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答疑解惑:读诵佛经的功德 内容: 用心去读诵,无形中就在内心中播下了福慧的种子,无量功德就从这里出生1。 网友:我现在在一个不适合自己的地方,备受冷眼,总想在这个地方出人头地。 其实,我的才华可以走到更大的舞台和世界,我目前却舍弃不掉现在的这个地方。 无数次想舍弃,还是坚持了两年,这种坚持已经变成无谓的执念了吧? 真的很煎熬,一时半会也解决不了。 我只想让自己平静一些,求指点。 学诚法师: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在自己能够努力的地方好好努力,而不是在结果上患得患失。 2。 网友:师父,我本能就是特别爱说话,总想受到别人的关注。 大家都夸我是聪明人,但是我觉得自己愚不可及。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样的话,总是夸夸其谈。 我该如何转变这种心态呢? 如何养成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的敏感呢? 学诚法师:说话要有正确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表现自己。 多关心别人,少关注自己。 浸泡在傲慢心和名利心中时,智慧就很乏少了。 3。 网友:法师,请教一个问题,平时在家抄的经书该如何安置? 学诚法师:恭敬供奉于高洁之处。 4。 网友: 顶礼师父,孩子12岁,因为说小动物可怜,他便强忍着一口肉也不吃了,我非常担心这样会影响他身体发育。 请问师父,孩子是不是可以吃三净肉,少吃些肉,这不等于杀生,对吗? 请师父指教。 学诚法师:孩子慈悲心重,家长勿要愚痴面对。 多学习一些素食营养的知识,多给孩子做一些美味又营养的素食来支持他、帮助他,既清净又健康,受益无穷。 5。 网友:师父您好,您能和我说说什么是自尊吗? 学诚法师: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 可是世人往往都是与人针锋相对时,在对方的刺激下才发现“自尊”,其时之“自尊”已不足以唤起别人尊重了。 不是求别人尊重,自己有了尊严,别人才会尊重你。 如何自尊呢? 就是任何事要尽自己的责任,坚守自己做人做事的标准,多学好样子,不学坏样子。 6。 网友:《阿弥陀经》明明说: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便能一心不乱,便能弥陀现前,便能轮回终止,便能往生净土。 何以念佛几十年,而不得弥陀现前,不得轮回终止,不得往生净土? 甚至是越学越糊涂,连个世间英雄也不如。 原因何在? 学诚法师: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学错了,没有把握修行的精要。 修行离不开善知识。 7。 网友:师父,您好! 请问,被小人算计中伤,是该反击还是忍气吞声? 运用佛法该如何对付小人呢? 学诚法师:佛法教给我们的办法,既不是忍气吞声也不是睚眦必报,而是自己转身向上,这才能真正超越这个境界。 佛法不是用来对付外在的敌人的,而是用来降伏自己心中之贼的。 8。 网友: 法师,听说和谤法的人亲近也会下地狱,这是不是真的? 我怀疑自己曾在网上犯下了谤法罪,我担心自己会连累身边的人,我该怎么办? 学诚法师:不要胡思乱想。 好好修行,明辨因果罪福。 9。 网友: 师父好,弟子学佛有两年多了,始终搞不懂一件事情,为什么好多师兄都说诵经有多少多少的功德,弟子不知道这个功德是从哪来的,是什么原理。 学诚法师:你听到一句骂人的话,心里是什么感受? 听到一句温暖的问候,又是什么感受? 读一本世间小说,看到了什么? 读一本佛经,又看到了什么? 我们所见闻觉知的境界,不断熏染着自己的内心,并会影响这颗心,产生苦乐忧喜。 读诵佛经,面对的是清净的境界,熏习的是佛菩萨的慈悲与智慧,若用心去读诵,无形中就在内心中播下了福慧的种子,无量功德就从这里出生。 心的成长,就是功德。 10。 网友:师父,我想问一下,早晚课安排啥内容比较好? 学诚法师: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就好。 最简单的,早上应有皈依发心,晚上要有回向。 11。 网友:顶礼师父! 师父你好,很感恩您一直以来为众生解答问题。 弟子有一个问题,请教您? 弟子想问:我为何会有各种烦恼,烦恼为何会发生,它的根源在哪里? 学诚法师:人有无始烦恼,这是与生俱来的,烦恼的根源就是无明、我执。 唯有通过佛法智慧的观照,才能彻底断除我执、照破无明。 12。 