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海内外首家“道宣律祖研究院”在浙江长兴揭牌成立 内容: 揭牌仪式现场揭牌仪式现场道宣律祖研究院揭牌腾讯佛学浙江长兴讯(温金玉)2017年11月20日(十月初三),南山律宗开山祖师道宣大师圆寂纪念日,海内外首家“道宣律祖研究院”在浙江长兴揭牌成立。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在长兴县佛协会长界隆法师陪同下前往长兴天居寺调研地方佛协工作及佛教事业发展,长兴县政协主席潘华明、长兴县民宗局长王春强一同参加调研。 学诚法师一行来到长兴县佛教协会所在地、位于陈武帝故宫的天居寺,详细了解了长兴天居寺的起源,并欣然为“道宣律祖研究院”揭牌。 学诚会长这次来长兴是参加由寿圣寺举办的中国汉传佛教传授三坛大戒法会,作为本坛得戒和尚为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330名戒子传授具足戒。 道宣律祖(网络图)道宣,中国戒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思想家。 又称南山律师、南山大师,世称律祖。 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长兴)人。 道宣研究戒律,盛名远播西域。 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十六岁时落发出家,二十岁时,依止大禅定寺智首律师受具足戒,示寂于唐高宗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十月。 世寿七十二,法腊五十二。 唐、宋二代,分别追加谥号“澄照律师”和“法慧大师”。 道宣是南山律宗的开山之祖。 由他创立的南山律宗在唐代律宗三派中具有决定性的优势,以至后代称律宗者大多专指南山律学。 道宣一生撰写佛学著作60余部,其中既有律学著作,又有史传经录等著作。 有《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十二卷、《羯磨疏》三卷、《戒本疏》六卷、《拾毗尼义钞》六卷、《比丘尼义钞》六卷,后世称“律学五大部”,其中《行事钞》为研究四分律所不可或缺之书;另撰有《大唐内典录》十卷,是一部整理佛教经典的目录著作。 道宣大师还曾针对三教关系,编集《古今佛道论衡》四卷、《广弘明集》三十卷等,大力宣扬佛教,此外著有《续高僧传》《释氏略谱》《释迦方志》《三宝感通录》等作品,皆为后世治学者之指南。 一、道宣律祖与长兴有关道宣律祖的籍贯,佛教著述中大致有五种说法。 其一,丹徒人。 如:律主道宣,丹徒人也。 (宗晓:《法华经显应录》卷1)释道宣,姓钱氏,丹徒人也。 (明成祖:《神僧传》卷6)其二 ,吴兴人。 如:终南太一山丰德寺沙门吴兴释道宣,往事译经,旁观别传,文广难寻,故略举其要。 (道宣:《释迦方志》卷2)终南山沙门吴兴释道宣,记其程器时序。 (道宣:《释门章服仪》卷1)沙门释道宣,俗姓钱氏,吴兴人也,彭祖之后胤。 (智昇:《开元释教录》卷8)释道宣,俗姓篯氏,吴兴人也,盖彭祖之后。 (延一:《广清凉传》卷3)其三 ,京兆人。 如:法师道宣,京兆钱氏。 (志磐:《佛祖统纪》卷29)师(即道宣)京兆钱氏。 (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12)律师讳道宣,生京兆钱氏。 (觉岸:《释氏稽古略》卷3)其四,湖州人。 如:唐京兆西明寺律师道宣,湖州人。 (周克服:《法华经持验记》卷1)其五,其实关于道宣的籍贯,宋赞宁《宋高僧传》道宣本传就有了分歧:“姓钱氏,丹徒人出,一云长城人。 ”道宣的籍贯主要有丹徒说和吴兴说两种。 因为长城说、湖州说、吴兴说大致相同。 道宣籍贯应以吴兴最为可靠。 《宋高僧传》说道宣乃广陵太守钱让之后。 钱让为汉桓帝时人,籍贯吴郡乌程人,这与道宣自云“吴兴释道宣”一致。 另一证据是在赞宁《宋高僧传》卷15《志鸿传》中说:“其俨公氏族本生必与南山宣律师相同,亦为美事矣。 ”俨公即释志鸿,籍贯为吴兴。 据此,赞宁偏向道宣为吴兴人的说法。 此外,道宣家世在南朝有刘宋太史令钱乐之、陈代吏部尚书钱申,其家族主要是依附陈霸先有关。 陈武帝即是吴兴长城人。 由此,可以说,道宣籍贯即为吴兴,即今天的长兴。 二、道宣律祖的贡献道宣律祖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 中国佛教律宗开山之祖。 道宣最令人称道的是对律宗的建立,其贡献在于将印度律藏进行整合,形成符合中国人大一统的制度化要求,避免了印度部派佛教戒律各行其是的分隔,为戒律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万世不拔之基。 道宣依据戒律创立新法为天下僧人受戒,直到今天汉传佛教传戒、受戒规式仍以道宣所创为圭臬。 