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圆成法师:为什么智慧要很长时间才能开启得到呢? 内容: 智慧来源为什么智慧很慢才能得到呢? “因为容易吸收的知性知识,必须转化为感性的,或潜意识的知识。 ”我们平常吸收的都叫知性知识。 如学广论、或者听老师讲,或者自己看书或者经过讨论,这些都叫知性知识! 世间学的都是知性知识! 学了知性知识后去实践。 实践到什么程度呢? 如开车、煮饭一样,不必动脑筋,自然的反应到时就会开得很好,煮得很好,别人问起怎么做的,自己也不知道,到时候自然做得很好,这就是智慧。 所以经论上提到有一种智慧叫做“俱生慧”,什么叫俱生慧? 俱生跟分别两个是相对的。 俱生慧是一见到境,不但能自然而然的反应,而且能恰如其分、圆满无碍的解决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有这种俱生慧呢? 书中的大师告诉我们要怎么办呢? 他说:“知性知识必须转化,变成感性的、潜意识的知识。 “情绪”这东西是不必想的;“潜意识”里很多东西是自然的,所以“一旦转化好了,这种印象就是永久的。 ”下面有一句话就说明了如何转化,大师说:“这种反应的必要催化剂就是行为实践。 ”也就是说,对于知性知识,了解道理以后要实际去做,做了以后它就转化过来了;转化过来以后它就变成永久的,或者变成感性的,或者变成潜意识的。 所以大师接着说:“没有行动,观念就会萎缩、褪色,理论性的知识没有实际应用还是不够的。 ”我告诉你们这个大师是佛菩萨,只是菩萨的位阶有高有低,如果你们仔细玩味大师的话会看得见这个事实。 认识大师、佛菩萨告诉我们的道理后,回过头来看看现在学广论,如果仅止于文字上,能言善道,是不是智慧呢? 很显然,那只是知性知识! 在座很多人参加过八关斋戒、精进佛七,皈依真正生起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呢? 这只有自己知道,那时候很清楚,这个感受是有皈依的内涵、有皈依的量。 否则平日高谈皈依,真正对境时派上用场,惟有皈依生起才谈得到生起正见。 再继续看《前世今生》大师所讲的话。 大师说:“平衡与和谐如今都被忽略。 ”这本书一再强调“世间是需要平衡与和谐的。 ”然而,现在的世间,所呈现出来的都在破坏,都在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因此,忽略了应有的平稳与和谐,但它却是智慧的根本。 如果我们任何事情都做得太过了会怎样呢? 大师以二大段话说明,他说:“自然界是平衡的。 野兽只会破坏一小点地方,生态系统不会被一次摧毁殆尽。 植物被吃掉,又长出来。 食物来源被消耗,又获得补充。 有花可供欣赏,有水果可以吃,但根还留在土里。 ”又说:“人类还没有学会平衡,更别说实行了。 然而却先被贪婪和野心所驱使,为恐惧所役使。 照这种方式下去终有一天会毁了自己。 但自然界会生存下来;至少植物会。 ”读来真令我们悚然,大家想想看如果人类没有学会、没有实行平衡,轮回在三界之内永远是这种状态——成、住、坏,最后坏掉了。 发布时间:2017-05-12 17:22:0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7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