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耐得住寂寞才有成就 内容: 有些人会误解,出家后就很自由。 其实出家后的规矩比在家要多。 尤其是禅宗丛林的那一套修行方法。 首先要很严格,甚至严格到苛刻。 好像部队一样,军令如山。 而严格的过程就是破除我执的过程,就是你不能有自己的一套,必须要学会降伏。 在家人修行和出家人不一样,出家是要完全约束自己,能约束自己才能成就。 在家人就比较随便了。 不仅是学佛,但凡世俗成就很高的人,都有很强的约束力。 这里就讲几点,大家共勉。 人的寿命都差不多,为什么寿夭穷通不同,福报不同。 有的人富贵,有的人贫贱,有的愚痴,有的有智慧。 这其实都是修来的。 那怎么修? 事业有所成就的,都有几点,第一,生活很朴素。 越是贫穷的地方,浪费的习气更重。 暴发户为什么成为贬义词,因为他浪费的习气。 没钱时习气还藏着,有钱浪费习气就出来了。 你看真正富贵的人,往往是很节约,惜福的。 社会上人是如此,出家人更是如此。 因为他惜福,所以福报就留着,不用拼命为了生计奔波,而没有办法修行。 为生计奔波,又贫穷,就因为浪费,有许多不好的习气,比如大吃大喝,抽烟喝酒等,这些都能浪费福报。 第二个,生活的惜福,就影响人的生活作风,就是简单朴素。 财富有很多种,其中时间就是一种。 但世俗人很容易浪费时间。 聊天,喝茶,看看电视,现在有手机了,什么新闻都有,东看西看,时间就一点点地消失了。 时间的浪费,都不是大面积的,而是细节上浪费很多。 作为真正的行者,要把修学佛法的时间作为很大的部分。 其中包括背经,念经等。 可是每天只有二十四小时,那怎么办,就要减少不必要的社交,聊天等。 这些都是虚耗光阴。 不管是世间的成就,艺术家,作家,还是科学家,或者是出世间的成就,修道有成。 这里头就要有个功夫,耐得住清贫和寂寞。 西方人讲的,好的作家要有一个好的屁股,就是要有耐心,坐得住,熬得住。 能定得住。 世间太多消耗我们时间的东西。 楞严经讲,人的六根就是贼,偷走了自性的宝藏。 比如眼根,人的眼睛贪于色,爱看电视,逛街,为了好看,千挑百选。 这也要浪费很多时间。 耳根贪于声,有些人弄流行音乐,弄得人心发狂。 舌根贪于味,为了好吃的,杀生,每天为了吃的,占用了多少时间。 身贪男女触觉,就有了男女情欲。 意根,爱看新闻,社会评论,总总,一份报纸就打消半天时光。 这也是意根惹得祸。 或者有些人天天看新闻,国内外,也浪费很多时间。 所以人的六根而产生的欲望,都在偷走我们宝贵的精气神。 也让我们迷失。 修行要都摄六根,就是管好自己的六根,不要到处跑,要把心收回来。 这就很困难了。 比如意根来讲,人一没事做,就看电视,聊天,呼朋唤友,这就是意根作用。 六根清净后,对社会上种种色相,种种欲望都不爱贪着。 要六根清净,就要多念法华经。 不然人都会被物转。 你看,人都有一种储蓄的观念,都喜欢收藏,不仅钱财,不然就是物,收一堆。 这其实是被物转。 我很想不通有些人对古董特别感兴趣。 这其实是意根不清净的作用。 人有这些收藏的嗜好,都是意根污浊的表现。 因为他没有发觉出自身的宝藏,倒是向外去求宝。 开悟的人,境界之高,在于他六根已经不贪着这些外在的东西。 因为不贪着,他就不会消耗很多精气神。 好比人为了存宝贝,都要用各种方法来。 人在拥有这些物质时,这个执着的心,就消耗自己精气神。 我们六根不清净,导致追求的很多东西,都是带着染污的。 可是你看不到。 因为没有开发内心的宝藏。 可是要找出这内心的宝藏,是多么不容易,就要一步步来。 如果刚学佛的,先从地藏经开始。 地藏经属于华严经的部分,然后入华严经。 华严经讲的,就是我们自性宝藏的相貌。 我们对佛有个赞叹,“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这个佛,不是指释迦佛,我们每个人的自性宝藏。 你有这个色身,就有这个宝藏。 人最宝贵的,就是这色身,你去天上天下,十方世界找,你能找到一个比色身更好的东西吗? 没有的。 用世间所有的珠宝来跟你的色身换,你也不肯。 可见色身是宝贵的。 那宝贵的色身,应该要用来修行。 不要用来浪费了。 这时就需要佛法的熏陶。 怎么熏陶,多去禅宗寺院,去体验,去念经。 古人讲,开悟的人,是要九朝天子命,七代状元才。 福报是要很大的,所以要培福报,这很重要。 生活要简单,目标要明确,要朴素,你才能有精气神来培福报。 发布时间:2017-05-16 10:24:38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7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