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创建道场:香港佛教律仪净苑之讲座 内容: 第九章 创建道场香港佛教律仪净苑之讲座(一)香港佛教律仪净苑成立到现在,每年春秋二季办佛学班、仪规班、静坐班. 第一届举办之后,风雨无阻,定期开班,至今已举办了三十八届,学子一万多人。 除了周六,白天一般不上课,基本上是利用晚上一个半至两个小时。 法师的安排是:星期二诵经,星期四是佛学班,星期五是仪规班,星期六则是静坐班。 凡参加过仪规班的同学都会记得法师的教诲,懂得仪规是佛法的象征,来律仪净苑学习也是对佛法的一种实践。 在这里,同学们睁开了第三只眼,讲的是对数字的概念。 在现代化的商业社会里,数字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但是行动的结果,也是评量的工具,而佛学里的数字,却与每个修行人的行为准则有关,每一个数字都代表着一条戒。 在此不免联想到二十多年前,法师在仪规班裡,由浅入深,从一讲起,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邪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教导同学们,作为佛子,要守五戒,这是做人之根本。 又有一次,法师说:七众佛弟子都要学习佛陀的觉悟,待人接物,威仪动态。 所讲有三千威仪、八万四千细行,那是从比丘二百五十条戒计起。 由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每一项都有二百五十威仪,所以二百五十乘四就是一千(威仪)。 再乘以菩萨的三聚净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及饶益有情戒,一千(威仪)乘三(三聚净戒)总数就是三千(威仪)。 以上所谓的三千威仪是「粗」的,详「细」分起来还有八万四千细行,计算如下:七支〔即身三(杀生、偷盗、邪淫)与口四(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有贪、瞋、痴,加上等分(即贪行、瞋行、痴行等烦恼),合共有四。 七(支)乘四就是二十八。 最后将三千(威仪)再乘以二十八就是八万四千细行。 无论是「粗」的三千或「细」的八万四千,都是从我们身、口、意三业产生出来的。 说的又是数字。 难怪法师说,若要收摄身、口、意三业,首先要学威仪。 所谓:有威可敬,有仪可学,要从「威仪」这方面做起,我们的举止动静便有分寸。 有学员吃惊的砸舌,脸上明显写著“做得到吗? 这么多戒行! ”又有同学举手发言:“法师,没想到我们的身口意会造这么多业,有什么捷径来消业吗? ”法师开示说:“要消业,就要去恶行善,持戒有这个作用,把身口意保护好,一切的威仪动态就能上轨道了……。 不要把戒看成逼迫,你会觉得苦;反过来说,若把戒看成是你的护法神,令你防患于未然,就会觉得甘甜。 ”衍慈法师讲法简单明瞭,朴素易懂,她脸上的微笑彷彿是第二种语言,亲切动人,让人感受到佛门的慈悲与智慧。 阿弥陀佛(待续) 发布时间:2017-03-21 12:29:1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