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考试 内容: 女儿今天期末考试,从昨天晚上就开始忙碌准备着。 让她早点休息,她非要再学会。 这次考试刚好赶到周末,放了三天假,我看她不休息,很不满地责怪她:早干什么去了,现在才知道学习。 今天一早,她破天荒地又早早起来背英语。 我还带着嘲笑的口气说她:“这么早就起来了,以前怎么叫你都不起。 ”孩子的回答是:今天就要考了,能不再准备一下吗? 接下来,跟孩子的一段对话惊醒了我。 女儿说:“妈妈,以前考试都是五年级跟三年级的学生混在一起考,今年改成单独考了。 是不是怕三年级的不会,问五年级的学生作弊啊! ”我反问她:“你能保证你三年级的全会,能考100分啊! ”孩子不服气地说:“三年级的课程多简单,我都学到五年级了,就算考不了满分,也比他们强。 ”孩子的话突然让我开始反思。 考试马上就要到来,孩子有了紧迫感,所以才会有昨晚和今早的举动,她想为考试再做一下充分的准备。 孩子感觉学到五年级了,比三年级多学了两年,所以比三年级的孩子强。 我看到了孩子的问题,那我呢? 我在责怪她没有为考试做好准备的时候,我是什么状态呢? 我在做辅助员的时候,是什么状态呢? 我开始检讨自己现在的学习。 学佛两年多,每天学习成了自己必不可少的功课。 自己发心做辅助员、辅导员,还很积极地做义工。 每天要拿出很多时间来修学,不仅要学自己班级的课程,还要学习同喜班的课程,表面上看是很忙碌,很精进。 可是现在想想,每天所做的这些,真的是为自己的生命做准备吗? 凡夫心真是太狡猾了,让自己认为学佛了,每天又都在学习,还挺精进,就是在为生命、为死亡做准备。 可是,就像考试打分一样,自我检验一下,下士道学完了,我对死亡有紧迫感吗? 我生起真切的皈依之心了吗? 我对业果深信不疑了吗? 答案是没有。 我常说孩子,学习是为自己学的,考试只能自己去,谁也代替不了。 我呢? 谁能代替我吗? 真到了要死的那天,能坦然面对吗? 能把握自己的生死,把握死后的去向吗? 再想想这一个多月的辅助工作,再次学习同喜班的课程,以前看不明白,现在能看懂了,感觉有了很大的提升,内心还挺欣喜。 就像五年级的孩子看三年级的孩子一样,自己比人家多学了两年,就产生了慢心。 道理上是比人家懂了很多,可是反问自己,真的把所学的落实到心行上了吗? 真的能用佛法的智慧去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吗? 学了是很多,也只是成了谈资,增强了我慢的心。 所有这些真实地反应了自己修学态度的问题,没有做到真诚、认真、老实。 没有把佛法当作一面镜子、真正看到自己生命中的过患。 学了两年多,能看到自己有病,可最多是个“小感冒”,没有真真切切地认识到,自己就是轮回中的重病患者。 非常感恩孩子这面镜子,让我看到了现在的自己。 如果不能为生命学习,不能把生活当作修行,那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 最终成就的都是凡夫心。 我要好好地检讨自己,从建立真诚、认真、老实的修学态度开始,时时带着觉知的心、检讨自己的心去学习去生活。 发布时间:2017-01-12 20:47:1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