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空法师答:请问佛法的精要是什么?修行最重要的是什么? 内容: 问:请问佛法的精要是什么? 修行最重要的是什么? 净空法师答:我学佛五十年,归纳佛法的精华就是二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真心本性;‘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这是我们的行为。 纯善的行为,纯净的真心,就是佛法的精要;换言之,就是‘纯净纯善’四字。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纯净,这是讲‘心’;‘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是纯善,这是讲‘行’。 纯净的心,纯善的行为,不夹杂毫分不净不善,就圆满成佛。 所以,学佛学什么? 就学这个,在日常生活当中学,在工作当中学,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学,没有一丝毫虚伪,没有一丝毫污染,没有放不下的,这就对了。 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论不离此原则,我们掌握这个原则,就知道如何修行了。 对于初学,最重要的是什么? ‘三皈、五戒、十善’。 真正想在这一生成就,想脱离六道轮回,想证得一真法界,就是《观无量寿佛经》讲的‘净业三福’,要从此地下手。 ‘净业三福’的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一条做不到,念佛不能往生;这一条做到了,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土。 提高一层,想要往生方便有余土,你要修第一条,再加上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不犯威仪’的意义,就是一定要保持佛教最好的形象;换言之,我们起心动念、一切行为,都要给世间人做最好的榜样。 譬如,我们听经时,精神不能振作,低着头打瞌睡,这是不好的榜样,这都在威仪里面,所以一切都要守规矩。 为什么要这样做? 做给别人看的,对自己不重要,这是佛教的形象。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讲‘形像鲜明’,也就是做社会大众的模范,不好的样子不可以做。 学佛人跟大家接触,不可以愁眉苦脸,不然人家一看你这个样子,会觉得佛还能学吗? 人家跟你一接触就生欢喜心、生恭敬心,这是好样子。 所以,经典中每一句都含无量义。 你能做到这一条,才能生方便有余土。 更高一层是往生实报庄严土,这就还要加上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这个因果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是净宗法门讲的深信因果;‘劝’是教别人,自行化他。 如此念佛才能生实报庄严土。 这是修行最重要的。 学佛从哪里学起? ‘净业三福’。 而三皈、五戒、十善,也一定要做。 十善中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要从念头上做起。 伤害众生的念头不能有,有此念头就是你还有杀心,你虽没有杀的行为,但杀的心没有断。 想占别人便宜,就是偷盗的心,你的盗心没有断。 男女之间交往的时候,你还会起心动念,你淫欲的念头没有断,你的念头不清净,这麻烦大了。 口业是最容易造的,‘妄语’是欺骗人,‘两舌’是拨弄是非,‘恶口’包括戏论、开玩笑,这不单佛法禁止,世间的孔孟教学也禁止。 为什么? 开玩笑,说的人无意,听的人有心,往往得罪人,与人结下冤仇,将来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所以言语不能不谨慎! 与一切众生接触,你有能力观机,看对方的根机,用什么方法教导他,用什么言语教导他,你就有智慧,不会生烦恼。 ‘三皈、五戒、十善’,包括了整个佛法大小乘经论,所以一个法门通了,所有一切法门都通了。 学习一定要专精,‘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才能成就。 学习决定不能学多、不能学杂,一多、一杂,你这一生就不能成就了,你所学的是丰富的佛学知识,而佛法修学是要得定开慧,你得不到定。 得定之后开慧,才能了生死出三界,单单得定不能开慧,也出不了六道轮回,如果从定当中开慧,就能超越六道了。 所以,得定还是解决不了问题,但是定是开智慧必要的手段,所以要修定慧。 ‘三皈、五戒、十善’都是帮助我们修定慧。 十善业道教导我们‘放下’,连恶的念头都要放下,何况是恶的行为? 所以,修行要从何处修起? 从三皈、五戒、十善下手。 如果想在这一生当中超越六道轮回,念佛往生净土,就一定要修‘净业三福’,不从净业三福下手,净土不能成就。 发布时间:2014-02-15 13:33:11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