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病由业生业由心造 内容: 过去我们有句老话: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每个人思想不同,就像人的面孔不同一样。 世界上的人类,没有面孔相同的,因此说明世界上的人,心里想法也没有相同的,眼睛的看法,也没有尽相同的。 不要以为这个白色黄色大家看起来都差不多,实际上差得很远,老花与不老花,老花度数又不同,因为每人的业力不同。 所以我们这个肉体及头脑思想健康与否,都因种性、业力不同而有差异。 有人对气候特别敏感,今天很热,有些人不大怕热,却怕冷! 因为每个人身体不同,健康不同,都是因为业力不同。 所谓一切病由业而生,善有善业,恶有恶业,业由心造,是绝对唯心的道理。 身体的病怎么来的? 由念而来。 念又怎么来? 念由心造。 因为心理不正常,慢慢形成身体的病。 所以依佛法的医理,一切的病都是心理来的。 像我们现在,都有“老”病,生老病死的老,这就是个病态,这个病态的过程是由业力来,业力怎么来? 从心来。 病由业生,业由心造。 了心以后,就没有病,也没有生老病死,所以都要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谓佛以慈眼观众生,所以画佛不难,可是要画佛的眼睛真难。 我要一位同学替我画张菩萨像,过了两个月画好了,我看了一下,觉得差不多了,但是交待他点睛的时候千万不要随便,好坏都在此了。 尤其是画佛像,眼珠子点对了,跟活的一样。 我要这位同学点睛前吃三天素,沐浴净身后,打坐静下来,等灵感来了,拿笔就点,包他成功。 善眼是有智慧之眼,看一切都通达了。 看相的人,看人心地如何,智慧如何,是先看眼睛。 就这么一对眼睛有千万种不同形态,但是不论什么形态的眼睛,修行到某一个程度时,善眼就出来了,自然变得慈祥。 你们抱怨眼睛不好的,要知道那是可以经由修行转的。 眼睛不好就是病,病由业生,业由心造,能转心就能转业。 若此心不能转,又有什么用? 我们经常听到佛教的朋友们说发心,一般所说的发心,不外乎出点钱出点力,这是发小的心。 经典上说发菩提心,什么是发菩提心? 大彻大悟而成佛,这是真发心。 发菩提心又叫发大悲心,真开悟了,才可以无我,才可以牺牲自我度一切众生。 大悲心是菩提心的行用,菩提心是大悲心的体,那么,菩提心的相呢? 就是“圆觉经”此处所讲的清净心。 诸大菩萨虽然在大慈大悲中,自性却是清清净净。 菩提者觉悟也,悟了道,得了清净心,才进入大慈大悲菩萨道。 发了清净心有什么好处? 可以远离诸病。 什么病? 头疼、牙痛、胃痛、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这些是肉体地水火风四大不调所引起有形的病,还有属于心理无形的病,诸如一切烦恼,一切希求,一切妄想,贪、瞋、痴、慢、疑等等都是病。 佛眼看世间,一切众生皆在病中。 病从何来? 病从业生。 每个人的因果报应不同,身体健康情况都不同,有些人天生身体健康,到了七八十岁,还步履轻便,精神奕奕;有的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在病中即愁中;另有些业力重的人,没病还自认为有病,到处求神问卜找药吃。 业从哪里来? 业由心造。 换句话说,要如何才能身心无病呢? 很简单,发清净心,就可以远离诸病。 讲到“发清净心,远离诸病”,中国禅宗有个故事。 禅宗的教育法很特殊,如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再加上慈明骂。 宋代慈明禅师喜欢呵佛骂祖,骂人是他的教育法,他的骂是出了名的,他的佛法可也了不起。 当时的驸马爷是他的同参道友,也参禅开悟了的,临死前,写封信给慈明,告诉他要走了。 慈明乘船赶去,驸马等他一到,两人谈了几句就走了。 慈明禅师在回程的船上,突然中风,嘴巴歪斜。 他的徒弟急得不得了,说:“师父啊! 您是悟了道的一代大师,现在嘴巴歪了,回去怎么见人? ”这位师父平日爱骂人,呵佛骂祖惯了,现在果报来了,嘴巴都骂歪了,这怎么办? 慈明禅师说:“别急! 不用担心! ”然后双手托住下巴,用力一扭,说:“你看! 这不就好了! 果然嘴就不歪了。 大家想一想慈明何以有此本事? 还有一位天王悟道禅师,整天打坐,县长来访,亦不加理会,把县长惹恼了,叫人把这个和尚丢到河里,河里浮出一座莲花,他就坐在莲花上面,这下子把这些人吓住了,因此感化了这位县长,成为他的皈依徒弟。 天王悟道后来生病躺在床上,疼痛难过得哎呦——哎呦——地叫。 旁边服侍的徒弟说:“师父! 您叫轻一点好不好? 你是悟了道的大和尚,叫那么大声,让人听见,多丢脸! 师父啊! 您当年的威风哪里去了? ”悟了道的师父生病还哎呦哎呦地叫,这像什么话? 他的道悟到哪里去了? 天王悟道一听不再叫了,说:“哦! 不对呀? 我痛得叫哎呦哎呦里,有个不痛的,你们知道不知道? ”这几个徒弟都说不知道。 师父说:“我传给你们要不要? ”“当然要,求之不得。 ”“好! 喔呦! 这个是不痛的! ”然后,两腿一盘,走了。 各位参参看! 哎呦哎呦叫的是痛的,喔呦喔呦叫的是不痛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禅宗三祖来见二祖时,三祖一身是病,古代讲“风病”,就是现代讲的血压高、神经痛、骨节发炎、浑身是病,求二祖替他忏罪。 二祖对他讲:“将罪来与汝忏”,要他把罪业找出来,然后为他忏悔。 二祖对三祖这样说,过了好一会儿,“良久,曰:觅罪了不可得。 祖曰:与汝忏罪竟。 ”三祖由此悟了,病后来也好了。 这个可不是普通心理上有个空的念头而已。 病由业生,业由心造。 二祖等于告诉他,你心若空了就没病,后来三祖的一身风病就好了。 这悟个什么? 这是心物一元的心,如果只从意识心上讲:噢! 我心好清净,我解脱了。 解脱个什么? 解脱不了的。 他的病从此好了,这里值得注意。 依佛法来讲,身体上的病,是由“业力”所生。 “业”通三世因果,所以有先天的五官不全,身体的残疾与怪病等等。 “业”由“心”造,而身没有离开心,因此,心物是一体的两面,也就是心物一元。 可是,佛法特重于心,以心为根本,心转,物亦随之转。 如要治身,不如治心。 发布时间:2016-09-06 11:28:1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28646