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调整发心,重获做义工的法喜 内容: 加入三级修学前,每次参加学佛沙龙,看到穿绿马甲的义工忙前忙后,都心生羡慕和向往。 想着哪天自己也能穿上绿马甲做义工那该多好啊! 同喜班三个月后,我如愿以偿地穿上了绿马甲,成为了定慧寺学佛沙龙的一名护持义工。 每次做义工我都很积极,搬桌椅、调试投影仪、签到、引导……看到文字版的沙龙护持流程操作性不强,我与班级师兄把每个细节都拍成照片,让流程看起来非常直观;发现插线板电源线太短,使用不方便,我就买了一个足够长的……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沙龙护持当中,很有干劲。 几个月后,我发觉自己的热情渐渐褪去,对“绿马甲”的那份向往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漠然,把每月一次的沙龙护持当做任务在完成。 因为这么多次下来,我觉得所谓的沙龙护持无非是布置场地、调试设备、签到表拍照再上传,然后发几句不痛不痒的评价,如此,一场沙龙就算结束了。 我感到无聊,感觉到轮回式重复的枯燥。 我在想,为什么会这样? 哪里出问题了? 我不是在学佛吗? 不是要服务大众吗? 不是要利益众生吗? 怎么才服务几个月就不愿意做了? 利益众生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还是新鲜感过去了? 是我道心不够坚定? 还是我没有生起慈悲心? 似乎都不是,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学了导师今年院庆上的开示,其中的几句话点醒了我,让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导师说,有些沙龙开得很热闹,但进班修学的人不多。 我突然明白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儿了。 回顾几个月的沙龙护持,确实挺热闹,但是,我用心了吗? 领会护持义工的真正内涵吗? 我接引师兄们了解三级修学了吗? 哪些学员是第一次来,哪些学员是来过两次以上的? 哪些是有佛法基础的? 哪些是佛法小白? 他们有多少人知道三级修学? 又有多少人愿意系统修学? 这些问题我都没有答案。 嘴上说利益众生,可是做护持义工十几次了,那么多众生那么多次出现在我面前,我竟然没有去接引和利益。 做义工之所以产生退心,是因为我把它当做任务在完成,只关注做事的结果,没有明白举办沙龙的目的是什么,更没有理解护持义工应以怎样的发心去做事。 为利益众生做事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概念上,并没有落实到心行上、行动上。 我一直按照凡夫心的习惯在“服务大众”,所以时间一长就烦了,就没有热情去做了。 布置场地只是护持的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全部,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接引有缘人进入三级修学。 做义工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学员,每位学员都是一部精彩的书。 怀着一颗利益对方的心去读每一本书,永远都不会厌倦,这样的义工行才有生命力。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马上调整发心。 又一次护持沙龙,还是像以前一样布置场地,不同的是,我尝试着去关注每一位学员,用心倾听他们的分享,关注他们的每一次发言。 这次,我发现有一名学员在整场沙龙中表现出色,而且十分认同佛法。 沙龙结束后,我短暂地与他交流了几句,了解到他虽然知道三级修学,但对于进入三级修学心存顾虑,担心时间不够分配。 因为沙龙结束后还需要整理场地、做结行,所以我没有与他过多交流。 当天回到家,我在签到表上找到他的电话,很顺利地联系到他。 我跟他讲了自己进入三级修学的因缘,讲到三级修学的种种好,讲到佛法的殊胜。 最终,他决定填写申请表,正式申请加入修学。 一个月后,我再次去护持沙龙,发现那位学员仍在。 他感谢我接引他进入修学,只差一个环节就可以进班学习了,并告诉我他元旦已经在西园寺皈依。 我心中十分欢喜,看了一眼签到表,这是他第八次参加沙龙了。 这个数字给了我信心和动力,如果参加沙龙的学员都有如此高的回头率,菩提花开满世界应该不是难事。 八次,对于那位学员来说,佛法也许就会改变他的生活和命运,甚至还可能会改变他周围亲戚、朋友的命运和生活。 还有一次护持沙龙,关注到一位女孩,分享的内容比较有深度。 沙龙结束后,我加了她微信,通过聊天知道她在南京拜了师父,自己在家读《金刚经》已经5年了。 她第一次参加学佛沙龙,感觉同修之间讨论问题比一个人在家读经效果好很多,很想加入修学,但不知道有哪些门槛,也没有合适的人接引。 我欣然同意帮助她,把加入修学的条件告诉了她,她对我感激不尽,说要尽快进入三级修学。 交流中,我体会到她对佛法的那份渴求,正苦苦地找不到合适的修学的地方。 此刻,我真正理解了导师的那句话“佛法那么好,知道的人那么少”。 通过这两件事,我做了如理思维:如果我们几位义工每人都能接引一名学员,每期沙龙就会接引更多的学员进入修学。 我发愿要用心护持好每场沙龙,去发现每一粒菩提种子,为实现导师无尽心灯照大千的悲愿尽一份力。 感恩三宝,感恩导师,感恩三级修学,感恩师兄们! 发布时间:2017-02-28 22:44:4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