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没有成就之前,一定要广修供养 内容: 在修行没有成就前,一定要广修供养。 在唐朝,有位叫悟达国师,他在没有当国师前,曾经侍候过一个生病的梵僧,他生了大病,悟达国师就帮他护理,直到他病愈。 梵僧病好后,就告诉他,说,如果以后遇到事情,无法解决时,可以来到四川某地的山上来找我。 我可以帮你。 后来悟达国师因为当了国师后,起了傲慢心,过去的恶业现前,膝盖生了人面疮,这个人面疮每天都要吃酒喝肉,不然就痛苦难挡。 悟达国师没有办法,虽然是国师了,他就想起来梵僧讲的话。 就到了四川来找他,结果真的找到了他。 然后用三昧水给他一抹,化解了过去的恶缘,这个病就好了。 原来这个梵僧,是迦诺迦尊者。 和悟达国师相类似的,玄奘大师也照顾过一个病僧,后来病僧就传给他心经。 靠着心经的加持力,玄奘大师去印度取经路上,克服了许多障碍。 这里讲到和圣者结缘,是很重要的。 要亲近有德者,智慧者。 供养是结缘最好的一种方式。 尤其是供养出家人。 法华经讲到,什么是大宝。 世界上最宝贵的是什么? 法华经说,以菩萨为大宝故。 菩萨是大宝,最珍贵的,就是发心的菩萨。 有菩萨的存在,是这个时代众生的福报。 那菩萨游戏人间,以各种身份示现,而出家人形象最多。 我们供养出家人,这个功德很大,不可思议。 佛在法灭经中讲到,人的寿命到十岁时,佛法就灭亡了。 那这时菩萨罗汉都不来到这个人间度化众生,都隐居山林了。 人的福报少了,连菩萨罗汉都见不到。 见不到,就培不到福田,清净的解脱福田。 你想看,这个世界上,那种形象代表的解脱,就是出家人的清净形象。 能供养到佛,供养到菩萨。 这需要大福报。 供米给一千家寺院,其中一定有一尊菩萨被我们供养到。 为什么? 菩萨慈悲啊。 以前天童寺举行千僧斋,弥勒菩萨慈悲,就来应供。 五台山也是一样,文殊菩萨来应供。 菩萨来应供,是给众生种下福田。 众生想要出离,想要解脱,想要福德智慧,所以菩萨就慈悲,来接受我们的供养。 这是菩萨的慈悲。 因我们的心,而感应菩萨来应供。 在修行未成就前,要多护法。 佛教有尊护法神,就是韦驮菩萨。 韦驮菩萨有护法的愿力。 转轮圣王生了一千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发愿要出家成佛,最后一个孩子就说了,你们都成佛,成佛后我来护持你,直到最后我才成佛。 这个是韦驮菩萨的愿力。 菩萨何其多,但知道的,被供养的,也不多。 而韦驮菩萨也是一个,这是因为他发心护法。 那我们在没有成就前,一定要发心护法,护持出家人,护持修行人用功办道。 以后呢,这个缘分深了,你要修行时,就有人来护持你。 古人讲的,修慧不修福报,罗汉应供薄。 没有修福报,就怕证果了,去托钵还是没有人来供养你。 这就是在因地修行时,要多供养结缘就显得很重要。 在佛陀时代,有个比丘,有次生病了,没有人照顾。 佛陀来了,问他,他说,我因为以前没有去照顾别人,导致现在我生病了,也没有人来照顾我。 佛陀就亲自照顾他,给他熬药。 我们要多种下一些因,利益他人的因,以后这个果,就是别人会利益于我们。 这也是因果的规律。 发布时间:2017-06-13 21:16:3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