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讨论环节冷场引发的思考 内容: 进入同修班开始《道次第论》的修学后,班级共修讨论环节经常出现冷场:或是我自己没有问题感;或是对提出的问题师兄们只是简短的“是”或者“不是”,讲不出为什么“是”或“不是”;或是问题提出来后,师兄们互相屏息相视,四顾茫然……总之,一段时间,班级30分钟的讨论氛围没有同喜班那么热烈了。 唯识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世界”。 共修出现这种情况,作为辅导员,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一定是我自己出了状况。 ” 检讨自身,我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我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并未结合师兄们的实际情况去引导。 首先,从我自己来说,《道次第论》的修学已经进入第二遍,已经摸爬滚打了五年多时间,对八步骤三种禅修的运用已经能够较熟练地进入状态。 而班级的师兄刚从同喜班升入同修班,修学才一年多时间,又是第一次修学《道次第论》,对它的理解不一定有多深刻。 我所设定的问题,打个比方,就好比中学生拿着中学的数学题去拷问小学生,结果一定差人意。 其次,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我并没从对方的角度去引导,而是按照自己的思考理路在提问。 这种引导直接导致我们在两条平行线上,很难有交接。 再者,自己有时候带班前没能真诚、认真、老实地去对本期法义做系统的观修,导致引导流于形式。 二是师兄们修学习惯的问题。 同喜班阶段,基本以阅读人生佛教小丛书为主,而同修班基本是以观听导师视频为主。 这一改变使很多师兄还不能接受,更多的师兄还是喜欢文字稿,觉得阅读文字比较直观,也是从小到大在学校养成的一种学习习惯。 事实上,如果把每一次自修都作为一次修行的话,我们每次观听视频的过程,从唯识“现行熏种子”的角度来说,能缘的对象从眼和意增加到了眼、耳、意;所缘的对象同样增加到色、声、法,这种熏习效果自然比仅仅看书来得更全面。 另外,法师在讲法的过程中,很多意思如果仅仅靠文字的传递,我们接受到的其实是很不全面的。 当我们观听视频的时候,如同法师面对我们说法,他的身语意三业同时对我们发生作用。 我们在听法时真能“当处极下座,生起调伏德,喜眼而瞻视,如饮甘露雨”,用如法的听闻方式去听闻法师讲法,心很容易跟法师所要表达的法相应,也就很容易契入。 如果事后再对本期法义加以整理分析,就很容易做到“完整、准确、透彻”。 师兄们修学习惯的问题,其实也和我平时没能较好地去引导重视观听导师视频开示有关。 三是师兄们修学中没有真正把八步骤三种禅修的修学方法用起来,在听闻导师开示后,没有对每一期法义如理思维。 阿赖耶识里没种子,如何能生现行呢? 《庄严经论》就告诉我们如理思维是多么重要:“初依闻起如理思,从如理思净慧生。 ”听闻后,如果不如理思维,不去熏习阿赖耶识里的种子,结果就是师兄们在分享法义时哪怕能够做到完整、准确,但是,但它只是法师讲的 “法”,是照搬来的,并不是从师兄们内心流淌出来的。 正因为,法还不是自家果园里的果实,所以很难用起来,讨论的时候也就冷场了。 也就是,观念的改变都没完成,如何能改变心态,最后达到生命品质的改变呢? 而第三个问题,我还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平时班级共修的时候,我习惯总结法义,没能深入地为大家示范如何通过八步骤三种禅修把理论正见变成自己的正见,并且运用到生活中的整个观察修和思维修的过程。 经过以上思考,我迅速改变策略:一是把自己调整到准确的频道。 首先,带班前充分准备。 每周的法义老老实实观听至少三遍,每天坚持读诵原文,然后整理思维导图进行观修,使法入心。 其次,班级共修30分钟的引导,我不再用只有自己才听得懂的语言去提问,而是用师兄们能够接受的语言去引导。 引导的核心是强化八步骤三种禅修的运用。 八步骤三种禅修的修学方法,就是导师教我们从如何学佛法到如何用佛法,通过改变观念到改变心态最后成就高尚生命品质的一个过程。 所以,在30分钟引导的时候,我会从引导师兄们如何落实观修入手。 比如我会问大家“通过这一期的修学,我得到了怎样的一个观念? ”或者说“我的哪些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结合本期法义的思考谈谈自己观念改变的心历路程。 ”“在生活中,我是如何运用的? 用得起来,为什么? 用不起来,为什么? ”等等。 在最后,辅导员分享或总结的时候,我会结合八步骤三种禅修为大家做观察修、思维修的示范分享。 通过这些改变,师兄们在每次班级共修分享的时候都能进步一点,对八步骤都能逐步用起来了。 二是重新建模,从各方面熏习“种子”。 首先,针对部分师兄每周自修可能没达到三遍以上的情况或者不喜欢观看视频的问题,我在每周自修、小组共修、班级共修的基础上,再加了一个晚上通过班级qq群视频跟师兄们一起观听当期法义。 前几次引导大家观看视频时,为了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我会跟着导师开示的速度,把自己事先整理好的文字稿一段一段地发到班级群,帮助大家养成观听视频的习惯。 其次,针对师兄们不重视原文、不重视态度模式的情况,我自己身体力行。 班级共修总结的环节,或者分享的环节,很多时候直接背诵其中的原文,并且不断地告诉大家《道次第论》原文多么殊胜,读起来琅琅上口,不断暗示大家原文的背诵多重要。 学到依止法的加行依止法“随师喜当作,不喜者悉止”的时候,我特别提醒大家,导师在开示曾经好几次要求我们背诵《道次第论》,作为弟子就要“随师喜当作”,我们需要背诵《道次第论》,这对我们今生乃至尽未来际都有好处! 在我的不断宣导下,班委师兄们首先付诸行动,其他师兄们紧跟其后,班级迅速掀起了每天排班读诵本周《道次第论》原文的热潮。 有的师兄还把读诵的原文配上优美的音乐,禅意十足! 发布时间:2017-11-28 19:46:25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4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