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共修时间太短了 内容: 自从入班以来,我基本上都参加共修,小组共修和班级共修都参加。 但是,从我个人的心路历程来看,我并不是一下子就喜欢上共修的。 反复思量了一下,发现自己对共修的态度经历了三个过程。 第一个过程是刚开始修学的两个月,这是一个不愿意参加又不得不参加的过程。 那时候,学习了《学员手册》,明了三级修学的修学方式是自修和共修。 自修是自己阅读法义三遍以上,理解每句话的含义,正确理解每段话和每个章节的法义。 我认为自己的阅读能力是可以解决这两个步骤的,而且我慢作祟,我执当道,认为自己的理解应该比别人更彻底,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在共修上。 但不参加共修得记旷课呢,我就是害怕被记旷课而不得不参加小组共修和班级共修的。 这个过程也不完全是同一种状况。 可以说,对共修的认可,就像汩汩流入的清泉,慢慢冲淡了我内心对共修的无知。 一次次发现,师兄们是那么的谦卑和智慧,每次都能够发现法义里的精髓和正见,就像给我当头棒喝:“嗨,智青,你那浅薄之见,狂什么狂? ”对啊,我基本上不知道师兄们是做什么的,他们的文化程度如何,但他们那真诚认真老实的态度,一次又一次地把我从无明深坑中牵引出来。 我很庆幸,能够和师兄们在一起共修。 第二个过程,没有深入法义而嫌共修时间太久,这个过程让我吃了不少苦头。 三级修学要求每位学员在共修前必须阅读法义三遍以上。 刚开始觉得这个方法好,我也是这么要求我的学生的。 但有句话叫做“站着说话不腰疼”,对别人提出要求很容易,但真正自己去做的时候就会发现,要想做到每篇法义都读三遍以上是非常困难的。 困难在哪里呢? 就在于读第一遍的时候一知半解,之后也没做思维导图,这一知半解就像学生读作文“我看过去就懂了”一样,并把这一知半解当成了对法义的完全理解,这是最要命的。 因为有了这样自负的想法,就觉得“读三遍以上”是对别人的要求,而不是对我这样“聪明人”的要求,我读一遍就读懂了,何必浪费那么多时间在这上面呢? 因为有这样的想法,常常没有深入法义做进一步的阅读和思维。 这样的自修自然比不上读三遍以上的师兄们。 每次共修时,师兄们都能够提出深刻的问题让大家讨论,而我总是说:“我不分享了”,并以自己在书院网站写分享作为不分享的理由。 可是,你不分享,师兄们分享的时间就会更多,我就不明白,师兄们哪来那么多话,噼里啪啦的,超过了时间还是不愿停下来。 师兄们对法义的理解真的是按照八步骤来进行的。 修学成不成功,就看你老实不老实。 我明白自己很不老实,不真诚,没有半点认真。 但又不肯承认,于是就盼望着下课,从六点五十到八点五十,我觉得时间太久了。 有几次就想,你们说你们的,我先走了。 幸亏,没有付诸行动,但想也不行。 不甘心做落后分子的我开始端正态度,老老实实读三遍以上,再写修学心得,好好梳理法义再发表感悟。 这样做以后,内心充满了喜悦。 哦,原来要获得这样的法喜,真的半点马虎不得。 修学路上容不得半点马虎。 真是这样的。 第三个过程,因为内心充满疑惑而认为共修时间太短了。 我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开始修学时,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了,还一副高谈阔论的样子。 到现在反倒不明白了,好像每个词、每句话都有深刻的含义,哪怕导师用最浅显的语言来阐释,我还是觉得迷糊。 于是非常想听到师兄们的分享,想听辅导员的分享。 听了师兄们的分享之后再看一遍法义,就会有更深刻的收获。 可是,共修时间实在太短了,师兄们的分享都不能尽兴,他们往往还不能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时间就到了。 不知道分享的师兄是怎样的感觉,我作为一个倾听者,有点为他们着急,如果他们再说一分钟,就更能帮助我对法义的理解了。 就在今晚,小组共修《班级服务手册》,其实我对里面的内容还有很多疑惑,只是不知怎么,这么快就到结束时间了。 我作为班级一员,该如何去帮助师兄们? 我作为网络学员,该怎样定位自己呢? 有哪位师兄跟我探讨一下就好了。 以上是我共修态度的转变经历。 我喜欢上共修了,为了保证共修质量,我要落实好十八字方针,落实好八步骤。 导师,我经过半年的修学,终于理解您的苦心了。 感恩导师,感恩三宝,感恩师兄们! 发布时间:2016-10-28 17:00:01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