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为什么我要发心 内容: 在发心上,我一直是落后者,似乎总是有很多的困难和障碍让我发不起这个心。 修学满一年的时候,要皈依,我是左看右看,东想想西想想,去了静修营也只是随喜了下,没有真正皈依。 最后是家里那位师兄说,要皈依,咱不能落后,赶紧跟着皈依的。 今年静修营,心里有点想穿个黄衫,却似乎有很多困难。 想着家里有个一岁多的小孩,爸爸妈妈也都在这边,我和家里师兄的公司国庆又都没有假期(香港的假期安排和国内不一样),很多工作需要安排。 想来想去。 又是家里师兄说,我要去静修营。 额,咱也不能落后,就跟着发愿、报名、买机票、安排好工作。 正好父母有事要回老家,就让父母带着小孩回老家。 异常顺利地来了,似乎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些困难。 修学两年多,身边的师兄,还有静修营的各位大咖总是一遍遍地强调要发心,要发心做辅导员。 额,好吧,你们又猜对了,我想了又想、看了又看的时候,家里师兄说她发心要做辅导员。 额,这个剧情总是那么的相似,后面的就不好意思说了。 今天想着,为什么我在这点上总是那么被动,而不是主动积极? 一般,不主动常常是我并没有真正地意识到发心的意义和作用,没有真正意识到发心和修学的关系。 好吧,三种禅修先从观念的禅修入手。 看过一位师兄的分享,说修学要有次第,一步步来,发心则要一步到位,要大。 每天的定课里,唱完《三宝歌》接着就是导师慈悲的声音:首先要以至诚之心修习发心、忏悔、供养来帮助我们确立学佛修行的目标和方向,同时也以此来扫除我们修学路上的障碍,积累成佛的资粮。 发心要大,为利益一切众生。 这个利益一切众生,太大了吧,我自己还利益不到自己呢。 发心要做辅导员,每天下班赶到最近的共修点至少要两个小时,平时晚上正常下班的话根本赶不上共修(自己班级的共修是要提前一个小时下班才行)。 这怎么办? 更别说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了。 这好像又落入原来的观念和思维模式中。 摆脱轮回,先从摆脱原有的错误观念做起。 思考不发心的过患和发心的好处:不发心行不行? 比如不做辅导员利益他人。 我原想自己认真修学,当走到那一步自然而然就搞定了。 这个想法似乎挺美好的,修行感觉挺轻松的,自然而然就能搞定了。 要是真能这样也挺好的。 只是回顾下,这是否真的可以? 还是只不过是个美好的妄想? 如果是真的,为什么修学了快三年,还是有那么多的设定,那么多的困难,那么多的身不由己,那么多的烦恼和无力? 光看看书,不发心,似乎完全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帮助我摆脱一件件事情的困扰,达到想要的目标。 那凭什么说发心就会带来力量,就会扫清障碍,积累资粮? 难道我发了心,这些障碍就自动消失了? 资粮就汹涌而来? 这也有可能是真的,只是似乎暂时看不到、摸不着,心里没底。 那继续认认真真思维发心的好处:1.学佛修行的目标和方向有了发心,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发心越强,就越容易不忘初心,就越不容易被其他的事情牵离、带走。 在精力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发心越强,自然而然会将各种和目标没什么关系、没有意义甚至会阻碍目标达成的事情去掉,集中精力来达成目标。 专注和定力也自然产生。 而发心要大,也是为了让所有的小目标,所有的事情都围绕它来做。 比如这次要去西园寺参加静修营,就先确定目标是参加静修营,然后才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比如报名,路程先到上海,再到苏州,再到西园。 要做辅导员,自然就开始按辅导员素养进行自我管理。 分享够不够(这不,我开始不断分享了)? 十八字方针、八步骤三种禅修用得怎么样? 对三级修学、两套模式的熟悉和认同怎么样? 先不说有没有时间做辅导员,光是推动自己对标管理,就是赤裸裸地促进个人修学。 2.扫清障碍障碍有实际的障碍,也有心理的障碍。 实际的障碍都是往昔业力造就的,在缺乏智慧的情况下,常常又被无限放大。 如果解决心的层面,这个实际困难也许并不见得有多困难。 比如,发愿要去静修营做义工,原来想象中的困难到最后都很顺利地解决了,甚至有些预想的困难完全没有出现。 我本身具足能力和智慧去处理这些事情,只是因为心里的“尘垢”,让事情变得困难重重。 这样说来,阻碍我们的常常并非这些困难本身,而是我们的心。 有些障碍纯粹就是心的设定和错误观念所造成的,比如,我就是这样的人,我无法发起菩提心。 利益众生和我有什么关系,还是先利益我自己。 这个目标太大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是自欺欺人。 回想过去,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种心所造就的困难和陷阱中,将自己死死地绑定在轮回里,无力挣脱。 当发心了,不再对这些“困难”过多地观照,心所造就的困难自然就没有了落脚点,自然容易被解决。 发心的过程其实就是对现有的心直接地反复观察修和安住修,直接对治心所造作的问题。 发心越大、越强,对治效果应该越明显。 3.积累资粮有师兄说,发心利益一切众生,自然会有三宝加持。 作为一名长期没有什么信仰的工科男,实在是有点难理解。 虽然经过长期学习的耳濡目染,某些事情看来似乎是那么回事,但总还没有到非常深信的地步。 总想尝试解析是什么原因,虽然以我现在的智慧很难解析清楚,甚至有可能会错误解析。 习惯性地找正面的和反面的例子来看看是不是这样。 正面的,导师是我这一生所遇到和接触过的、具有利益一切众生愿力的人。 导师的一言一行散发着利益一切众生的大慈大悲,使得即使是我这样尘垢重重的凡夫也能得遇正法,走上修学的道路。 无数的弟子追随导师、一起努力,所以有了现在的三级修学。 而之所以会追随导师,和导师的愿力是有关系的,因为导师的愿力,所以我们才有三级修学这样的平台积累资粮。 再找个反面的。 比如我,没什么愿力,或者说愿望就是躺在三级修学上,希望自然而然就有人帮我解决所有问题。 额,这个,自然不会有什么人来成就我,估计也没有人能成就我。 而如果我真的发起强大的愿心要利益一切众生,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和我一起。 我发心利益众生,自然众生也会利益到我。 而一些看似阻碍的对境,在调整发心后,也能转化为助缘。 这是不是也是在积累资粮? 嘿,不知道思维得对不对,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师兄们指点,感恩! 发布时间:2016-10-28 17:00:5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