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胡小林:如何面对不如意的人事 内容: 问:您好,我先生最近喜欢听您的碟片,一年来也有一点点的改变,性情没有过去那麽暴躁,感觉好了一点。 他知道您今天晚上讲课,特地过来听,是他人生的第一次,我也很高兴。 先生的坏习气很多,譬如抽烟、上网打游戏、看马经等等,一抽烟对自己和家人健康都不好,曾经叫他戒,他说有人戒烟,不久就很快死了,他不肯戒,请胡老师开示如何让他把烟戒掉,又不会死。 打游戏机浪费时间和精神,打到半夜二、叁点都不睡,如果把时间用到听经上就太好了,请您把听经的好处告诉他。 看马经,过去有钱就大赌,现在没钱就小赌,不管赌马还是赌球,赌这颗心一直都在,请胡老师开示,让他去掉坏毛病,走进学佛的大门。 谢谢,感恩。 答:OK,非常好的问题。 这是老生常谈了,我是七月底在香港向大家汇报的时候曾经谈过,这些不顺心的人、不顺心的事情在我们眼前出现的时候,我们抱着一种什麽态度来看待? 首先,我建议你回去把你的先生扶上上座,先踏踏实实叁跪九叩首。 你看《修华严奥旨》,贤首国师说,「唯心识观,一切魔境自然远离」。 你能感召先生在你面前有这种表现,病不在外,病是你,阿赖耶识裡没这个种子,你看不到这种景象。 唯心识观,什麽意思? 心现识变的。 一切魔境自然远离,你先生这是魔吧? 抽烟、赌马、打游戏机。 谁的病? 你先生是大夫,来给您看病来了,你不仅不感恩,你还骂这大夫。 咱们学佛的人得懂这道理,心现识变。 先生到这来考你的,给你出个考卷,你能不能把我克服,你能不能让我改变? 至诚则感通,对不对? 先生感不到你的真心,不能被你所感化,「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 《了凡四训》上说,外面不能变化、不能转变,都是自己的德性没修到那分上,感化没到家;换句话说,至诚则感通,你不够至诚。 为什麽? 您看看您这篇文章,通篇都是对立、不满、鄙视,对吧? 就这能跟人沟通吗? 人家是大夫,你还缺这门课,你现在不够诚,你有自私自利,挡住你的菩提道,你深深的陷在我执跟自私自利当中,先生在你面前演出了这一齣戏。 第一,要生惭愧心,我还缺功课,麻烦人家老师,这次又来到我的世界裡头让我觉悟、给我补课,惭愧吧。 我要没这些问题,先生人家早就听净空法师的经了,人家早就该去西方去西方了,人家还跟你这折腾什麽? 那都是因为你有病,人家来了。 第一惭愧心。 第二个什麽? 感恩心。 你先生是病人,人家给你表演一个病人,糖尿病、高血压,真讨厌,你得这种病,我治不好你的病,有这种大夫吗? 你治不好病人的病,你就应该惭愧,你不仅不惭愧,你还骂这个病人,你看你得这个糖尿病,你怎麽得上高血压? 人家来看的就是高血压,你问谁? 明白这个道理吧? 你先生表演成一个病人来到你面前希望你给他治。 自度就能度他,度他就是自度,你把先生的病治好了,谁得利益? 您得利益,您的菩提道深了,您的修学水準有提高,你辩才无碍,你真诚心出来,你把对方感通了,你不得给先生磕头吗? 这麽难啃的一个梨核子让你给碰到了,对不对? 《了凡四训》上说,克己从哪克? 从难克处克将去。 难能可贵,先生难,真不好度,不好让他改变,所以他可贵,逆增上缘。 你能把这种病都治好了,以后糖尿病你还发愁吗? 以后高血压到你这来,你还治不了吗? 以后别人有问题,你帮不了别人吗? 你是大夫,你治不好病人,你反而还骂这个病人,还说病人为什麽得这个病,问谁呀? 您得问问您自己。 所以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我们第一个要有惭愧心。 心现识变,都是您的阿赖耶识在缘聚成的时候变现出这种景象,这些景象出来就是教育你、告诉你今天你心裡有病,你还缺这几门课,你还不够至诚,你还没有感通的能力,你没有把你身边的人度化,你没有慈悲心,你没有这种智慧,都是您先生告诉您。 他就是一面镜子,他抽烟也罢、打赌也罢、弄游戏机也罢,照的是谁的病? 是您的病。 你脸上有个疙瘩,镜子上给你反映出一个疙瘩,你不把你的疙瘩治好,你老抠那镜子上的疙瘩干什麽? 你脸上的疙瘩治好了,镜子上的疙瘩就没了。 你得感谢这镜子告诉你脸上有疙瘩,然后回去抹点什麽东西给它治好,您要这麽看待先生的出现。 这种感恩,你这一篇当中,没有一句话感恩先生。 我希望你,回去以后还用这麽张纸,还用这麽多字,把你先生值得感恩的地方再写一写,寄给我。 当你把你先生,夫妻这麽一载这麽长时间,他对您的关爱、他对您的帮助,你们俩相濡以沫、风雨同舟的岁岁月月和点点滴滴写出来的时候,你这个答桉就有了。 感情不好,不可能走进一家,你今天只看到人家的不好,看不到人家过去对你的恩情,你一点感恩的心都没有。 什麽意思? 感恩都没有,福薄到没法再薄了。 什麽人福最薄? 不知道感恩的人;什麽人福最厚? 知道感恩的人。 那你为什麽没有这种福,存着感恩心来看先生? 福到哪求? 福自己求,你看先生这个问题,你不知道感恩先生,是你自己福薄的表现。 福到哪去了? 被什麽挡住? 你本来有圆满的智慧跟福报,什麽东西障碍住了? 自私自利。 自己的习惯、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方法把你的福挡住了,自狭其量,自拒其福。 把什麽量给狭住了? 心量,先生都不能包容,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你怎麽跟别人相处? 而且先生是依报,你是正报,依报随着正报转,依报不好,问题不在依报上,你正报出问题。 他是一面镜子,得感谢人家,你出问题了。 他是大夫,来给你看病,你没有病人家不来;同时你是大夫他是病人,你要看不好人家病,你得生惭愧心。 互为医患,教学相长,他是病人,你是大夫;他是大夫,你是病人,是一不是二,知道这道理吧? 镜子裡你是病人,他就是大夫;镜子外他是大夫,你就是病人。 这个华严境界就说是一,病人跟大夫,当其不动念时,孰为病人,孰为大夫? 所以先生的问题就是你的问题,是一不是二。 所以这封信你应该写给你自己,我怎麽那麽福薄,我就赶上抽烟的先生? 我怎麽就那麽福薄,他就天天打游戏机? 我怎麽就那麽福薄,他就天天赌马? 福到哪去了? 自私自利。 发布时间:2017-06-14 12:52:48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8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