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扎西持林:你知道“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背后的原理吗? 内容: 如果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便会发现其实自己对“有求必应”的态度很矛盾:一方面,我们希望在佛菩萨面前许下的愿望能够实现;另一方面,我们又怀疑这样是否有些“迷信”。 生活中,我们会跟“运气”分不开。 比较“好”的状态是想什么来什么,“不好”的状态是喝凉水都会塞牙。 那么“运气好”和“倒霉了”是偶然发生,还是命中注定的? 常有人说“我要求智慧”“我要求长寿”等。 那在“求”与“应”之间,到底是什么在发生作用? 佛法确实包括增上福报、消灾延寿和增长智慧的方法。 说“佛法、佛菩萨帮助我们有求必应”,也可以解释得通,但更进一步来讲,帮助我们的其实还是自己。 很多道友是通过《了凡四训》一书趋入佛门的。 袁了凡先生通过一系列断恶行善的方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佛教并非宿命论,也非因果惩罚论,这些都是世间对佛法的误解。 相反,佛教所阐释的是“命自我立”的道理。 “有求必应”背后必有“我”这一主观的人在起作用。 其实在“求”与“应”间起作用的,无非是两个方面:资粮和障碍。 如果我们具足资粮——能够成办一件事的资本,成办一件事情就会很容易;反之,如果障碍太大,我们所做的事就会很难实现。 由此可见,不论是希求解脱,还是世间利益,学习佛教中断恶行善的方法,并以实际行动来增上自己对三宝的信心、对生活和一切生命的热爱,都是非常好的事情。 所以,修行不在别处。 如果将佛法修行和生活结合起来,我们的家就是道场;身边的亲友,不论学不学佛,都是我们修行的因缘。 有人会问:“学佛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在问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反问自己:“我想从佛法中得到什么? ”佛法的确具有帮助众生实现心愿的方法,完全担得起“有求必应”四字。 那我们该如何借助佛法的力量,让心愿得以尽快地实现? 希阿荣博堪布在《透过佛法看世界》中讲道:“愿望的达成,就像所有的现象的生起,需要因缘具足。 甚至连孩子都知道,许愿之后,自己要努力做个好孩子,愿望才可能实现。 ”人们常说“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就是透过事情本身,分析其背后的规律、原理。 那我们修行或实现心愿背后有哪些原理在起作用? 愿望的达成,任何现象的生起,都需要因缘具足。 小孩常会对父母说:“如果我考第一名,能不能给我买件东西? ”他也知道,要凭借自己的努力才能让愿望得以实现;如果没有得到想要的奖励,是因为自己不认真学习、不听话而最终没有达成愿望,而不能责怪父母了。 “我们需要以自己行持善法的功德回向,以此作为达成心愿的缘起。 ”为了某件事能够实现,我们虔诚地跪在佛菩萨前祈祷后,就万事大吉了吗? 这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自己去努力,不断祈祷,并把所做功德回向给这件事。 比如,为了祈愿生病之人痊愈,我们在佛前许愿:“希望通过自己放生,让他的病好起来。 ”放生以及其他善法是有助于病人痊愈的,但病人能否痊愈,还要观待其他因素,诸如医药治疗、病人的身心状态等。 一件事能否达成,需观待诸多因素,我们要理智地对待这一问题。 发布时间:2017-12-07 19:57:2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