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婚姻不是儿戏,如何求婚姻? 内容: 婚姻不是儿戏我们现在的心很小,两个人都不能包容,夫妻两个结婚,没几天他闹离婚。 什么原因? 不能包容,心量太小,在现前这个社会太多太多了。 现在大家把结婚也不当一回事,随随便便的,为什么? 可以上午结婚,下午就可以离婚,简直叫儿戏! 社会动乱这是根本的原因。 中国古代对这个婚姻之礼非常繁琐,为什么要搞这么麻烦? 没有别的,就是叫这两个人以后无论遭遇到什么都不能够离婚,所以礼节之隆重在五种礼的其它四种之上,婚礼是最隆重的、最繁琐的,就是要认真,不可以当作儿戏,一定要负起责任起来。 结婚最大的一桩事情就是要培养下一代,把下一代培养成圣人、成贤人,这是结婚唯一的使命,祖宗对你是这个期望,父母对你也是这个期望,社会大众亦复如是,这不是儿戏。 问:「已经结婚和正准备结婚的人,学佛应注意哪些方面? 『拿得起,放得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两句话说得很高,恐怕不容易做到,请问应该怎样具体理解? 这也是许多年轻人学佛的问题。 请师父千万不要打禅机,因为我们是下下根人,只能够理解最简单的世间语。」答:没错,你说得一点没错。 结婚或者是准备结婚,在古时候有你的父母、兄长会教导你;今天的社会跟古时候的社会确实有很大的差距,已经没有人教了。 你要多多的请教年长的人,他们会把以往的经验、教训教导你们。 世法跟佛法没有差别,首先要了解事实状况,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情,不但彼此要了解,最好还要了解彼此家庭状况。 家庭状况包括上一代、再上一代,如果这个家庭三代,至少是三代,当然愈多愈好,都能够修善积德,他们家的儿女一定有福。 这是要重视的,因为双方都有福报,你的根基就好。 我听到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先生,他们家里四代积福行善,积功累德,所以他家里能出一个人,不是简单的事情! 这不是偶然的,是祖宗积德,后代才能发达。 古时候婚姻,对於这一点是第一个考量的事情。 第二个考量,就是在这一生当中要有共同的目标,共同努力的方向,夫妻才能好合。 他们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绝对不是感情用事;感情非常脆弱,说老实话是禁不起考验。 你看现在的社会,离婚率多高,他们为什么会离婚? 他们事先没有考虑这么多,都是感情用事,这是不能不懂的。 学佛的,你找对象一定要找学佛的。 为什么? 志同道合,两个人对於修学的法门相同、目标相同。 譬如说在我们这个道场大家修净土,修净土近程的目标,也就是现在的目标要心清净,「心净则佛土净」。 今天我们这里有一位台湾同修,刚才他来看我,他学佛一年多了。 我问他:「在哪里?」他说:「在法鼓山圣严法师那里。」圣严是我的好朋友,我问:「他最近怎么样?」他说:「身体不太好。」我就叫他传话过去,我说:「你说我讲的:身体非常重要! 中年以后,健康才是真正的幸福。 健康怎样获得? 心要清净,身体要放松,你就会健康了。」心里头烦恼多,事情多,身体紧张,他怎么不会病? 当然会生病。 诸位,你们要求身体健康,要注意这两个基本的原则,心要清净,决定不能够有心理的负担,拉拉杂杂的事情不要去想,想它没用处! 有同修告诉我:「在大陆上邪知邪见的人很多,常常会影响自己的道心。」我说:「怎么会影响? 他说你不听,你就不影响了。 他说你喜欢听,你当然受影响。 影不影响都在自己!」你看我这一生经历境界很多,我只听老师一个人的;除老师一个人,什么人讲我都不听,所以我就不受影响。 你是东听西听,到处喜欢听,不但听还到处去打听,那你就完了,你怎么会成就? 我是别人送到我耳边,我都不听,所以我不受影响。 由此可知,说,是他的事情,受不受影响在我自己,这个道理要懂,你要会学习。 所以一定要保持心地清净,知道妄想不能解决问题,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障碍智慧。 