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圣严法师《理直气「和」》 内容: 有近来发生许多的社会事件,都是由于当事人的情绪失控,而铸成了大错,令人感到相当惋惜。 其实每个人都会‘生气’,但表现方式不同,有些人生气时闷闷不乐,有些人变得脾气暴躁,也有人选择诉之以暴力,结果是自害害人,也造成了社会的不安。 ‘生气’真的很不好。 从身体来看,因为不如意而生气,血液会很快的往脑部冲,危害健康,由于情绪失控,于是非理性的言语、粗暴的肢体动作就会出现,结果伤了人,更伤了自己。 因此‘气’还是少生为妙。 古人说:‘和气生财’,这里的‘财’,除了物质上的财产,尚有精神上的财产。 很多人因为常常生气、情绪失控,不仅赔上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损失更多。 所以要随时保持‘理直气和’的习惯,不要相信俗话说的‘理直气壮’,否则就会有生不完的气了。 只要是人,都难免会生气,以我个人为例,当我遇到弟子做错事,或见到他人犯了很严重的错误时,也会有生气的感觉出现,但我不会生气到让自己痛苦,更不会让对方感受到我的情绪失控。 想要情绪拿捏得恰到好处,这便需要用智慧来化解,用修养来消融。 一旦生气而控制不住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我的建议是,如果在生气前已经感觉有预兆时,佛教徒的做法是口中多念‘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来寻求心情的平静;若是非佛教徒或一般人,可以调节自己的呼吸来缓和情绪。 如果是突然控制不住而生了气、动了怒,最好能马上想到和自己有冲突的对方,一定也有他的原因,转而以慈悲心看待他,向他说对不起,不论对方是妻子、丈夫、孩子、朋友、工作伙伴等,都应该如此。 曾经有一个例子,有位妈妈心情不好,又听到自己的孩子不停地叫‘妈妈’,使得她心情更烦,就打了孩子一巴掌,当孩子难过得正要哭的时候,妈妈突然觉得自己不对,马上向孩子说:‘对不起! 刚刚妈妈情绪失控,不是故意的。 ’这个孩子也很有趣地回答说:‘那以后可以打轻一点嘛! ’可见得自觉性的自制,能够适时化解冲突和对立。 试想,如果这位妈妈没有向小孩道歉的话,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会造成多大的创伤,可能一辈子都不容易平抚。 面对生气,要学会‘反观自照’,也就是照一照自己的心念,问一问自己为什么要生气? 一旦常常照这面反省的镜子,就会发现,根本是可以不用生气的。 很多人把小事当大事,其实,天下根本没有事--没有大事,没有小事,更没有需要生气的事。 发布时间:2014-02-16 07:11:05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4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