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扎西持林:如何顶礼才能得到加持和福报 内容: “五体投地的顶礼,一方面表示你决心放下傲慢和成见,把自己摆在最低的位置,坦然接受一切,不再担心摔跤和失去,另一方面也能积累巨大的福德资粮。 ”——希阿荣博堪布《次第花开》(2017新版)顶礼作为佛教重要的修行方式之一,我们从积资粮和断烦恼两个方面了解它所具有的功德。 《佛说业报差别经》中讲到,如果众生恭敬顶礼佛像、佛塔、佛陀精舍、寺院等,会具有十种功德:“一者得妙色好声”,即获得殊妙的容色和声音。 “二者有所发言人皆信伏”,即所出之言,人皆信受。 “三者处众无畏”,即处于众人之中,无所畏惧。 “四者天人爱护”,即得到护法天神的爱敬护佑。 “五者具足威势”,即具足世间种种庄严威德。 “六者威势众生。 皆来亲附”,即具有威势的众生会前来亲近。 “七者常得亲近诸佛菩萨”。 “八者具大福报”,世间福报非常超胜。 “九者命终生天”。 “十者速证涅槃”。 除此以外,《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也提到了顶礼的两大功德:从暂时的角度讲,顶礼可获得无量转轮王位。 从究竟的角度讲,顶礼是佛陀三十二相的正因。 由此可见,虔诚顶礼不仅是获得世间福报之因,也是迅速成就佛果的正因。 所以,不论从希求世间福报的角度,还是希求解脱的角度,我们都应慎重恭敬地以极大的欢喜之心进行顶礼。 以前有位法达法师,前去拜见六祖慧能大师。 他向慧能大师顶礼时,头不触地,慧能大师便问道:“既然顶礼,却头不触地,不如不顶礼。 你心中必有一物。 ”法达法师说他七岁出家,常读诵《法华经》,至今已诵3000部。 六祖大师当时便赐给他一个偈子:“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慧能大师将傲慢心形象地比喻成高举的“胜幢”,而顶礼就是在重点对治五毒烦恼(贪、嗔、痴、慢、疑)之傲慢。 傲慢很难被我们发现,且发现之后很难对治。 广义的傲慢涵盖对上等者的嫉妒,对中等者的攀比,以及对下等者的高傲。 如果以如理如法的方式观察自心,我们就会发现自己一天中会生起很多傲慢。 傲慢是一种非常折损福报的烦恼过患,比如同一小区邻居家的车不如自己,就会看不起人家;车比自己好,就会说嫉妒语,这些都是傲慢。 从世间角度讲,大家可能会认为这些起心动念很正常,但从修行的角度讲,这些是我们应努力对治的烦恼。 常有人抱怨:自己长得不漂亮、不威严,说话没人听……这些世间中的不顺遂,都是由于不断积累的傲慢在现世中成熟后造成的。 为什么顶礼可以对治傲慢? 想一想,当我们五体投地地顶礼三宝时,如果自相续傲慢炽盛,我们是很难屈下身子跪拜的。 其实顶礼时,身体如理如法地跪拜,以头触地,正是我们逐步调伏傲慢,获得安乐自在的过程。 有人说:“我只要嫉妒,就会快乐。 ”恰恰相反,嫉妒不仅不会让人快乐,还会损毁我们平和的心境。 当我们开心时,丝毫的嫉妒之火,即可把安乐的状态烧得灰飞烟灭,而强烈的攀比心、傲慢心更会减损安乐的状态。 希求安乐,一方面要积聚安乐的因,另一方面要遣除减损安乐的烦恼,因此我们需要通过顶礼来逐步对治傲慢。 如理如法的顶礼是“五体投地”。 五体投地不仅指身体的五个部位——额头、两手掌、两膝接触地面,还表示通过顶礼佛陀的身、语、意、功德、事业,获得五种相应的加持,从而清净自己的贪、慎、痴、慢、疑五毒烦恼及其造作的恶业。 身体的这五个部位要接触地面,不能悬在空中。 尤其是额头,如果只是在空中点三下,是不圆满的。 起身时,腰应挺直,身体站立,双手合掌。 另外,我们还应避免以下两种顶礼方式:第一种,我慢礼,指内心没有恭敬,充满傲慢的顶礼。 其实只要想一下山河大地的变迁,沧海桑田,而自己这样一个无明众生还在轮回里不断流转,即可摧毁相续中的傲慢。 如果拥有一点世间的福报,要懂得感恩和珍惜,千万不要以傲慢心对待,不然会减损,甚至耗尽福报。 有些人见到佛像或具德上师,不愿顶礼。 他认为:“佛和上师是人,我也是人,我为什么要向他顶礼? ”这样想是因为他不了解三宝功德的缘故,因此要多管齐下地对治相续中的傲慢,遣除这种我慢礼。 第二种,唱和礼,指身体不端正,口头虽在念诵,却没有如理观想,且不具信心地附和式顶礼。 尤其众多道友一起拜忏时,虽然身体在跟着礼拜,嘴巴在跟着念诵,内心却很嘈杂,没有随文入观。 如果有机会参加共修,功德非常大,一定不要滥竽充数,要珍惜这样的机会,如理如法地顶礼、念诵、作意。 参加法会或平时早晚课时,亦是如此。 顶礼的数目不在多,重要的是每次礼拜都能做到正规、如法、准确。 这样,我们每如理如法地顶礼一次,就能相应地对治一分傲慢,获得一分加持和福报。 印光大师说:“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恭敬增上一分,福报增上一分,业消一分;恭敬增上十分,福报增上十分,业消十分。 由此可见,我们在顶礼时还要从调整自心着手。 发布时间:2018-01-04 15:04:0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