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马明博:老和尚是哪尊菩萨? 内容: 老和尚是哪尊菩萨? (图源:网络)“天冷,喝什么茶呢? ”见众人围着茶桌坐下,泽佳从茶架上取下一款熟普洱,“这饼老茶,我一直没舍得打开呢。 你们来了,我们就喝它吧。 老茶茶性温和,暖胃,适合天冷的时候喝。 ”冲水,出汤,汤色红郁透亮,每人分得一盏。 送至唇边,醇厚的香气,扑鼻而来。 含在嘴里,茶汤软滑,而且有厚度。 “师父在的时候,也喝过这一款,他也说好喝呢。 ”泽佳说。 听她说到“师父”二字,大家沉默了一下。 前人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兰因絮果,必有来由。 ”我在石门过春节,应禅友东亮之约来纳地素食馆茶聚,岂非偶然? 东亮说:“马师兄,你跟老和尚接触比较多,给我们讲讲有关老和尚的故事吧。 ”大家都说“好”。 既然大家都觉得好,我就讲吧。 能随顺众意,让大家心生欢喜,这样的事我愿意做。 今日茶聚之处,泽佳的纳地素食馆,大概是石门第一家专业素食馆。 国人从物质匮乏的时代一路走来,心中还保留着以肉食为尊的观念,一家素食馆能坚持十几年,不容易。 那就先从吃素说起吧。 2013年元旦,我到湖北黄梅四祖寺去拜见老和尚。 在丈室,听到老和尚对一位上海来的老婆婆说:“你上了年纪,应该多吃素。 ”老婆婆不以为然,她说:“强调吃素也是执著。 我有个密宗上师,他讲吃肉时,念个咒,就能把提供肉食的众生超度到净土去。 ”老和尚一笑,“说来说去,你还不是管不了自己那张嘴嘛! ”一旁坐着一位中年妇女,像是老婆婆的女儿,她说:“师父,您说的太对了! 我妈就是这样,只要她觉得好,一定会给自己找借口! 您不知道,她不光痴迷吃肉,还天天打麻将呢? 她还说,一边念佛,一边打麻将,照样可以去极乐世界。 ”老和尚听了,笑着摇了摇头,“念佛就要一心念佛。 打麻将是习气,给自己找借口又有什么用? 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那里,有没有麻将可打呢? 佛经里有没有说啊? ”讲到这里,大家听了,乐得前仰后合。 笑过之后,又对师父的慈悲深以为然。 有人问:“老和尚善巧方便,悲心救苦,是不是观音菩萨再来? ”泽佳为大家续杯。 眼前有茶,再说个跟茶有关的吧。 老和尚是哪尊菩萨? (图源:网络)有一年,老和尚在邢台玉泉寺过年。 石门几位茶友过去拜年。 落座后,有位师兄问:“师父,怎样做才能更快地增长福报? ”老和尚淡然说:“多干活就能增长福报。 尤其是多干别人不愿意干的活。 ”听了这句话,另一位师兄马上起身,主动为大家分茶。 分茶时,他倒的太满了,茶水洒在桌子上。 老和尚看了,摇了摇头,笑着说:“你一个开茶楼的,连分茶这件事都做不好,茶楼能开好吗? ”大家听了,又都笑。 等大家不笑了,我补充了一句,“还真被老和尚言中了。 那年秋天,那位师兄的茶楼果真歇业。 ”有人听了,张开嘴巴“哦”了一声。 之前的纳地素食,与三字禅茶馆在石门公园西北角的院落里。 门口的对联是老和尚撰的:“细嚼赵州茶清风有味,饱餐云门饼明月无渣”。 赵州茶、云门饼,德山棒、临济喝,都是有名的禅宗公案。 棒、喝,今日不说,只说茶、饼。 有学禅者来参详请益,赵州禅师总是请来人“吃茶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云门禅师则请来人吃饼——是饥是饱,自己知道。 云门禅师除了有饼之外,还有著名的“云门三句”(又称“云门剑”):“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 ”明影法师转述过一个故事。 有一天,他问老和尚:“云门三句,说的是什么? ”说到这儿,我停了停,“想不想知道老和尚是怎么讲的? ”大家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东亮说:“不要卖关子,速速道来。 ”“老和尚说,涵盖乾坤,讲的是禅者的包容;截断众流,讲的是禅者的超越;随波逐浪,讲的是禅者的随顺。 禅者在‘恒顺众生’中,完成自己的修行。 ”东亮听了,一拊手,赞叹道:“老和尚就是老和尚! ”说到云门禅师,我还听到这么一个故事。 有位居士想去广东云门寺参访佛源老和尚,但听说老和尚爱打人,他怕,于是请师父教他一招。 师父说:“他打你一棒子,你合掌不吭声;打两棒,还是合掌不吭声;打三棒仍然不吭声,他就不打了。 禅和子不开口,诸佛难下手。 他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你这么年轻,打几下能挨住的。 ”笑声连成一片。 包容、超越、随顺,从“云门三句”到“生活禅”,想想老和尚留下的言教:“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感恩,包容,分享,结缘”、“信仰,因果,良心,道德”、“活在当下”……果然,如来禅、祖师禅、生活禅,一脉相承。 