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活着不孝,死了乱叫 内容: 古人有云:“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 就是说祭祀无论多么丰盛,也不如老人活着的时候好好孝敬,哪怕生活条件拮据,也还是老人活着更好。 孝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而追求事业、追求理想也是人生所必须,这样就会产生一定的矛盾。 在现实生活中一定注意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不要用各种借口不孝敬老人,要用心去关爱父母,生活上尽心赡养,心理上真心关怀,不要等老人去世后再追悔,又是号啕大哭,又是大操大办,实际上都不如生前的孝道。 只要没有遗憾,没有后悔,“尽心焉耳矣”,便足矣。 “活着不孝,死了乱叫”是农村批评那些假装孝道人的俚语,但很精妙。 皋鱼之哭,俚语之讽,其实都是一个道理:父母在世的时候,尽一个儿女应该尽的孝道,否则是没有补救措施的。 【原文·出处】孔子行,闻哭声甚悲。 孔子曰:“驱之驱之! 前有贤者。 ”至,则皋鱼也。 被褐拥镰,哭于道傍。 孔子辟车与之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 ”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好学,周游诸侯,以歿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简吾事,不事庸君,而晚事无成,失之二也;与友厚而中绝之,失之三矣。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 吾请从此辞矣。 ”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 ”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 【译文·故事】一次孔子出行,听到有哭声传来很是悲伤。 孔子说:“快赶快赶! 前面有个贤人! ”到跟前一看,原来是皋(gāo)鱼。 他身穿粗布之衣,手执镰刀,在路边哭泣。 孔子离开车子与皋鱼说话,问:“你家没有丧事,怎么哭得如此伤悲呢? ”皋鱼说:“我有三个过失:从小就喜欢学习,周游各诸侯国,(没有照顾好父母)回来他们已故去,这是过失之一;志向远大,不把自己的事放在心上,不愿在庸君手下做事,但年岁已晚仍一事无成,这是过失之二。 我与朋友交往很深厚,但是都逐渐断绝了来往,这是过失之三。 树想停下来可是风却摇动不止,儿子想奉养父母可是他们已经不在了。 过去了再也追不回来的是岁月,逝去了再也见不到的是双亲。 请允许我从此离别人世(去陪伴逝去的双亲)。 ”于是站着不动像枯树一样死去。 孔子说:“弟子们要留心啊,这件事足以使你们明白其中的道理! ” 于是弟子辞别回家奉养双亲的有十三人。 【寓意·解读】这则故事出自《韩诗外传》,作者是西汉前期的韩婴。 皋鱼的话对我们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人都是父母生养的,只有小说中的孙悟空才是石头砬里蹦出来的,人所最要报答恩情的便是父母。 而父母的寿命又是很难知晓的。 这样,孝敬父母就应该尽早及时,且不要等待日后再尽孝心。 追求事业,追求理想也是人生所必须,这样就会产生一定的矛盾。 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一定注意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我们不要用各种借口不孝敬老人,要用心去关爱父母,生活上尽心赡养,心理上真心关怀,不要等老人去世后再追悔,又是号啕大哭,又是大操大办,实际上都不如生前的孝道。 只要没有遗憾,没有后悔,“尽心焉耳矣”,便足矣。 孔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大意说:“父母的年龄,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一是高兴欢喜,一是忧虑恐惧。 ”这是具体培养子女的孝道感情。 要求子女时刻记住父母的年龄,因父母不断高寿健在而欢喜,同时也因为逐渐衰老而忧虑。 孝道是心情,但要在具体事情上表现出来。 这种感情是有影响和熏陶作用的。 如果正当年的儿女不孝敬老人,那么直接影响熏陶自己的后代,也很难被后人孝敬。 俗语说:“老猫炕头睡,一辈留一辈。 ”话粗理不粗,孝道有家风,是有道理的。 【后世·传承】皋鱼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来比喻他痛失双亲的无奈。 树不喜欢风,风吹树动就会枝叶飘零;可是树不能左右风的吹动,就像人不能左右时间一样。 每个人都希望父母永远健康,可是却无法阻止时间的运行,当你想起奉养双亲时,却发现时间已夺去了他们的生命。 树对风的无奈一如人对时间的无奈。 父母就如处在风中的树,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枝叶飘落、颓然倒下。 因此,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亲之痛。 唐·道宣《续高僧传·译经》:“临朝端默,过隙子思弥轸;垂拱岩廊,风树之悲逾切。 ”金·王若虚《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逮其成长,事与心违,曷胜风树之悲,顾瞻松楸,未尝不流涕太息。 ”“风树之悲”亦作“风木之悲”或“风树之感”。 明·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早年失怙,常怀风木之悲;壮岁鼓盆,久虚琴瑟之乐。 ”《南齐书·虞玩之传》:“特以丁运孤贫,养礼多阙,风树之感,夙自缠心。 ”“皋鱼”也因此用作人子不及养亲的典故。 汉·马融《长笛赋》:“澹台载尸归,皋鱼节其哭。 ”明·朱鼎《玉镜台记·拆书见镜》:“下官只为竭忠王室,致令举家击累。 慈亲若亡,吾其为皋鱼矣。 ”清·尤侗《生日志感怀》诗:“萧瑟江关哀庾信 ,飘摇风树泣皋鱼。 ” 发布时间:2016-11-15 19:47:5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