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不要把对上师的贪执误认为是信心 内容: 一江有月,千江有月。 不要以为只有自己才与上师相应,也不必担心其他人与上师接触会减损自己与上师的相应。 这个问题说起来简单,实践中却常常成为大家修行的障碍。 ——希阿荣博堪布《次第花开》(2017新版)高原上,刚下完一场小冰雹,似乎又冷了几分。 阳光还未穿透云层,只有薄薄的一层光。 我沿着小路,准备回小屋做饭。 风时而起来,吹在脸上冷冷的。 此时的风像极了汉地暮秋的风,也是这般冷。 这个时节的汉地,石榴应该挂在枝头了吧? 如果这有卖的便好了,买几个供佛。 外红,内也红,红石榴子个个晶莹红润,像极了这红色怀业山谷,佛子集于此处,追随同一个恩师,怀着同样一个愿,如同一个个红石榴子紧紧地靠在一起,后来就成了一个大石榴了。 红石榴,多好的寓意。 我下意识地绕路去菜市场,看看有无红石榴。 一路上想着它的寓意,我开心极了。 转完了几家菜铺,没有发现有红石榴。 我站在最后一家菜铺旁,有些失落,正准备离开,迎面看见某师。 她手里提着菜,迎面走来,我们都愣了一下,尔后,互相点头微笑,便走向相反的方向。 真是无语。 我怎么又看见她了? 刚才明明很高兴的,一看见她我又陷入不好的情绪中。 她在上师身边发心,每天都开心得不得了,看起来趾高气昂的。 在上师身边发心就在上师身边发心呗,时常在朋友圈发类似的消息,太气人了! 哼! 有什么了不起的? 不行……她和我差不多大,她去上师身边发心,那我也要发愿去上师身边发心……我脚上踏的已经不再是路了,而是种种分别念。 “嘀……嘀嘀……”摩托车的鸣笛声将我从分别念的深海里拉了出来,我回过神,念着百字明,怅然地走在路边。 走近停车场的地方,有几位藏人卖水果,这次他们卖的是苹果。 苹果红彤彤的,娇小可人,颜色像秋天枫叶的颜色,我忍不住挑了几个。 回到小屋,我洗了一个苹果,准备细细品尝它的味道。 苹果的颜色如此可人,味道应该也不错吧? 我猜想着。 怀着期待的心,我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嚼了几下,顿时大失所望。 苹果的皮格外的厚实,果肉少,吃起来味同嚼蜡,一点都不像是苹果,味道甚至比不上那些品相差又便宜的黄苹果。 看来,它们也只是好看而已。 那我呢? 我以这样的嫉妒、攀比、寻找存在感的心态发愿去恩师身边发心,又正确吗? 我和眼前的这个红苹果又有什么差别呢? 只是口头上说发心,听起来好听而已。 实际上我的内心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年初的时候,某班堪母举行过一次辩论,题为“离上师近好还是离上师远好? ”辩论双方各执一词:一者认为离上师近好,因为可以有机会得到上师的批评,很幸运;而另一方则认为离上师远好,因为如果离上师太近,时间久了,就可能会觉得上师和我们差不多,将上师视为凡夫,甚至看不见上师的功德。 虽然这般辩论,但在内心深处,大家都想亲近上师,离上师近一些——这也可能是每一个弟子的心愿。 最后堪母总结道:现在上师的事业如此广大,想像早期的弟子一样亲近上师,在上师身边,已然是不太可能的。 但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在上师的座下听法,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法融入于心,完成上师的愿望,将佛法弘扬到每一个地方,利益每一个众生。 如果我们真的相信上师是佛,就会相信他的加持无处不在,他的慈悲之眼未曾离开过我们一位弟子,他牵挂每一位弟子的成长。 如果知道此,我们不会执着现量见到的距离。 而我想亲近上师,甚至想去上师身边发心,真的只是想亲近上师这样清净的发心,而没有夹杂着世间法以及想寻找存在感、想被别人认可的心吗? 我已出家,是想从世间八法里跳出来去寻找解脱。 可是以上师为圆点,在出家的团体里,因为自己的耽著与要求,我是否又跳进了另一个新的束缚中去了呢? 堪母说得对,如果我真的想随学上师、追随上师,就应该学好佛法,将佛法弘扬到每一个地方、利益每一个众生,而不是围在上师身边嘘寒问暖,甚至以此自傲自满,那不是恩师之所愿,亦不是弟子应所为。 事实上,恩师在每一个对他具有信心的弟子心里,他传的殊胜的法在我们每一位弟子的心相续里,他和我们从未有过距离。 终有一日,我们会因为他的加持与愿力将佛法弘扬到日月之光遍极之处,并以佛法饶益无边众生。 一粒石榴子闪着玛瑙般的红光,无数粒的石榴子亦闪着同样的红光,只因它们来自同一颗石榴。 我们亦是如此,无有分别。 发布时间:2017-12-04 21:19:2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4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