接着上面一位师兄的话,我跟了一句:“如果说老和尚是再来的菩萨,我觉得,他老人家拈提出‘生活禅’,向大众普及佛法,应该是在人间行愿的普贤菩萨。 ”东亮说:“也可以说是发大愿的地藏菩萨。 ”老和尚是哪尊菩萨? (图源:网络)话讲多了口渴,我端起杯子,呷了口茶。 在这空当儿,东亮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年,我陪一位企业家去见老和尚。 那位企业家想捐款给寺院建个殿,希望在殿旁立个碑,宣传一下。 师父说,从虚云老和尚起,就有一个规矩:不接受有条件的布施。 所以要谢谢您的好意,但这笔款,我们不能接受。 ”东亮说完,端起一杯茶,一饮而尽。 又有人说,老和尚待人接物中,很少说“不好”“不对”。 老和尚不在好坏、对错、是非的二元世界里。 座中人问:“遇到不好、不对的事,老和尚怎么说呢? ”“老和尚会说:‘好像这样不妥’。 ”又是一片啧啧赞叹之声。 座中一友又续说了一则。 有一年,在柏林寺问老和尚:“如果遇到假和尚化缘,给还是不给? ”老和尚说:“不看僧面看佛面。 ”大家哈哈笑了起来。 就这样,话题慢慢展开,你一句我一句,转述老和尚讲过的话:“修行不是冷水里泡石头,是油锅里炸豆腐。 ”“快手快脚慢花钱,多看多听少说话。 ”“随缘不是随便。 ”“念珠的别名叫不忘佛。 ”“保持正念就是炼黄金,妄念丛生就是捡垃圾。 ”“修行有‘三不要’:不要求玄求妙,不要求多求快,不要心外求法。 ”“智慧就是肯吃亏,懂得吃亏是福。 选人才也要从肯吃亏的人中来选,怕吃亏太精明的人谁敢用? ”“学佛不能急,要下慢功夫。 ”……东亮说:“那时候,有时一肚子的烦恼,就跑到老和尚那儿,见了师父,烦恼就没了。 师父很忙,顾不上理我。 我也不知该说什么,就找个角落一呆,很舒服。 等师父顾上理我了,我就不舒服了,呵呵,他就要把我赶跑了。 ”我说到在编辑长老诗集《经窗禅韵》时,曾问老和尚:“师父,您一生的成就从何而来? ”老和尚说:“我哪里有什么成就? 这些事,都是大家一起做的。 如果你问我处世的经验,我倒是有个体会,那就是:逆来顺受,柔弱无刚。 ”东亮听了,随即慨叹一声,他竖起左手大拇指,“好深的禅定功夫! 这八个字告诉我了老和尚为什么这一辈子都能息事宁人。 他老人家这么大的肚量,不就是再来的弥勒菩萨吗! ”老和尚是哪尊菩萨? (图源:网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老和尚在中国佛协工作,是当时的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得力助手。 关于那一段历史,我曾听人说,“当时,朴老有‘政策问游骧(1981年从国家机关调入佛协工作,任副秘书长),教务问净慧’之说。 ”有一年,佛协的工作报告定稿前,小范围地征求意见。 老和尚看到其中提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马上找朴老沟通,“佛教协会强调这句话,和国家制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冲突,可不可以将‘坚持’改为‘拥护’? ”朴老闻之,颔首微笑。 大家共同赞叹老和尚的智慧,又觉得他是再来的大智文殊菩萨。 泽佳茶席的背后,挂着一幅书法,上面写着:“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这是老和尚留下的一则禅语。 老和尚在世时说:“只有愿意觉悟人生的人,才会善用其心;只有愿意奉献人生的人,才会善待一切。 ”天色渐晚。 东亮说:“数数咱们有多少人。 晚上我请大家吃面,不增不减,一人一碗。 ”泽佳说:“大过年的,在我这儿,还是我来请吧。 ”东亮说:“你出宝地,我出银子,皆大欢喜。 ”大家笑着说:“那就随喜功德。 ”就餐处在二楼。 起身上楼前,泽佳说:“各位师兄,请看看各自的杯子。 如果还有茶,请惜福,掉倒就浪费了。 ”大家纷纷清杯,我又讲了一则,“有人问:什么是圆满? 老和尚说:从修行的角度说,永远没有圆满。 从世间法的角度说,做事尽心尽力,不留遗憾,就是圆满。 ”一下午的茶聚,听大家述说老和尚的功德,我心里有满满的收获。 的确如老和尚所说,禅不在别处,就在眼前,就在生活中,就在举心动念时。 谁生起觉照,谁就能体会到。 至于老和尚是哪尊菩萨呢? 我无法肯定,但觉得哪尊菩萨都像。 发布时间:2017-11-21 19:48:4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4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