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达真堪布:修行要变成永恒、变成习惯 内容: 大家要明白:什么是学佛,什么是修行,怎样才能解脱,怎样才能成佛。 为什么佛说“要破除我执,放下自我”? 因为你的思想、行为都是错误的,都是要放下的。 若是放下了,这叫破除我执,也叫放下自我。 为什么说“皈依佛以后,要依教奉行,要听佛的话? ”“皈依上师后,要依教奉行,要听上师的话? ”因为你不能再一意孤行,不能再依自己的想法去做事,不能再依自己的习惯去做事。 现在我们都是依自己的观点进行观察,按自己的想法做事。 “这个要看我愿意不愿意”,若愿意了就去做;“这个我要观察、观察”,若觉得行就去做。 这都是错误的,以后不能这样! 你可以观察,但是要依佛的教言去观察,依教证、理证去观察,不能以自己的分别念、自己的观点去观察和判断。 若是你内心里有正知正见,“这对我的解脱有利,对众生有利,我愿意做。 ”这样也可以;若是认为“这符合我的条件,符合我的想法,我感觉很舒服、很开心,我愿意做。 ”这就错了。 观察和判断的时候,要看是否有利于解脱,是否有利于众生。 如果因为它对解脱有利,对众生有利,因此而愿意去做,这是可以的,这不离佛法,这叫修行。 但是,我们现在不是这样的,根本没有考虑众生,根本没有考虑能否解脱,考虑的只是自己。 无论做什么,都只看自己舒服不舒服,习惯不习惯。 “我习惯,行! ”“我不习惯,不行! ”“我不愿意扫大道。 ”“我不愿意扫厕所。 ”……你看,这还是依自己的想法做事。 无论做什么,应该想“让我怎么都行”。 让我扫地,我就扫地;让我扫厕所,我就扫厕所;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这才叫修行! 为什么? 你做这些事情的同时,放下了自我,对治了内心的傲慢、烦恼,这就是修行。 若都是随顺自己的习惯去做的话,这不叫奉献,也不叫真正的付出。 真正的奉献是无私的,真正的付出是无求的。 “无论是暂时的还是究竟的利益,我什么也不求,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若能这样的话,做事情的同时就在对治自己的我执和烦恼,这叫修行。 如果没有对治你的我执,没有对治你的烦恼,就不是学佛修行。 你所做的这些事也许是对部分众生有利的,也许也算是一些好事,但这只是一般的修福、行善,都是属于世间的,根本不叫学佛修行。 如果你真正想超越世间,真想解脱或成佛,就要对治我执,对治烦恼。 尽管对治烦恼和习气、改变自己的言谈举止都是有困难的,自己依然要坚定地去改。 虽然秉性习气难改,但是我们依佛法、依智慧可以改;如果不依佛法,不依智慧,你的习气是改不了的,烦恼是没有办法断的。 为什么说“若修习外道,不会有真正的解脱,不会有真正最终的成就”? 主要是因为没有依智慧。 若是依智慧的话,不分外道、内道,都是解脱道。 如果能以无我、空性的究竟智慧去指导自己、改变自己的内心的话,都是解脱道,都是成佛的因、圆满的因。 任何事情都是,习惯了就好了。 停止和断除那些不好的习惯,养成好的习惯,这就是学佛修行。 比如,我们天天上早课、晚课,这都是应该做的,现在就是要习惯这样做;我们天天打坐、闻法,这些也都要变成习惯。 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我今天不上课可以吧? ”“今天不打坐可以吧? ”这一切都要变成自己的习惯。 大家要牢记普贤菩萨、文殊菩萨所发的愿:众生界尽,烦恼界尽,我之修法才界尽;而众生无有穷尽,烦恼无有穷尽,所以我之修法、我之利众的事业也无有穷尽。 有的人认为:“我打坐观修,再过三年或再过几年就可以了吧。 ”“我闻法,再过三年或再过几年就可以了吧。 ”不能这样想,修行要变成永恒、变成习惯。 如同吃饭、睡觉一样,这些都是习惯,已经变成自然了,到时候就要吃饭,到时候就要睡觉。 其实,这只是习惯,有的人可以不睡觉,也可以不吃饭,但是我们为什么到时候必须要吃饭、睡觉啊? 就是一种习惯,现在变成自然了。 同样,修行也要成为习惯,变成自然,到时候就上课,到时候就打坐。 发布时间:2017-06-29 06:28:2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9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