网友:师父我感觉您的回答很多是在用佛法解释解决我们生活里一些困扰,可是有次我去寺院里拜见住持师父,讲到想用佛法来应对身边的事情,住持师父说佛法并不是药物能够拿来就用,它是出世的法,是究竟的法,不能与其它相提并论。 佛法与我们在家人周遭的琐碎事情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 弟子迷惑。 学诚法师:佛法的究竟目的不是为了解决生活琐事,但学习到的佛法是可以用在生活中的。 因为佛法面对的对象是我们的“心”,心明亮了,清净了,很多事情就懂得如何处理。 13。 网友:我是一个脾气糟糕的人,并且爱憎分明。 对于讨厌的人我选择沉默与忍受,对触及我的底线的人我会远离。 佛教人不要有贪嗔痴,有时候觉得做为普通人的自己好难。 学诚法师:佛法就是要我们不断修行,超越人性中的烦恼与缺陷。 14。 网友: 顶礼师父,弟子的问题:“心若灭时,罪亦亡”是不是说佛菩萨没心,佛弟子也应该没心? 可是弟子觉得:凡夫有心,是凡夫心,执迷外界,随之造作;观音菩萨也有心,观世间音声,体察众生,随声救苦,那观音菩萨是不是有心能分别也造作? 只不过观世音菩萨有智慧,做的都是好事。 是吗? 请师父慈悲开示。 学诚法师: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体证到一切有为法皆为虚幻的空性,人也是“空”的,罪自然也是“空”的。 但这个“灭”“亡”“空”的意思,并不是平常人理解的“没有”。 所以,我们不能从字面上去学佛,用自己现有的知见和逻辑来解释佛经。 15。 网友:顶礼学诚师父! 弟子有一事不明白,修禅定,是指的诵经、礼佛,还是指的打坐? 我刚刚皈依不久,在家居士能受持么? 感恩师父慈悲开示。 学诚法师:若到真正定心成就,行住坐卧常在禅定,但入手工夫在于静坐。 想要修禅定,需要以闻思、持戒为基础,否则便犹如建空中楼阁。 初皈依者应当多去寺里学习、承担,好好打基础。 16。 网友:顶礼师父,问:大年初一去庙里拜佛,越早越好吗? 学诚法师:诚心、敬心就好。 17。 网友:为什么我的佛缘这么浅? 学诚法师:来到这里,就是有缘。 18。 网友:师父,在单位里领导不看好,同事不喜欢我,老拿话损我,我感觉自己可有可无的,这世界多我一个和少我一个有什么差别啊,地球离了我照样转。 学诚法师:我们要为自己负责了。 19。 网友:顶礼法师,三周后有一场很重要的考事业单位的考试,我是在两周之前开始知道准备的,家人对我期望很大,但是不会的要学的东西太多了,竞争激烈,时间又紧,没什么优势的我,想放弃又不甘心,颓废了一星期,如何是好? 学诚法师:努力一试又何妨? 20。 网友:师父,要怎么才能使自己的内心拥有智慧呢。 学诚法师:慢慢学了。 21。 网友:南无阿弥陀佛! 顶礼大和尚! 善知识的标准是什么呢? 恳请大和尚慈悲为怀推荐一下当今的善知识。 弟子顶礼! 学诚法师:http://t. cn/RwipIXM。 22。 网友:请问师父,因为自己的认知有限,对佛法和其它知识的领悟也是有限,甚至会发现好像原来以为对的现在又错了,容易产生迷茫。 到底应该依据什么去修行和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是到了现实中执行时会遇到很多细节问题和挫折。 即使自己以为是善意,但又可能是我执? 该怎么办? 学诚法师:要多亲近善师善友。 23。 网友:师父,如何知道修行的方法和道理,又如何判断自己修行是不是如法,是否适合自己,请师父慈悲开示! 学诚法师:所以修行的前提,一定要找到善知识。 24。 网友: 顶礼法师,弟子心中极其困惑,我有一十年好友(20岁-30岁),主要在我买房子时因其骗我,再加之和其在一块时,经常受骗受气,半年前断然和其绝交,今其希望和好,理性上弟子不愿意,感性上毕竟一块长大,弟子也希望和好,困苦困惑。 学诚法师:远离恶友,亲近善友,增长悲智。 25。 网友:顶礼师父,有个问题想请师父开示一下,家里供奉的瓷器的观世音菩萨,年久供奉在佛台上,沾上了灰尘,有些部位瓷器表面有发黑,我用专门的干净的笔刷轻轻刷,没有效果。 我想用酒精棉球来擦拭,轻轻擦几下,换一个棉球,多用一些酒精棉球,不知道这样做是否会不恭敬? 菩萨脸部可以擦吗? 学诚法师:很好,可以擦。 26。 网友:顶礼师父我刚到境外工作一两周,突遇急病,医生昨晚让我住院,今天立即手术,我拒绝了。 他们完全是看血液指标行事,但我明显觉得身体有好转了,并且认为这次病是个成熟的果,正是我面对无常境界很好地修炼,如果自愈自是好,真的去了也是因果自受。 这样想,可以么? 感恩师父! 学诚法师:可以去看看中医。 发布时间:2017-01-23 12:26:2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