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快乐,从成为辅导员开始 内容: 不知不觉,成为实习辅导员已经八个多月了。 在这过程中,我体会过战战兢兢,感受过压力,但更多的还是享受快乐。 早就想写下这篇札记,将这份快乐分享传递,也希望更多的同修可以大胆走上辅助员、辅导员的义工岗位。 找到定位的快乐在我的最初印象里,书院辅导员大多是一副严肃、稳重的样子,我觉得辅导员工作压力大、花费时间多,且要具备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人望而却步。 因为有设定,以及对辅导员错误定位,我一开始感觉压力山大。 记得开班仪式,班级有位年长的师兄私下问我:你们有读《金刚经》吗? 你们有读《六祖坛经》吗? 你们有读《楞严经》吗? 这让我一下子有些不知所措,因为我们都还没读。 搪塞过去后,心里很是压力。 在第一次见面会上,一位师兄分享时提到了“参话头”,我从未听过,一边百度一边暗自思忖:“这个班的师兄修得深,以后怎么带啊? ”整个见面会,我都处于战战兢兢和自我怀疑中。 直到支持辅导员慧晖师兄宣导说,辅导员义工的定位是“按模式陪伴大家修学”,我一下子豁然开朗:三级修学模式设置的是一套完整、有次第的修学模式,而辅导员义工只是陪伴者和服务者。 这个明确的定位让我打消了顾虑,感受到了卸下包袱后轻松的快乐。 集体议事的快乐前三个月,有辅导员团队支援我。 她们是清净的慧晖师兄,质直的福梅师兄和细心体贴的善惠师兄。 团队的默契配合,为我的辅导员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开班后第一次见面会,我们如约坐上了最早一趟动车前往班级共修现场。 因为前期微信群里的互动,一路上几个人谈笑着,我觉得亲切而温暖。 见面会现场,我们几位义工各司其职,互相补位,在充分信任和沟通的基础上,法喜满满完成流程,并充分熟悉了班级每位师兄。 随后的三个月里,大家一起线上参加班级共修,认真听师兄们的主持和分享,并在微信群里交流体会,或是赞叹法义的运用,或是临时调整讨论题目,陪伴修学让我们充满法喜。 团队的集体议事,让每一个决定都充满慈悲和智慧。 开班后第二个周,班级那位“参话头”的师兄突然提出要退学,而这时正好有一位师兄申请入班,我有些犹豫,既想挽留老师兄又不忍心拒绝新师兄。 于是在微信群里开个小会,征求意见,经过讨论和商量,大家一致认为申请退学的这位师兄思维方式不同,调整还需要过程,决定尊重她的意愿,并同意新学员进班。 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后来入班的师兄不仅修学认真,还成为了传灯义工。 自利利他的快乐因为工作需要,我常常出差,但这并不影响我陪伴大家修学,动车上、飞机场,只要有网络,都可以和班级师兄们一起共修。 重温法义的同时,也让自己进一步提升了觉知力,将心行调整到位,渐渐成为生命的主人。 而更令人欣喜的还是,我看到师兄们通过修学越来越自在,大家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次真诚的分享都深深感染着我。 记得学到《佛教的财富观》时,师兄们都谈到了自己的观点,有的师兄还坦诚分享自己的理财问题,比如为借出去的钱拿不回来而烦恼,因为对金钱的贪著而痛苦,不知如何理财等等。 通过理解、接受、运用法义,获得正见的同时,师兄们也开始尝试用四分法分配财富,看着大家放下苦恼,我感受到快乐。 有位师兄叫丢丢,开班时,我看她小姑娘一个,当时内心就在赞叹:这么小就能接触佛法,有福报。 听分享时发现,她的逻辑很清晰,是个年轻的妈妈,因为带小朋友有些焦虑,是无神论的倾向者。 得知她从事过新闻工作,逮住机会让她总结共修,也因此开启了我们的共修总结模式。 把口语的分享整理成文字,精简也更有深度,对师兄们复习法义帮助很大。 看着参与共修总结的师兄越来越多,总结速度越来越快、质量越来越高,我也颇有成就感。 通过一段时间的修学,我们也感受到丢丢师兄的变化:放下了对孩子的粘著,鼓励堂弟去西园寺参加静修营,陪伴家人参加读书会,带着妈妈参加皈依法会,引导家庭聚会吃素等。 看到她洋溢着自在的快乐,我也快乐着她的快乐。 打开心量的快乐修学三个月后,开始和班级师兄举办读书会。 我们最远的读书会,是在距离市区30公里的镇上的一座偏僻寺院。 得知这些情况后,我不大认同,觉得去和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分享佛法,有些浪费时间、效率太低了,可无奈师兄们又答应了当地寺院的师父。 举棋不定时,我们召开了一次班委会,我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没想到班委师兄却一致坚持“答应了师父就一定要去”。 虽然帮我下了决心,但心里依旧不是很愿意。 10月7日,在寺院的那场读书会,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那天读书会的主题是“正信与迷信”,有33人参加,大多是当地的村民,还有几位老师,我颇感意外。 读书会上,看到大家讨论热烈,分享真诚,我突然意识到,我们一直努力经营着都市道场,却忽略了在偏远的农村也有很多人渴望着法雨甘露。 虽然条件简陋,但读书会办得很圆满,寺院的师父对三级修学模式十分认。 不论是义工师兄,还是来参加读书会的朋友都说收获良多。 做事是最好的修行,这个小镇虽然短时间内没有任何改变,但将来可能会因为这场读书会的因缘而成为一个菩提家园。 而我一开始以为的进取,却只是凡夫的贪念,贪著效率,贪著结果。 当我调整好心态去做的时候发现,结果已不那么重要,我感受到了打开心量后的快乐。 这八个多月,我看到班级师兄于法受益后的改变,看到参加读书会的朋友们渴求佛法的眼神,看到众生都在低级轮回中而不自知。 我深刻感受到,我们要做的事还很多,一辈子也做不完。 我们更应该精进不疲,发菩提心,“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发布时间:2017-12-19 19:20:3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4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