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明智的处世之道是以「愚」自居 内容: 聪明睿智的人明智的处世之道是以愚自居;讲究道德的人的处世良方就在于谦恭二字。 李叔同所说的以愚和谦自居,确实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处世姿态,真正的聪明不是用来装饰门脸的,锋芒毕露的人最终伤害的反而是自己。 没有人喜欢上来就牛气哄哄的人,为人处世要时刻收敛起你的傲气,真正的处世良方就在于谦恭二字。 谦恭不是一种故意做作出来的姿态,而是一个人内在品德和修养的高度表现。 它不因学问博雅而骄傲自大,也不因地位显赫而处优独尊,相反,谦恭者学问愈深愈能虚心谨慎,地位愈高愈能以礼待人。 谦恭不是卑下,也不是软弱,更不是无能。 谦恭是一种情韵,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气质。 谦恭也是一种修养,那种脸上没文化、肚里无墨水的鲁夫莽汉是不会谦恭的。 与谦恭者在一起,像领略风光旖旎的大自然,让你流连忘返;像喝陈年老酒,让你回味无穷;像诵读一首气韵十足的诗歌,让你掩卷长思。 而有些人的所作所为却让我们很失望,他们不知天高地厚,妄自尊大,就如井底的蛤蟆一样令人生厌。 春秋时代,有一天,楚国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先生正和弟子们聚在一起聊天。 一位其父相当富有的弟子,趾高气扬地面向所有的同学炫耀:他家在郢都郊外的一个村镇旁拥有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 当他口若悬河大肆吹嘘的时候,一直在其身旁不动声色的老先生拿出了一张包括诸多国家在内的一张大地图,然后说:麻烦你指给我看看,楚国在哪里? 这一大片全是。 学生指着地图扬扬得意地回答。 很好! 那么,郢都在哪里? 老先生又问。 学生挪着手指在地图上将郢都找出来,但和整个楚国相比,的确是太小了。 你所说的那个村镇在哪儿? 老先生又问。 那个村镇,这就更小了,好像是在这儿。 学生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小点说。 最后,老先生看着他说:现在,请你再指给我看看,你家那块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在哪里? 学生急得满头大汗,当然还是找不到。 他家那块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在地图上连个影子也没有。 他很尴尬又很觉悟地回答道:对不起,我找不到! 这就是了,任何人所拥有的一切,与有大美而不言的天地相比,与浩瀚无际的宇宙相比,都不过沧海一粟,实在是微不足道。 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不管我们拥有什么、拥有多少、拥有多久,都只不过是拥有极其渺小的瞬间。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又增一毁。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永远都要保持一颗谦恭的心。 谦恭,是许多有能力者所缺乏的美德,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拥有不同的才能,你拥有这些,不代表你比别人高明,也绝不要看不起不会的人,因为你会这方面的东西,别人也必有会你所不会的。 所以,无论我们拥有怎样的才干,都不要心高气傲,不要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不要觉得别人都该效法自己,否则,我们就成了骄傲的俘虏了! 我们通常所说的谦虚是两种:自知之明和谦恭。 自知之明是智者的标志之一,太多的人由于没有自知之明而贻笑大方,但是自知之明直接的受益者是自己。 所以,在这里我们更看重的是谦恭。 谦恭跟傲慢一样是在人际互动中表现出来的,但是方向正好相反,谦恭是一种优良的品格。 谦恭首先应具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目前的地位和条件。 如果有优于别人之处,都是暂时的和相对的;如果不保持努力我们会朝向下的方向滑行,甚至前功尽弃;如果别人努力,很快能在这些方面超过自己。 摘自张铁成《听李叔同讲人生哲理》 发布时间:2016-12-06 19:34:25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