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我仰望已久的那座山 内容: 2015年,正值种德寺观音阁开光及历届校友聚会时,聆听导师介绍菩提书院,圆了我向往学僧生涯的梦。 如饥饿者得饮食、久旱者逢甘雨,又如鱼儿得水,病者得良医般喜悦。 准备下学期开学马上进班学习。 结果我来了,第一班已经学习两个多月了,让我等待第二班的启动。 当时我就说:“我要去做旁听僧。 ”谁知只旁听了一次,又被拒之门外。 不知是随喜羡慕还是后悔忌妒,那时我真有点想不通了。 我觉得这又不是戒律方面的东西,没受戒的人不可以听,这些教理为什么不让听呢? 不是说书院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心灵学院吗? 为什么我被拒之门外? 难道是年龄偏大,但不能否定我这颗积极进取的心呢! 如此只能远远地观察并随喜她们。 后来发心自学,就向教务长请来一套小丛书,看过一遍觉得太简单了,这还用学吗? 便随手放起来。 再次心灰意冷时,接着参加了几场读书会,真是受益匪浅呢! 那些道理也很简单,但是其中的很多问题我从未深思过,所以又一次激发了信心,觉得和大众一起学习的氛围真不错,一定要加入三级修学。 但有时看见法师们忙忙碌碌,那么辛苦,如果说一点都不动心念的话,那是假的。 还好有点自我反省的能力,我告诫自己:不可以在困难面前当缩头乌龟,不能忘记初发心! 无始劫来被无明烦恼牵着在三界六道轮转,难道不苦不累吗? 再想想我们的释迦世尊在因地修行时为了半个偈子还不惜生命,何况我们坐享其成,有何理由退失道心? 这点苦和累,算得了什么呀? 要成就圣贤品质必须付出代价,否则一旦被无明夺走良机,还要徘徊多久啊! 警钟敲响时,再回头看看她们分享后的法喜,个个像采到真宝一样满脸笑容。 所以再下决心,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如此则真像:两阵共战,勇怯有进退啊! 内心争斗如此相续了三个多月。 接下来又一次很好的因缘触动了我,种德学苑全体用一天的时间学习十八字方针、八步骤三种禅修。 那天我才真正知道,我仰望已久的书院,原来就是一座无价的宝山。 它就坐落在我身边,可我怎么觉得它高不可攀! 学后趁着法喜写了一篇心得体会,还列出“八面宝镜”摄入其中,刚好那时正在讲《普贤行愿品》,就又试着将普贤十大愿王也摄入其中。 自己觉得还不错。 后来信心百倍的我在期待中,忏悔自己的业障,怎么能有因无缘登这宝山呢! 正值今年四月初八普天同庆的释迦牟尼佛诞辰纪念日,我的考验终于结束了,佛陀不忍见那娑婆中无依无靠、徘徊在门外已久的孤儿,故悲心一动便将书院的大门打开了。 我终于光荣地迈进了菩提大家园,成为一名正式学员。 自己为自己点个赞,自己为自己说声“加油”,我们同喜二班诞生了。 终于登上了这座向往已久的宝山,决不能空手而归。 经过短短一个月的学习,今天我就总结五点心得与大家分享:1. 学修不能等。 大家看我在门外等得好辛苦,但若无常来临,今生今世也没有机会了。 2. 来之不易的东西,我才懂得去珍惜。 对三级修学模式和各项规约非常认同,将以真诚、认真、老实的态度去学修。 3. 空中楼阁不会稳固。 我感觉现在学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这是必不可少的次第。 所以我没有白等。 4. 顺应佛菩萨的安排,因为刚返回种德寺时,又要学做PPT,又要重新适应这火焰山的高温,所以我不敢回头想象如果再加上自修共修课程会怎么样,一定会丢到一边的。 故学会了随缘。 5. 现在虽忙,但我觉得法喜充满,忙得值了! 这种互学互动的氛围让我收获满满,像在享受营养丰富的大餐导师的慈悲、智慧及辛苦,我们在这温馨的家园里全部都感受到了,《普贤菩萨行愿品》说的好:诸供养中,法供养最胜。 所以,我们说的再多、再好,不如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行持,让我们依法来报答导师的深恩吧! 在此菩提大道上我发下誓愿:下定决心,坚持学修;排除万难,争取成就。 发布时间:2017-06-19 11:17:4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8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