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虚云老和尚:学佛要一门深入 不可分心 内容: 《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位位都是经过久远劫来,长期修习才成功的。 我们生死心不切,不发长远心,病来知念生死,病好道念就退了。 所以《楞严经》说:“凡夫修行,如隔日疟”,病时有道,病退无道,无明起时如疟,退则好人,故要努力精进,生忏悔心,坚固心,不要今日三明日四,修行要一门深入,以一门为正,诸门为助。 各修一门,彼此不互谤,谤法、轻法、慢法都不对。 你我真为生死学佛之人。 不可不仔细。 慎勿暴弃。 法门虽多。 门门都是了生死的。 故楞严经云。 “归元性无二。 方便有多门。 ”所以二十五圣各专一门。 故云一门深入。 若一圣贪习多门。 犹恐不得圆通。 故持六十二亿恒河沙法王子名。 不及受持一观音名号也。 每叹学道之士。 难增进胜益。 多由偷心不歇。 喜贪便宜。 今日参禅。 明日念佛。 或持密咒。 广及多门。 不审正助。 刻刻转换门庭。 妄希成佛。 毫无佛行。 造诸魔业。 共为魔眷。 待至皓首无成。 反为讪谤正法。 复次佛门略开十宗。 四十余派。 而以禅净律密四宗。 摄机较广。 善知识。 佛境如王都。 各宗如通都大路。 任何一路。 皆能觐王。 众生散处四方。 由于出发之点。 各个不同。 然而到达王所。 却是一样有效。 金刚经云。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但吾人若今日向这路一逛。 明日又向那路一逛。 流离浪荡。 则终无到达之期。 六祖云。 “离道别觅道。 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 到头还自懊。 ”垂诫深矣。 所以吾人要一门深入。 不可分心。 不可退转。 如鼠龁棺材。 但从一处用力。 久自得出。 若欲旁通余宗。 自须识其主伴。 禅宗的行人。 便应以禅宗法门为主。 余宗教理为伴。 净土宗的行人。 便应以净土法门为主。 余宗教理为伴。 律宗密宗亦复如是。 方免韩卢逐块之弊。 佛门戒律。 各宗皆须严持。 识主伴如行路知方向。 持戒律如行路有资粮。 宗趣虽然不同。 到头还是一样。 所谓“归元性无二。 方便有多门”也。 信心既具。 便要择定一个法门来修持。 切不可朝秦暮楚。 不论念佛也好。 持咒也好。 参禅也好。 总要认定一门。 蓦直干去。 永不退悔。 今天不成功。 明天一样干。 今年不成功。 明年一样干。 今世不成功。 来世一样干。 沩山老人所谓。 “生生若能不退。 佛阶决定可期。 ”有等人打不定主意。 今天听那位善知识说念佛好。 又念两天佛。 明天听某位善知识说参禅好。 又参两天禅。 东弄弄。 西弄弄。 一生弄到死。 总弄不出半点“名堂”。 岂不冤哉枉也。 发布时间:2017-05-02 12:25:1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7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