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不把佛法作人情 内容: 而菩萨为利养故。 应答不答。 倒说经律。 文字无前无后。 谤三宝说者。 犯轻垢罪。 为利养、倒说今天倒说相似佛法的,遍地都是念阿弥陀佛,就是助念的时候,非得念四个字,念六个字都不得往生,这根据什么呀,那居士竟然就信得要命,说念四个字才能往生,念六个字不得往生。 我简单的给大家举三个例子,《法华经·如来神力品》,他方的世界的那些菩萨都是称,南无释迦牟尼佛。 《观音菩萨普门品》有个商人引他去取宝吗,他在危难的时候,要叫他称观世音菩萨,大家齐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观无量寿经》的十六观,下品下生,临终不遑念,就是念不了了,叫称无量寿佛,然后呢,乃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这不是有根据吗,都是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释迦牟尼佛,还多得去这样的事情。 为什么就执著念阿弥陀佛才能往生呢? 这岂有此理。 颠倒说法,这真叫颠倒说法。 诸大德,我们讲法要有根据啊。 那个人要断气了,六字太长,我们念四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能跟上,可以。 本来就是六字洪名嘛,为什么一定要念四字呢? 四字是可以,祖师们都说,六字是正,四字也可;现在反过来说:非得要念四个字。 曾经福鼎有一个居士往生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边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然后有个出家师父去了,念一卷《弥陀经》,然后念六个字,完了,他说。 完了,这下完了,白念了。 他说:白念了,这个所有的功德都完了,泡汤了…… 所以说佛法变成这个样子呢,听说了吗? 然后呢,要把死人念热。 四个字才能够把他们念热……你自己热恼嘛。 你一定要把人家念热了,念几分钟摸一下,念几分钟摸一下……你直接弄个热水袋入在头顶上不就完了,烫一下不就熟了嘛,为什么要死人念到热呢。 根据什么? 经典哪有这么种说法的? 他自然的善业,自然的善业。 他的神识从哪个地方出去了,他会显哪种相,或者肚子凉啦,或者胸口不热啦,哪个地方热,哪个地方凉,他也有的说,他会进入哪一道……有这样说法:死尸一定把它念热。 怎么念嘛,他说真的把他念热了那是你把他给摸热的。 当然也有可能,有这样的一个德行。 很多人死得很难看,通过念佛,他会显得很慈善,有这样,有可能,不是没有可能。 助念起这么一个作用。 不是说,叫你把他头顶念热了,念得冒烟啦,怎么可能嘛? 修行靠自己修啊,自己都没修,然后临终就找几个人,拼命在那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那就热啦,就往生啦? 往生肯定是往生,生到哪里去,你哪知道。 所以说见解是至关重要啊,动不动在那里乱讲啊,那居士要乱传。 有的说居士受了五戒,不能搭缦衣,搭缦衣很大的罪过……居士本来说就没有要搭什么衣。 印度的白衣本来就是一块布,就相当于缦衣一搭,只是模仿一下当时印度的老百姓那种生活而已。 一块布而已,搭一下嘛。 他觉得感觉很好嘛。 但是也没有讲到,居士应该要搭什么,也没那么讲,没有具体的说明。 那现在,满街都喊得个要死,啊,居士搭缦衣要堕地狱的……这又根据什么? 你讲法必须要有法作为依据才是嘛。 一天到晚出个节目出来,我们都喊不过来呀,哪有这样的事情呢,是不是? 所以颠倒见的多得很啦,倒说,这就叫倒说。 为利养故,讨好人。 古德讲:宁肯老僧堕地狱,怎么样? 不把佛法作人情啊。 为利养讨好人家,没关系啦,就是这样啦,喝点酒也没事啦,吃点大蒜能够杀毒,没关系,你们多吃一点那不堕拔舌地狱才怪! 不要去讲错话。 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 发布时间:2016-12-21 22:13:45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