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做梦的原因 不外乎五种 内容: 梦(资料图)佛法论梦之起缘,约分为五:一想,二忆,三病,四曾更(经验影像),五行引起(未来事实)。 梦之起作用者,乃独头意识,亦称独影意识。 相当于心理学上之潜意识。 意识具分别明了功能,独头意识乃意识之影子。 独于睡眠昏迷,乃至静定境中,自起作用。 兹分论五种梦缘:一、想梦者如思想专精,意思胶着于人事物欲等,于睡眠时即现梦境。 但只能影射事物,或梦境独影中,联合生理病态,以及过去经验等,支离破碎之残存记忆,而构成梦境。 其最明显之例,如男女相思,易形梦寐。 此皆想之成梦也。 二、忆梦者亦近于想,而忆之与想,功能不同。 想者,意识起思想作用;忆者,于人事物欲,或见、闻、觉、知之事,习惯已深,无须意识运思,不期然如有事存心。 例如陆放翁诗云:“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唐人诗云:“行过疏篱到小桥,绿杨阴里有红娇。 分明眼界无分别,安置心头未肯消。 ”此等所谓心头未肯消者,即忆念现象也。 复如李后主词云:“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皆忆念至深之现象也,凡此形梦寐者,忆梦也。 三、病梦者如饮食停滞,生理障碍而梦重魇,或被人追逐而足步艰难。 又如血液不清、湿盛者,则梦水。 生理发炎、火盛者,则梦火。 血液循环太速、风气盛者,则梦飞翔。 如血压高而梦冲举,血压低而梦下堕,肝病梦色青蓝,心病梦色红紫,脾病梦色黄,肺病梦色白,肾病梦色黑,乃至恐怖惊悸而梦恶,喜悦欢欣而梦祥,皆可统摄于病。 亦可通于前之二者。 四、曾更梦者即于前三种梦象,或牵连过去经验而成梦,或前尘影事,于梦中重温,故梦中之见、闻、觉、知,绝少有超过平常知识经验之印象者。 有之,则非梦所诠矣。 五、引起梦者非常情所可测,如梦入素未历之境,素不相识之人,素无经验之事等,但经若干时日,身之所接,悉与梦符,此即梦有引起之作用也。 此种梦理,须研究佛法,知夫“三界唯心,一切唯识。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 ”究明此理,方知心意识与如来藏性之用,具足一切,遍含三际,含裹十分方矣。 人如能常空其意念,如庞居士所云:“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 ”念念之间,于过去不留,未来不逆,现在不住,忽然三际托空,意识不行,则于应缘动作间,但前五识(即五官直接感觉,不再缘意识分别之知觉),对境起用,则此心如无,此身如一真空之球或瓶等,即唯识学所谓之现量境,小乘之人空境,可得现前。 此时对缘外境,一切皆如梦中。 视山河大地人物动作声音等,皆如活动影象。 不但对外境他物觉其如梦、如幻、如影,即我此身心亦同于诸梦。 动静行为,皆能行所无事,如永嘉云:“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岂不乐哉! 虽然,此犹梦语。 必曰“百尺竿头须进步,空花镜里莫藏身。 ”迨至远离颠倒梦想,得究竟涅槃,方可出世入世,一切自在矣。 发布时间:2017-05-29 01:57:5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