常常保持心地清净、身体轻松,工作就不会累。 不要紧张,我看到有很多同修紧张,连我们出家同学也是的,常常好紧张,我看了很可怜。 为什么会紧张? 紧张不能解决问题,身心都放松,这个人才有智慧,智慧才能解决问题。 要成就,一定要靠努力,佛讲「勇猛精进」,我们成就就快速了。 所以这是年轻人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懂得的。 两个人的结合,创造美满的前途,一定是同心同德,志趣相同,这种结合是道义的,不是纯粹感情的。 感情是个媒介,后面一定是道义,才能长久;藉著感情的媒介,后面疏忽了道义,那是昙花一现,这是不会长久,这个道理要懂。 问: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弟子可向观世音菩萨祈求婚姻吗? 姻缘真的是前生注定的吗? 净空法师答:是! 是前生注定的。 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可以去祈求。 但是有的时候求不应,为什么? 非理,不如法,观音菩萨不管你。 如果你真正,你是个男生,希望娶到一个好太太,能像文王的夫人太姒一样,将来能够生出圣贤人。 不但是荣宗耀祖,而且能够帮助社会安定,帮助世界和平,那观音菩萨就会帮你忙。 你没有这种大愿心,菩萨不会管你的,那你就宿世的缘分是什么样的。 夫妻是缘,有报恩的,恩爱夫妻;有报怨的,报怨的时候,结婚之后永远不会和睦,会给你带来家庭纠纷;有讨债的,有还债的,总是四种缘。 只有懂得佛法的人,无论是哪一种缘,都把它转成法缘,大家在一起学佛,一起共修。 过去不善的缘化解了,善的缘也转变成法缘,这个好! 现在在家学佛的同修,有几个人懂这个道理? 如果真懂这个道理,学佛同修家庭决定是和睦的,六和敬的家庭。 那佛法在这个社会,形象就不一样了,学佛的人家庭真的是美满,这就是弘扬佛法,这就是利益众生。 如果学佛的人还是争名夺利,还是自私自利,不但戒律不能持,十善也做不到,这就错了。 这样学佛依旧随业流转,灾难来的时候还是不能避免,为什么? 你不是真学佛,挂着佛的招牌,没有认真学佛。 我们现在把这个事情,学佛的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 出家为什么沙弥律仪做不到,在家十善业道做不到,从前人何以能做到? 现在为什么做不到? 我们研究总结的是,从前人有家庭教育的根,所以他容易做到,现在人没有了。 二十几岁、三十几岁接触佛法,他不善的习气已经养成,断不了,所以都不是认真学。 认真学佛,在缘上,佛法是教育,认真学就是天天听课,天天进讲堂,天天学习。 现在佛教的环境,寺庙现在是很多,没有教学,都是法会、经忏佛事,这个不行,这个没有用处。 法会是像学校里面举行一个活动,活动的根还是教学。 譬如一个学期举行一、两次学生成绩展览,这就像法会一样,你平常没有真正修功,那个展览是假的,不是真的,不起作用。 这个一定要知道! 我们道场有一点点小的感应,是长年讲经,天天不中断。 我们拿累积的功德,在三时系念做为超度的根本依据。 你没有这么多人平常的修功,这个超度效果就很薄弱。 这个事实有几个人能懂得? 有几个人明了? 凡事都有理,有理必有事,理事搞清楚,你怀疑就没有了。 印光大师开示如何求姻缘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问,夫妻,儿女,皆是前生所作之业之所感召。 若有大功德,则会过于前生所培。 若有大罪过,则便不及前生所培。 是以要认真修持,以转前业也。 汝欲得有学问,有才能,有德气之好丈夫,或恐汝前生未培到这个福,则便不能满汝痴心。 楞严经谓,念观世音菩萨者,求妻得妻,求子得子。 求妻于菩萨,谓求菩萨加被,得其贤慧福德之妻。 汝求夫亦然。 极力念观世音菩萨,当能满汝所愿。 否则,纵得好夫,或者又有短命,多病,祸患等事,况未必能得好夫乎。 汝切不可以貌美起骄傲心。 此心不息,便难载福。 汝能谛听我语,则汝之所受用者,皆有超过前生所培多多矣。 发布时间:2016-12-15 22:53:4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