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坐在楼道里的菩萨 内容: 总幻想能在大街上碰到菩萨,身体放光照着我,对着我微笑,最好能用手在我的头顶摸一下……但菩萨好像离我很远,只有在寺院里能看到。 菩萨,在很久很久以前这个世界上曾经有,或许在以后也会有很多吧! 第一次参加每周三中午的“每周一约”,是被师兄“拽”进去的。 “师兄们好,不管刚才想什么做什么,我们把心收回来,开始这期的每周一约……”,一个声音淡淡地飘过来了。 我的心中总是怯怯的,群里全是新地区骨干之类的师兄,我算那根葱? 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不敢喘大气,更别说分享了,“他们会笑我的”。 只是觉得话筒那边的主持人声音甜美,语速不急不躁,手册里一个个的“条条框框”让她解读得那么透彻、通俗易懂。 想象着这个家伙肯定不是一般人,肯定是高高个子,一头飘逸的黑长发时不时一甩……也许,她就是这些模式的制定者之一,我不能和她比。 我还是依旧只听不说,时不时找个理由“逃课”,有时打个妄语“我不方便分享”。 反正有发起人在,有困难找他就行,有我什么事? 五月一日的西园之行,在师兄引见下,终于见到了这位神秘主持人。 “慧怡师兄就是发心和咱们每周一约的师兄。 ”不对吧,和想象的不一样呀! 个子也不高、短发中夹杂少许白发,脸上总是挂着微笑。 记得有一次群里只有三个人,慧怡师兄建议大家聊聊自己的修学,等下次人到齐再共修这期法义。 就这样,每周三中午之约没有间断,偶尔能听到电话那边的咳嗽和沙哑的声音。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我敢在群里主动分享了。 通过每周一约我找到了自己的问题,以前总把模式挂在嘴上,其实是不理解。 当明白模式背后的用心时,就能执行好,还不拿模式制造对立。 现在我也能在自己班级就某一条模式与师兄们分享了,不再是“模式不容许这样”或者“这不符合模式”之词了。 有一天中午,慧怡师兄说“我在楼道,信号不太好”,我的心一下被触动了。 楼道,为什么会在楼道里? 我会这么做吗? 师兄向我传递了什么? 一大堆问号、感叹号。 “菩萨得大自在,在哪里呢? ”的疑问似乎有了答案。 菩萨不仅在过去、未来也在现在,有形有相,又无形无相,不在三界又不弃众生,只要“我”有需求。 进入三级修学以来,那么多义工菩萨站在我的身边,护持着不离不弃,我却浑然不觉。 我手里的每一本导师法宝,看到的每一段视频,每一次的模式大共修,有多少菩萨在付出? 有义工菩萨在研发模式,有义工菩萨在传承、传递模式,这就是三级修学,真诚、认真、老实,无我利他……也许有一天,在非洲、美洲,甚至是月球或其他不知其名的星球上,用不同语言符号表达着同样的开场白:“师兄们好,不管刚才想什么做什么,都把心收回来,开始这期的每周一约。 ”话筒这边可能是慧怡师兄,我,或者其他师兄,总之这个声音是不会断的,传播得越来越远……我坚信。 发布时间:2016-10-11 14:24:5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0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