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恍然大悟!佛说你努力修行但不见效果是因为它 内容: 忏悔进道【经典原文】若后末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业障,当勤忏悔;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妬、谄曲,求胜上心。 ——《圆觉经》【佛经解释】“若后末世钝根众生”,末世具大乘根性的众生,有上根、中根、下根。 我们具大乘根性,我们的根机是钝根。 “心欲求道,不得成就”,修观想,想修奢摩他,想修至静,至静不来。 想修三摩钵提,想起正忆念,忆念不来。 想修禅那,先修数息观,数息不来,不得成就,这就是根机迟钝,下等的根机。 我既然想修大乘观行,一定具有大乘善根,我怎么修不成功呢? 告诉你原因:“由昔业障,当勤忏悔”,不只忏悔二十一天,你得天天求忏悔,往昔造的恶业把你障到了,究竟有多少恶业呢? 《普贤行愿品》上说,造的恶业没有形相,假设有形相,尽虚空容纳不下。 怎么造那么多恶业呢? 因为时间太久了,无始以来当众生就造恶业,众生当的时间久了,恶业当然造得多,你要勤求忏悔。 “常起希望”,不要放弃希望,不要认为自己业障太重,用功用不好,退了心。 你要晓得:修行用功,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你后退,退到哪里去? 你不是退到凡夫位上吗? 无始劫来都在当凡夫,现在还当下去吗? 希望心不要歇下来。 “先断憎爱、嫉妬、谄曲,求胜上心。 ”你要先断烦恼,最根本的烦恼,就是憎爱二心。 遇见逆境,不要憎;遇见顺境,不要爱。 见到人家比我好,不要起嫉妬,嫉妬心是不耐他荣生起来的,人家有了荣华,我不要嫉妬;人家超过我,我不嫉妬。 我不要谄曲,不要巴结人家。 这些烦恼你都断掉,还要求胜进、要向上,一定要修净观,一定要成佛。 (道源法师解)【经典介绍】《圆觉经》,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是唐、宋、明以来教(贤首、天台)、禅各宗盛行讲习的经典。 主要内容是释迦牟尼佛回答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和贤善首菩萨就有关修行菩萨道所提出的问题,以长行和偈颂形式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方法。 此经在《开元释教录》中被列于大乘“修多罗藏”,后收入华严部。 发布时间:2016-11-02 18:07:31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