯一是因为往昔多劫中积累过福报、做过善事。 你们不要认为自己能够出家纯属巧合,是偶尔对家庭产生了出离心,实际上它有非常奇妙的因果。 很多人喜欢说“命中注定”、“命运不可改”,其实若以《俱舍论》和因明的观点来解释,你不得不承认前因后果,如果懂得了深奥的因果,就会明白一啄一饮莫非前定,现在的一切皆有因有果。 明白这个道理后,只要是有智慧的人,对未来漫长的生死问题必然会考虑,如此一来,就不得不关心人身的价值,不可能将其随意空耗。 发布时间:2018-01-05 20:56:21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