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身病好医,心病难治?石头希迁开了一剂“心药”! 内容: 这是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太多太多的诱惑让人心旌摇曳,心醉神迷,心痒难耐,于是,世人就患上了心病。 身病好医,心病难治! 有道是: “心病终须心药治”。 佛家以治心为上,喻烦恼轮回为世间病,喻佛为大医王。 《佛遗教经》说: “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 ”唐永泰元年无际大师就曾开出一帖《心药方》以济世,这是他明心证道以后,用来应世利生常用的方法。 无际大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石头希迁和尚,俗姓陈,端州高要(今广东省)人,他十二岁出家修行,曾在六祖慧能处求法,六祖圆寂后,投青原行思门下,后住衡山南寺,在寺东一处平阔石头上结庵,世人尊称“石头”,与马祖并称二师。 大师谕世人曰:凡欲齐家、治国、学道、修身,先须服我十味妙药,方可成就。 药材:慈悲心一片,好肚肠一条,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 制作:此药用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 三思为末,六波罗蜜为丸,如菩提子大。 用法: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 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 禁忌:切忌言清行浊,利己损人,暗中箭,肚中毒,笑里刀,平地起风波。 以上七件,速须戒之。 疗效:此前十味,若能全用,可以致上福上寿,成佛作祖。 若用其四五味者,亦可灭罪延年,消灾免患。 各方俱不用,后悔无所补,虽扁鹊卢医,所谓病在膏肓,亦难疗矣;纵祷天地,祝神明,悉徒然哉。 况此方不误主雇,不费药金,不劳煎者,何不服之? 临了,作偈一首曰: “此方绝妙合天机,不用卢师扁鹊医。 普劝善男并信女,急须对治莫狐疑。 ”这帖药虽仅有十味,但味味全是明心见性,可谓对症下药。 在佛家看来,人身体所有的病痛全都是由心病而来,佛祖释迦牟尼将心病归属于“贪、瞠、痴”三种,一个人只有消除“贪、瞠、痴”这三种病毒,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肌体和一个明净的精神世界。 在佛教典籍中,最为精要的一部经就是《心经》,而要达到最高境界,就是要靠我们的心。 世尊曾这样开示:“心作天,心作人,心作鬼神,畜生地狱,皆心所为也。 ”对于为善的人来说,心是甘露法;对于作恶的人来说,心是万毒根。 因此医病当从心医,救人当从心救。 正如佛在《楞严经》中所云:“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翻译成白话就是:灯能显示东西,不是灯本身能看见东西,而是眼睛藉灯看见了东西:眼睛能看见东西,并不是眼睛在看,而是心藉眼睛显发见性。 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不明事理,并不是事理有病,也不是眼睛等器官有病,而是我们的内心有病,只要治好了心病,那么我们的眼睛等外“六识”既可以分辨,事理也可得到澄清。 历来的禅宗祖师无不追求一个本心,认为一个人若不能明心见性,犹如取砖磨镜,缘木求鱼。 《达摩血脉论》言:“除此心外,见佛终不得也。 佛是自心作得,因何离此心外觅佛? 前佛后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若言心外有佛,佛在何处? 心外既无佛,何起佛见? 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 佛不度佛,将心觅佛不识佛。 ”那么,如何才能证得真心? 六祖慧能大师告诉我们:“于一切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 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 ”可见心对真实人生的重要性。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无际大师的《心药方》,它正是从根本处解决了人生的顽症,大师的这帖“心药”是古今中外、信不信佛的人都可使用的。 试想,一个人要是为人有好肚肠,常怀慈悲心,多几分柔顺,明一些事理,对人守信用,对朋友讲义礼,对父母孝顺,对师长尊敬,诚信不欺,不损阴德,处处给人方便。 那么,必定身心康泰。 人人果能如此,整个社会和谐安顺了,岂不天下太平! 发布时间:2017-11-02 15:28:4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9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