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谁说烟瘾难戒!分享一点我念佛戒烟的感悟 内容: 某位师兄念佛戒烟的感悟(资料图)2012年,我开始接触佛法,次年正式皈依三宝,由于那时未戒烟酒,仅受持了四戒。 受戒后,我便在心里发愿:五年内我一定要戒掉烟酒,受持菩萨戒。 祈请佛菩萨护佑加持! 那时,别说是菩萨戒,就连五戒我都无法持全,因为我不仅抽烟喝酒,量还特别大,烟龄、酒龄均在20年以上。 不但瘾特别重,而且已经成为习惯融入了工作和生活。 特别是烟瘾难戒! 过去我经常和朋友开玩笑说:“一天不吃饭可以,但不能不抽烟。 ”虽是玩笑话,但确实是真实的心理状态。 那时,我认为:酒可以随时放下,但戒烟却想都不敢想。 只好先戒酒,然后再慢慢戒烟。 戒酒过程虽然不难,但是还是有过几次反复,幸得佛菩萨加持,于去年冬月彻底放下饮酒的念头。 然而,戒酒容易戒烟难,心里总有阴影,担心戒烟不成反受其害。 因此戒烟一事始终没有列入计划,甚至连戒烟的念头都未生起过,心里总想着顺其自然。 随着学佛的深入,这种状态给我的生活和修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冲突和烦恼。 我是净业行人,每天除定课外,其他空闲时间持珠念佛、保持净念是最基本最方便的修行方式。 慢慢养成念佛习惯后,既可以充分利用时间积累往生资粮,又可以让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清净内心。 然而,我吸烟的生活方式却与如此好的修行方式冲突了。 吸烟的人口气臭,手亦被污染,若不清理干净即持珠念佛,并非毫无利益,而要先受亵渎之罪! 作为一名佛弟子,我内心对佛法僧三宝的恭敬并未因为吸烟而动摇! 但自己的手和牙齿却因此冲突麻烦不已:在家时,每次吸完烟都得洗手漱口,至多吸三支烟就得刷一次牙;在外面时,就随身带着湿巾纸和矿泉水,麻烦得不得了。 一旦忘记带了又必须得现买,苦恼得不得了。 惭愧生,障碍起,烦恼随,苦相逼! 那段时间吸烟不再是享受,而是麻烦和痛苦! 刚开始时,我一直坚持“吸烟-净手-刷牙-念佛”这种流程,否则吸烟后一持珠念佛,心里面就觉得有失恭敬,生惭愧,起烦恼;若干脆不念佛,觉得浪费时间,懈怠放逸,则更惭愧,更烦恼! 因此,时间长了我就慢慢受不了了,每天要么跟手和牙齿较劲,要么跟吸烟带来的烦恼较劲,实在崩溃! 两权相害取其轻,于是我开始思维如何戒烟。 那时,我正在学习净界法师讲解的《唯识学概要》,刚好学到那个关于“喝咖啡”的举例,隐约明白了第六意识和第七意识如何配合将一个正常的感受分别成想象,然后再恒审思量成我执这一“打妄想”的过程,心中思维“喝咖啡”如是妄想,“吸烟”不也是一样吗? 既然是妄想,那就是假的,根本没必要存在,何况执著! 于是心生一念:吸烟本是假,去假即还真;烟本无须戒,放下即自在。 由此一念便放下了吸烟这一多年积习,而且从未因为不再吸烟有过一丝一毫的戒烟痛苦。 2014年10月,我如愿在庐山东林寺求受在家菩萨戒,成为一名真正的佛子,由此正式走上修菩萨行的大道。 以上就是我通过修学佛法断除多年吸烟积习的过程。 因修学佛法,心生恭敬;因心恭敬,吸烟烦恼现行;为自在故,动念戒烟;见妄想空故,一念放下;佛力加持故,轻松解脱。 仅仅是一念恭敬的发心和坚持,未曾有所求,居然得到了大利益。 既得到了念佛的清净功德和加持,又轻松戒除吸烟这一多年陋习。 试想:若心无恭敬,则以为吸烟不扰念佛,念佛不误吸烟。 一念之差,天壤之别。 佛法不可思议,佛法利益亦不可思议。 因此印光大师在《文钞》中谆谆教导我们:“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这就是我的学佛心得,希望能以此抛砖引玉,对大家修学佛法有所裨益。 祝愿所有同修道友都能以恭敬心修学佛法,不求自得无上利益。 发布时间:2017-01-02 15:37:2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3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