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您的修学时间足够吗 内容: 一段时间以来,我非常喜爱闻思法义。 我不用上班,没有孩子,不看电视,不逛街,就这样,都觉得时间不够用! 导师的话,那是需要反复体会的,不只是用来听的! 伴随着不愿割舍的法喜,烦恼来了:将来有孩子了,怎么办? 我的闻思时间会大大缩水! 这样的想法让我觉得前景黯淡,修学之路变得万分艰难。 为此,我多次在共修时表达自己的忧虑。 班级师兄们给出的建议不足以让自己心服口服:孩子是帮助自己修行的,修行在时时处处……我的理由是:没有闻思的基础,拿什么去面对生活里的对境呢? 趁着暇满,赶紧努力闻思吧! 后来,父母来深圳与我们同居。 我大喜过望:这下好了,饭都不用做了! 信誓旦旦地想:专注修学! 今后复杂的环境出现时,才能有力气对治自己的烦恼。 慢慢发现,妈妈年纪大了,是需要我帮助一起做家务的。 我发起了“菩提心”。 一天,我主动洗好了菜,等妈妈回家后,开心地说:“妈,我帮你把菜洗好啦! ”妈妈笑着说:“你不吃呀? 为我洗的? ”我眼珠一转,嘿嘿一笑:我要吃的,还要多多吃! 悄悄走开,内心默默反省:你这丫头说的话,不像话呀。 即使这样,我还是和妈妈做了“深入”的沟通:妈,我得多闻思。 黄泉路上无老少,怀孕是蛮危险的事。 我们都得念死无常呀! 修行的时间可不多了。 (妈妈是修净土法门)接下来我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当我学习时,您就不要老让我吃苹果呀、核桃呀,闻思需要专注呢。 学习到“暇满义大难得”,修学检验里提到:我是否下决心舍弃琐碎无义之事,为实现生命的最高价值而努力修学佛法? 多么振奋人心的一句话! 我又找到了依据:把时间花在闲聊、看电视上,是多么大的浪费! 想想有孩子是多么麻烦的事,教育孩子“过马路看红绿灯”都得费多少口水呀! 听朋友分享旅行的乐事,我都必须“守护好自己的表情”:面带微笑,心里却感慨万分:多可惜呀,生命就这样被浪费了。 小组共修上,师兄们对“琐碎无义”做了分享:在菩提心面前,一切事都是平等的。 而你用贪嗔痴去做任何所谓的大事,也都是琐碎无义。 我听完后,就又“不振奋”了。 后来,辅导员说,我们第二遍学习《道次第》,对法义的了解有了基础后,可以尝试多些时间在生活中运用起来。 比如,在陪伴家人看电视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正念。 反观自己的心行,其实,我只是顾及自己闻思、求解脱,是蛮自私的。 也造成了不愉快的生活环境。 学佛是为了什么呢? 大乘佛子最重要的是发菩提心呀。 即使现在死去,我与家人结了善缘,安住善念,我都是在菩提路上。 反之,因为闻思法义,对周围的人远离、漠视,这是成佛该有的心行吗? 在深入分析下,我又挖出了自己生命里的严重缺陷。 我喜爱学习是串习而已,从小就愿意一个人看书,不善于交流。 而至今,我也不想走出舒适区。 修行真的很有意思,虚伪会被一层层揭穿:自己可能一辈子会引以为傲的好习惯其实是为了回避自己的弱点。 那么,回到正题上:我的修学时间不够,怎么办? 一位师兄关于实修的分享,对我启发很大。 什么是实修呢? 就是让理论变成自己的感觉。 这个过程里,我需要把所学法义时刻用起来,去处理、认识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一切所缘。 每个当下都问自己:我在用怎样的念头去看问题? 不让生命空过,不让自己处于无记的状态! 闻思是需要的,但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空空洞洞的想法,而是要落地。 处于一个环境,做一些事情的当下,对自己的念头毫无觉知,这是不行的。 要去明了自己的每个念头。 即使在一个不正常的状态,我也要知道这个心念,然后去调整。 所有每天发生的,从早上睁开眼睛那一刻起,就要训练自己用学到的法义去看待遇到的一切,甚至在睡眠中! 时时处处要用正见代替原有的错误观念。 这是实修! 如何对待家里人,就是一个实修的过程:让法义落实在与家人相处的每个当下,在他们身上去践行。 家人是一定一定要修过关的。 家人也是很好的实修对象,家人修不过关,也很可能是落入空谈,因为这个修行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当下。 师兄的分享让我又振奋起来,可我知道想要24小时保持觉知,是需要下足功夫的! 没有毅力、决心和信心,真的难以为继。 可是,不做心相续的训练者,就做轮回的实践者,选哪个好呢? 想想看,我们闻思的目的是什么? 真不是为了班级分享,而是为了让座上达标的心行,在生活里去重复、巩固、运用和检验。 这个过程就是信解行证,就是修行,绝对的修行! 如此看来,修行时间可太充沛了。 写下这些文字,并不轻松。 因为这不是在“徒爱说”,是要真干。 发布时间:2016-10-05 20:51:2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