2. 纪录中国文化全貌,协调三教关系。 道宣于永徽二年(651)前后完成南山律体系。 此后,道宣的注意力由戒律转向礼仪,如这一时期编撰《广弘明集》和《集古今佛道论衡》等书。 弘道护法成为道宣在完成内部戒律强化任务后,企图再对外部环境进行协调的实践。 唐初实行道先释后的政策,对佛教发展有所抑制。 再从道宣曾发起抗议朝廷要求沙门礼拜王者之事来看,佛教与传统王权礼法亦有交锋,后来释子“称臣”,可以看出僧人对王权的屈服。 通过这些文献可以理清历史上三教关系的发展脉络,丰富中国佛教史和中国思想史的研究。 3. 建构中国佛教史观。 道宣的《续高僧传》,为“续”南朝慧皎《高僧传》以后一百六十年而作。 入正传者492人,附录215人,分译经、义解、习禅、明律、护法、感通、遗身、读诵、兴福和杂科声德等十篇。 其意义在于为僧团树榜样,为民众立形像。 《续高僧传》拥有历史的视野、护法的本怀。 一边是连篇的高僧传记,一边是对僧团犀利的批判,显示了道宣清醒的僧伽观。 中国历代僧传作者,一脉相承,建立了中国佛教完整的历史延续。 4. 完善佛法僧“三宝”著述格局。 佛法僧三宝乃佛教完整定义,如果说其著作《释迦氏谱》和《释迦方志》、《佛化东渐图赞》、《圣迹现在图》等均为叙述佛祖的传记,戒律著述则是对僧宝的铸造,那么《大唐内典录》就是对法宝“经律论”的叙述。 《大唐内典录》十卷,是汉译佛教经典的目录,附有各代译师的小传。 书中共收210位译师,约2500部、8000卷经典。 这部书虽然是对前代经录进行重新汇编分类,但道宣在考证上贡献良多。 5. 建立中国民众信仰化导机制。 佛教作为大众信仰系统,其宗旨就是运用宗教的神圣性来化世导俗。 道宣灵异感应方面的著作有四部,除已佚的《遗法住持感应》,现存《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三卷、《感通记》(即《道宣律师感通录》、《感天侍传》、《律相感通录》)一卷、《中天竺舍卫国祗洹寺图经》二卷等。 这些著作都是道宣晚年的作品,反映了道宣的信仰归向和后期的教化重点。 长兴是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诞生地,历史上佛教兴盛、名刹众多,南北朝至唐宋时期共有大小寺院200余座,被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誉为“帝乡佛国”。 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传入中国,经历二千多年的岁月,已经融入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创造出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佛教最早传入湖州地区,约在三国时代的赤乌年间。 至隋唐时,佛光灿烂,寺塔林立,高僧辈出。 如唐代诗僧皎然,宋代赞宁律师,元代高峰原妙国师,明代中峰明本,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蕅益智旭,清代玉琳国师等。 此外,南宋绍兴年间的《思溪藏》与淳熙年间的《资福藏》都是在湖州印行流通。 悠久的历史传承,为湖州佛教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 一座寺院就是一座历史文化宝库。 今天我们搜集整理长兴的佛教资料,挖掘展示文化底蕴,充分发挥长兴佛教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以文化强县,以旅游富民,这是一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民众,有益于国际间交流的好事。 道宣律祖像道宣是一个世界级的宗教领袖,其创建的南山律为全球汉传佛教所奉行。 道宣是中国佛教的祖师,是中国特有宗派南山律宗的开山祖。 道宣是佛教中国化的践行者。 隋唐佛教经过前期的磨合,已进入从容整合阶段。 道宣一生的修为都是在实践一个使命,就是以佛教中国化的型态来完成佛教化中国的旨归。 道宣是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著作等身,思想精深,是中国儒释道三教融合发展中的见证者与纪录者。 2017年恰逢道宣律祖圆寂1350周年,湖州长兴寿圣寺蒙中国佛教协会批准于11月1日至30日传授三坛大戒。 千载一时,一时千载。 此次“道宣律祖研究院”的揭牌,就是为了纪念道宣律祖的法乳深恩,发挥光大戒律精神,研究祖师著作,以戒为师,以法为依,推进中国佛教道风的“六好”建设。 发布时间:2017-11-20 16:46:5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4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