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医和《华严经》 内容: 前面讲过,用中医讲的,五脏对应五行,也可以对应五类菩萨,五类经典。 那知道这些有什么好处? 第一,你不会排斥经典,唯我独尊。 第二,他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现在讲东方,人体对应肝,佛经中对应药师经和《华严经》,对应普贤菩萨。 一般人对普贤菩萨没有很大的概念。 中国五大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弥勒地藏,这五大菩萨中,除了普贤菩萨。 其他你都会很熟悉。 因为其他四大菩萨,跟中国文化相近。 比如观音菩萨摄受了道教的修天道的法,所以有观音斋,没有文殊斋。 对不对。 地藏菩萨统摄了道教的救幽冥道的法。 文殊菩萨统摄了人道的智慧,弥勒菩萨统摄人的福报。 也就是说,这四大菩萨的表法,你在道教都可以找到。 观音信仰跟玉皇大帝信仰,地藏信仰跟阎罗王,东岳大帝信仰,文殊信仰跟文昌帝君信仰,弥勒信仰跟财神信仰。 你去看就知道了。 唯独普贤菩萨的信仰,这个在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是没有的。 普贤菩萨代表生命的富贵庄严,那是真正属于佛法的部分。 所以华严经是经中之王。 如果比智慧的话,《道德经》可以跟《金刚经》相比。 华严经,这种生命灿烂的文明,中国是没有的。 为什么讲这个问题。 因为佛法进入中国,融合融合以后,你现在看很多法,其实修的是人天乘的法,就是求人天福报的法。 甚至声闻乘的话,很多人修着,感觉很没劲。 发不起度众生的心。 像深山中很多庙,有些人修道最后,很容易变成声闻乘,自了汉。 自己在山中了生脱死,然后懒得出来度众生了。 像有些人,修西的、金的法。 比如求往生的人,一直属于收敛状态,他就显得很遁世。 因为金有收敛的性质。 这里讲到净土宗,比如印光大师那时的背景,和现在的背景还是有区别的。 印光大师的时代,战争,人命都不保。 这时你不收敛吗。 很多弘法的热情都被打压下去了。 当时有个故事,讲八指头陀,就是天童寺的敬安禅师到了北京,想要为佛教争,结果被军阀打了一巴掌,一气之下,就往生了。 那个时代,普遍人对佛法不尊重。 所以你不收敛不行啊。 但这个时代不行了,现在是佛法比较兴盛的时候。 希望大家都能生发起来。 佛法在唐朝最兴旺,唐朝也是华严经的最鼎盛时期。 读华严经的高僧特别多。 武则天就专门读华严经的,因为有华严经大方广的境界。 唐朝文化才如此烂灿。 现在你看到的唐朝留下的佛像,石窟,都是气势磅礴,这就是受华严经的影响。 真正大乘的代表,是华严经。 东方代表开始。 很神奇。 近代的高僧弘一大师也主张,学佛从华严经开始。 而华严经又属于东方,难道是巧合? 大家去参。 这里讲,五行中相生相克。 金克木,克不一定不好。 克有节制的作用。 所以最好,上午修东方的法,念《华严经》度众生,晚上修西方的法,导归极乐。 东方的法,以普贤菩萨为代表。 西方属于收敛的净土法门,也是有好处。 就是佛教太热闹的时候,往往需要收敛。 发布时间:2016-11-02 19:20:2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