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情绪如潮,升起落下 内容: 清晨醒来,还没到早课时间,躺在床上,突然又想起老公这两年来干的几件蠢事,把家里仅剩的一点存款都挥霍出去了,害得我只好一个人扛房贷,真是苦不堪言,心里好难受。 “明知道有风险,还去干,你真是笨! ”“一大清早的,你能不能不说! ”老公气冲冲地反击我。 是的,我不开心,他也不好受,为什么我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呢? “这是命,认了吧! ”(阿Q精神法)“就当破财消灾吧! ”(这财也破得太彻底了)“就当前世欠别人的吧! ”(也真欠得太多了)一番自我疏导后,仍感觉很无力。 我再不从这种反反复复的情绪里走出来,还是修行吗! 是时候重新认识一下已经陪伴了自己三十年的老公以及“我”了——一、夫妻是前缘,情缘、孽缘,无缘不聚! 共同的业力令我们今生相伴,不要去羡慕别人的老公如何能干,里外一把手。 也不要再定义老公就应该顶天立地,让妻子小鸟依人了。 这不是规律。 我们都深陷无明,幸运的是,我已经加入三级修学,接受了正信的佛法,他也许还在等待我的接引,以认识三宝,亲近善知识,走向解脱之路呢。 可我却如此情绪化,如何能让他相信佛法,修学佛法呢? 惭愧啊! 二、要感恩他! 若不是嫁了他,我能从偏远的小县城里走出来,能有机会接触到佛法,走进三级修学吗? 这可是究竟的利益啊! 失掉的钱财就由它去吧,老公不是故意犯错,他也是身不由己。 法义说一切众生皆是我父母。 对,他也是众生之一。 应转念把他视为父母,生起感恩之心去面对,也只有这样,才不会觉得生活如此令人疲惫! 三、他判断失误,损失钱财时,我也在场啊,为何还抱怨? 我的正念、定力去哪了? 那时我刚升同修班,凡夫心的力量太强了,我招架不住——这是借口。 同喜班时,已学习了《佛教的财富观》,我了解什么是正命的工作,知道赚钱也要遵循因缘因果,财为“五家”共有,不是想赚就赚的。 我既了解正见,为何还不懂理财呢? 罪魁祸首仍是贪嗔痴! 是巨大的贪念令我们不假思索地干了如此愚蠢且无可挽回的事! 可见法义的确需要轮番修才能转变成自己固有的观念。 四、当初以为满足他的要求,能让他得到一时的快乐就是菩萨行,还觉得自己很慈悲,事后才深深明白,惟有以智慧来支撑慈悲心,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而智慧来源于何处? 那就是要将佛法正见通通转变成为自己的观念,依教奉行。 看来我再不能水过鸭背(广东歇后语:形容事后没留一点痕迹),继续做闻法漏器了。 五、如何才能从这反复的情绪中走出来呢? 八步骤第五步告诉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佛法智慧的关键在于解决情绪。 用正确认识去观察生活中的事件,便会发现都与佛法智慧相一致,因而没必要起情绪。 若没有情绪干扰,处理问题自然会游刃有余。 情绪如潮,升起落下,唯有依教奉行,才能学做情绪的主人! 发布时间:2017-06-06 02:16:5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8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